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我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社会建设日新月异的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对电力的需求量也逐年增长。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电力系统需要稳定高效地运行,提供符合要求的电力。在电力工程以及其他的建设工程中,电子自动化技术作为一项全新的智能化技术,为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建设都提供了极大的助力。为了顺应时代的信息化发展,电力系统需要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这对电气自动化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支撑电力系统的正常运作,需要研究更为先进的电气自动化技术,减少该项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加大研发力度。以实现更高效的电力生产,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电力工程;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
一、概述
1.1电力自动化技术
信息科学时代下经济建设发展迅猛,这给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应用提供了良好的实施环境。电力自动化就是通过现代网络通信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和电子技术来共同实现电力系统的远程监控和自动管理,大大提高了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为安全稳定的运行提供了坚实保障,并且随着电力自动化核心技术的发展,电力系统的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准也逐渐提高。
1.2 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优势
(1)智能化。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现代工逐渐向开始智能化方向发展。电气工程中,降低电力自动化融合了智能控制技术,针对电力系统的运行的高效性提供保障。同时,随着互联网信息传递速度不断加快,电力系统的故障可以得到解决,从而最大程度减少非必要损失,延长设备的在应用过程中寿命。(2)动态监控。传统监控技术在应用过程中,人力消耗与收益不成正比,这会导致过去人们对监控技术的不够重视,会出现一些问题,难以及时对出现的问题加以解决。动态监控技术在具体应用过程中合理地与 GPS 和 SCAD 进行结合,完成相应的监管,完成对电力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形成的各项数据数据的及时测量与通信。通过动态监控,可以确保电力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大幅度减少人力消耗,进而使电力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的利益可以实现最大化。(3)自动仿真。电力自动化技术同互联网相接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信息与数据,通过对自动仿真技术的应用,能完成对各项数据内容的整理。通过对仿真系统的应用,及时发现问题,实现仿真模拟,对出现的各项问题进行探索,从而能采取更好的措施,完成对出现各项问题的合理处理。
二、电力自动化应用领域
2.1 应用在配电网技术中
配电网技术主要应用于城乡配电网,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配电网走进自动化时代,使得电网运行更加顺畅和持久;同时,也是为了维护群众的用电安全,帮助电力企业更好地发展。一般来说,配电网的典型结构有放射式、有备用电源的放射式、环式以及网格式等等,虽然配电网系统的形式多样,但是考虑到可靠性和经济性,现阶段最常用的还是环式结构。在配电网技术应用过程中,需要对用户的计量表内部数据进行分析,找出故障设备,并及时进行解决维修。从某种意义来说,这能够有效避免电力损失,使得电网效率更进一步提高。在对一些数据的监控上,也可以对系统中的单元模块进行故障排查,保证其运行的安全稳定。此技术能够对城乡配电网的工作效率做出有效改善,并且对城乡网络化发展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2.2应用在电网调度中
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空间,其能联合电力系统中远端调度服务器、自动化系统、自动设备,从而实现自动化电网调度。电网调度是电力系统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电力调度实现自动化,工作人员可以在调度中任意位置完成相应的操作,进而能使电网调度在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和高效性。自动化控制与人工控制相比,其能使电力系统在具体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异常情况都得到合理处理。
例如,电网运行期间如果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超负荷现象,可以通过对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合理应用,使系统在运行期间可以保持一个相对较高的运转速度,避免电力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不合理现象。
2.3应用于变电站中
电力系统中的核心是变电站,其是电厂传输电力的必经地点。因此,电力系统对变电站的一切电气设备和运行状况都极为重视。利用电力自动化技术,不但能够使工作人员直观方便地对相关设备工作情况进行监督,还能够有效保障设备的安全性。这从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使得企业可以节省不必要的资源,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对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加强了其竞争意识,进而保持严谨的工作态度,不断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以提高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除此以外,自动化技术能够第一时间检测到设备的异常运行状况,从而对设备进行及时的检修,不至于造成更严重的安全事故和经济损失。
三、电力工程中的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
3.1 主动对象数据库技术的应用
数据库技术普遍应用于电力系统的监控方面,在设计、开发和封装等环节中都有着数据库技术的参与,以其良好的使用效果和适应性获得了大众的青睐。电力自动化加持下数据库技术较传统的数据库技术来说更具有针对性,通过远程监控的功能,保证了监控对象函数分析的准确性,对系统的信息化程度的提高有很大帮助。另外,在现阶段科技发展的情况下,触发机制的应用变得越来越广泛,在数据的传输速度和信息化管理方面极大程度地提升了利用效率。主动的对象数据库与传统的关系数据库不同,主要优势在于主动功能与对对象技术的支持。关系数据库要实现数据的判断和变化以及数据的分析都要通过外来程序完成。而在主动的对象数据库中,通过数据库的触发可以实现系统的监控功能,利用数据库的函数可以实现系统的控制作用。
3.2电力自动化补偿技术的应用
传统的低压无功补偿技术的补偿方式是采用三相电容器和单一信号,达到三项互补;但此模式在面对主要使用单相负荷电能的用户,就会存在三相负荷失衡引起的过补或漏补的现象,同时对电压平衡关系的考虑不够周全,还会出现配电检测缺漏现象。而通过实施电力自动化补偿技术,便可以实现其功能完善,保证负荷过程中的快速应变,避免传统抵押无功补偿技术中的不良现象,同时能够提高其补偿的精准性。
3.3现场总线技术的应用
现场总线技术主要应用于施工现场,通过控制设备和自动化设施进行连接而成的信息网络,是一项能够把电子传感器与数字信息结合一体的工业技术。由于现场总线简单、可靠、经济实用等一系列突出的优点,因而受到了许多标准团体和计算机厂商的高度重视。电力自动化在现场总线网段设计中应由设计方、自动控制系统厂家、设备成套系统厂家三方来配合完成,并且要对现场总线网段负荷进行计算。设备的选择要与现场总线的协议标准所匹配,并且现场总线控制系统接地需区别信号地与保护地,信号地的接地电阻应该小于1.5Ω。现场总线技术能够对控制设备中信息数据通过计算机进行快速处理,有效把控施工现场的整体管理,同时其操作简单,更是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率。由此可见,现场总线技术对电力工程的自动化有着很好的协调作用,对系统的整体可靠性有着促进作用。
结 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力自动化技术也会不断更新发展,它带给我们的优势是不可忽视的。同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电力自动化也会起到不小的推动作用,我们应该紧随趋势,合理利用电力自动化技术,不断推进电力工程的稳健发展。
参考文献:
[1]强科.试析如何提高电力工程项目安全生产管理经验谈[J].中国新通信,2018,20(24):159.
[2]陈经纬.试析我国电力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技术问题[J].技术与市场,2018,25(11):167+169.
[3]沈丽娜.试析电力工程投标报价的策略及技巧[J].中华建设,2018(08):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