5G网络安全风险与应对策略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第9期   作者:邹振婉
[导读] 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我国首先开发并进入了5G时代,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我国首先开发并进入了5G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也不断提高,物品和网络之间的有效结合,就变得十分重要,同时物联网是在建立电力系统中,通过电力通信设备,实现物品与网络的完美结合。所以,本文基于新时代通信技术的革新背景,结合物联网、5G网络的内涵以及特点,通过查阅资料和实际生活相结合,总结5G环境下电力系统物联网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并根据问题,提出物联网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具体应用方法和对策。
        关键词:电力工程;5G网络;安全风险
        1 引言
随着光伏电站、充电桩等分布式能源的大规模并网和高效渗透,电网逐步向主动式治理发展,面向能源流、业务流和数据流呈现不确定性,“云大物移智”等信息技术在新型电网中广泛应用,为进一步探索电力物联网中5G技术应用的适应性,建立自主化、动态化的5G切片智能化管理机制,适应智慧物联体系下电网的飞速发展,有必要开展5G切片技术智能化管理方向的研究,为5G技术在电力物联网的大规模应用提供思路。
        2 5G时代
5G已经逐渐成为全球移动通信,5G新技术逐渐的进入到我们的生活里,它在通信方面主要有以下特点:(1)具有非常高的传输速率和非常大容量宽带。并且具有大量的移动终端和智能设备,使移动数据流量快速的上升,满足了人们对大流量的需求。(2)具有海量的连接数。4G和将近50多亿的物品相连接,而5G可以达到1000多亿。(3)低延时低功耗的点对点传输。物联网业务将会逐渐的向个性化发展,不仅需要信息之间能够及时的互换还需要让网络具有专门性和适应性。(4)具有智能网络的管理,提升频谱的利用率,这不仅能够有效的降低能源损耗还可以降低终端的成本,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物联网的效率。然而物联网的发展需要有两个重要的条件:(1)需要完整的网络体系和通信协议。(2)需要有非常高的安全性。5G时代的到来,使很多物品和互联网连接起来成为可以实现的实事,而为了能够保证信息可靠的传输就要求物联网必须由于更加完善和成熟的传感器技术。使传感器技术能够以非常快的速度进行数据处理。物联网和5G的融合能够让物联网技术更加的成熟。
        3 5G环境下电力系统物联网技术应用
3.1 精准负荷控制
在电力复合超过预定的范围时,进行系统的报警以及切断电闸,是负荷控制的重要的方式。由于在传统的工作中,缺乏通信与网络的影响,只能在整体上来进行配电线路的整体切除,对此对电力的用户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根据当期的社会发展的趋势,电力的企业必须要提高负荷控制的准确度,降低故障造成的对电力用户的影响,例如可以利用这样的精准的负荷控制的技术,有效运用在切断电动汽车的充电桩上。通过5G通信技术来进行控制,能够有效地提高系统的精准程度,将故障用户的中断进行有效的控制,对经济损失的减少影响相对较小,由此真正做到5G技术便利与人们的生活方方面面。
3.2 变电环节中的应用
变电主要是对电流、电压通过机械设备,进行调控,以满足工业、生活的需要,在电流的传输过程中以及电压的调节和稳定过程中,需要浪费很多人力和物力,尤其是对于工厂的生产来说,需要高压电路进行设备的运行,那么如何保证生产发展和人民生活所需要的不同电流和电压,就需要在变电环节做到信息的准确整理和及时调控。所以,由于网络技术自身低能耗的优点,5G环境下,网络高准确率的优点,可以在电力系统中,利用遥感监测技术,对相关变电站进行实时数据监控、收集、上传、分析,为电力维修工作人员进行检修提供技术支持,同时更能为安全用电提供技术保障。

另外物联网技术不仅对地上变电工作提供便捷和保障,更能同信息传递,更精确的掌握地下电缆信息,达到地下与地上电力系统的完美结合。
3.3 在电力系统输配电环节中的应用
在电力系统的结构中输配电线路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但是在运行的过程中还是会发生不可避免的故障,智能传感器可以迅速分析异常数据并判断故障产生的可能原因,并将这些重要信息传递到后台监控系统中,为监测人员提供第一手诊断资料,帮助监测人员进行分析,及时地解决问题和防止故障造成一定的损失。因为5G技术具有高宽带和低延时的特点,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信息的传送效率,可以帮助维护单位提升故障处理效率,稳定输电线路的运行状态。另外,通过5G技术与物联网的结合,可以准确地分析不同用户的用电习惯和用电量,提高电能的利用率。
3.4 在电力系统用电环节中的应用
得益于5G技术的高速发展,物联网技术与电力系统的各个子环节实现了互联和互通,通过传感器测量技术可以对每一位电力用户人员进行监控,并且能够实现多个数据之间的互动。并且,通过物联网技术还能够实现和电力价格信息的关联,使其更好的提高电网运行质量,更好的为广大用户提供服务。
        4 5G网络安全防护措施
4.1 风险评估技术
在安全防护技术中,风险评估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是对主机的风险泄露和通过网络远程监控其他主机风险漏洞的分析,风险评估系统的主要工作目标便是服务器、工作站和数据库等,利用网络安全监测装置扫描监控目标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并对其安全性和风险程度进行分析,确定系统网络信息是否安全,并对系统网络信息的安全性提出具体整改建议。在进行风险评估技术时,也经常会利用网络漏洞扫描方式。在信息安全防护过程中,风险评估主要是一种辅助手段,还需要利用VPN、防火墙比如氢检测的方式来完成信息安全防护工作。
4.2 加强网络安全运行管理工作
网络安全防御体系最后一关往往是现场运行管理,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运行谁负责”的原则,电力行业应将电力监控系统网络安全运行管理纳入日常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建立健全电力监控系统安全管理制度,强化日常运行管理工作,加强对网络安全风险的监测,落实等级保护测评及安全评估要求,采取专项检查、技术监督、渗透测试及攻防演练等方式,及时发现电力监控系统薄弱环节,落实闭环整改,提升电力监控系统网络安全防护水平。
4.3 提升网络安全整体防御能力
各有关电力企业应进一步加强网络安全监测和应急管理,强化网络安全事件的发现、处置和事后完善工作,确保网络安全事件得到及时有效控制。应加强新技术研究和应用,实现网络空间安全的实时监控和有效管理。
        5 结束语
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其总体安全防护水平取决于系统中最薄弱点的安全水平。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过程是长期的动态过程,合规是基础,策略很关键,落地良运行,保障成体系。随着电力泛在物联网建设、5G技术发展与应用,只有通过技术上提升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水平,管理上持续重视电力监控系统网络安全防护管理,技术与管理齐抓共管,方可维护好网络强国的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 何欣,彭赞.关于5G网络安全发展趋势探析[J].数字通信世界,2019(01):45-46.
[2] 代长征.浅析基于5G的物联网应用[J].通讯世界,2018,25(12):14-15.
[3] 袁丹丹.关于5G网络安全发展趋势探析[J].中国新通信,2018,20(24):135.
[4] 王全,方琰崴.5G电信云网络安全解决方案[J].邮电设计技术,2018(11):57-62.
[5] 韩冬,付江,杨红梅.5G网络安全需求、关键技术及标准研究[J].标准科学,2018(09):66-7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