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软土区域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对软土地基的施工技术把控,合理控制好各个环节之间的协调。软土地基具有天然空隙大、渗透率低和含水量高的特点,这些特征对地基的施工建设增加了一定的复杂程度,严重影响了道路桥梁的建设质量,因此,在道路桥梁施工中探索软土地基的施工技术对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是极为重要的。
关键词:道路桥梁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1我国软土地基施工技术现状
由于软土地基的特性,其不能承受太大的阻力,并且其稳定性也不够高。如果没有适当的施工技术,很可能会影响整个道路桥梁的质量。由此可见,良好的软土地基施工建设技术的应用对整个工程的质量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建设道路桥梁时相关人员必须注重施工技术的选择,对各项技术进行更加严格的把控,注重施工技术的实用性。在传统的软土地基施工期间,施工技术较为粗放,也缺乏先进的地质勘探技术和设备,往往都是通过建设人员自身的经验进行设计和建设的,所建造的软土地基往往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致使很多路桥工程的建设往往会进行几次修建,不但施工建设效率低下,施工的整体质量也难以有较高的保障。在道路桥梁的建设中,软土地基技术是最重要的。如果施工技术不够到位,则可能会发生桥梁塌陷等严重问题。因此,相关技术部门应在施工前根据地理条件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和处理,制定全面的软土地基建设计划,从根本上减少其对整体质量的影响。中国道路桥梁建设现阶段的软土地基施工技术正在不断创新,但许多施工单位无法规范利用先进的软土地基施工技术,进而不能保证路桥工程的施工质量,不能有效控制地基的硬度。这会对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国家现代化进程的发展。为了确保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社会各方面对软土地基施工技术的要点研究投入的更大的精力,力求提高我国建设行业的技术规范性。
2.常见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2.1排水法
道桥工程软土地基通过排水处理,能够有效提高地基稳固性;在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施工方应当对现场地基预压处理,以此来加固地基。实际操作过程中可在软土地基上适当增加垂直排水系统,以此来有效提高软土地基结构的承载力,从而将加载施工与排水处理两种技术有效结合起来,大大提高了排水处理效果。
排水施工方法比较适合于填土高度8m以内以及软基底部埋深3m以上的普通道路桥梁软基路段。同时,排水体间距应当保持在0.9~1.2m之间;竖向排水体穿透软土层,软土埋深25m以上时,再用塑料排水板,排水板的极限打设深度不超过30m。对于竖向排水体而言,其横向应当打至道路桥梁路基坡脚外适当距离,而且砂垫层应当超宽填筑。如果路基稳定性相对较差,则建议敷设1至2层土工格栅,目的是增强路堤加筋。需要注意的是,排水体打入深度应当超过设计标准,处理深度应当基于试打来具体确定;在试打时,大约每50m就要设置一个断面,每个断面3个点。排水体需白天进行施工,各作业区需配备专职人员,排水体施工长度应当采用自动记录仪器详细记录。
排水施工过程中要密切关注沉降情况,通常路基不超过30cm,而且通道以及涵洞等不超过20cm,路堤与桥台连接位置不超过10cm。对于路基填筑控制时间而言,一般以6~12个月为宜,预压期是6~24个月,复合地基及其沉降相对较小的路段,可根据具体监测适当减少。同时,还应当注意填土速率,路基中心位置的沉降量为每昼夜不超过15mm,反开挖施工控制标准为每月路基中心位置的沉降量不超过3cm,卸载标准为路基中心位置的沉降量每月不超过3mm。
2.2高压喷射技术
目前,施工企业较为常用的高压喷射技术主要包含“旋喷、定喷、摆喷”3种,并且实际的使用效果十分理想。
该技术的主要内容是通过高压设备吸取一定量的泥浆,然后再将泥浆喷射出去,在喷射压力的作用下,将原本施工现场的软土冲走,并形成一定的间隙,使新的泥浆取代原先的泥浆逐渐形成新的地基。这种填充模式的软土处理方法,施工起来十分方便,但是对于施工队伍整体的要求就会更高,对施工人员专业性的要求也更为严格。在具体施工时,对于高压设备的选择,对相关施工人员配备也要重点把关,使其实际的使用性能更好地满足施工的需求。同时,施工人员在喷射的角度以及距离上也要更加谨慎和细致,进而保证地基工程的质量。
2.3地基分层填充
在软土上进行地基的建设,不仅会影响地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使得地基的可变性较强,在实际投入使用后,还会埋下许多的工程隐患和安全危害。因此,在对地基软土进行处理工作时,必须使用适合的建筑材料,对地基进行分层填充,如砂石、砂土等。砂石填充和铺垫的主要内容就是将不同类型的砂石依据其本身的特性进行分层填充,进而形成新的地基类型。这种填充和铺垫的方式主要具备以下方面的优点:(1)道路桥梁地基的整体稳定性和可靠性更好,主要是通过每个层次间的紧密联系来实现的;(2)道路桥梁地基的延展性更强,当道路桥梁工程实际投入使用时,会根据实际的使用需求有着不同的使用功能,也能更好地满足不同的实际功能;(3)砂石、砂土等工程材料较为常见且价格较低,充分使用还能减少整个桥梁工程的成本负担。
3道路桥梁建设期间软土地基处理技术的有效性分析
3.1利用复合地基的形式加强承载能力
复合地基是当前软土地质经常会用到的方式之一,在土层中掺合相应粒料的形式制作成桩体,起到压缩空间、改善土质的目的,桩顶设置一定厚度的粒料,使桩的荷载变得均匀,常见的桩体有CFG桩、挤密桩等。
3.2应用土体进行置换的方式更换原土
土体置换的方式是将软质的原土进行全部置换或部分置换的形式,按照设计的要求,将能够满足其设计承载力的土质进行回填作业,从而达到地基的承载强度。这种形式具有投资较小,技术操作简单的特点,这种形式的处理方案适用于3m以内的软土环境,常用的形式是:换砂法及土体掺灰的形式。
3.3其它软土地基处理的形式
除了以上经常用到的方法还有强夯法、真空预压法、堆载预压法及排水固结法几种,强夯法利用重物对软土进行加压的形式,在压缩空间的同时对土质中的水分进行排除,达到固结的目的。真空预压法则是在软土内利用砂井或排水板的形式,顶部设置吸水管,利用真空的形式进行抽气并排除水气,这种形式无需堆载,工作面积较大的区域适用于此法。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道路桥梁施工中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分析,认识到软土地基对于道桥主体构造的重要影响。工作人员应当充分提高对软土地基的重视,明确其可能对道路桥梁工程产生的危害,并且根据工程实际要求合理选用软土地基施工处理技术,达到提升地基稳定性和承载力的目的,进而确保道路桥梁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和可靠性,确保道路桥梁工程的高效利用。
参考文献
[1]鲁宏振.道路桥梁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应用实践[J].门窗,2019(24):91+94.
[2]赵立伟.道路桥梁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应用实践[J].绿色环保建材,2019(12):122.
[3]何洪平.浅析道路桥梁施工中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9(28):257-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