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水利建设工程是越来越多,但是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影响。在现阶段,我国生态环境遭到了一定程度破坏,对于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影响,所以为了更好地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需要加强水利工程生态设计。
关键词:水利工程;设计理念;生态平衡;应用
引言:生态水利工程的建设能够推进社会发展,对于设计人员来说,要全面提高生态水利工程设计能力,要重视结合水利工程实际,有针对性的进行实践设计分析,以此才能不断提高设计效率。在进行分析过程,本文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希望分析能为水利工程建设事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1.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的基本原则
1.1经济安全性原则
在生态水利工程设计中,需要遵循自然,融入自然,我们的水利工程建设是改造自然,但归根结义是自然的一部分。水利工程设计人员在进行水利工程设计时,需要对水利工程所在地区的生态环境和地理环境进行分析,然后根据生态工程原理进行设计施工图纸,从而实现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另外在具体的水利工程施工中,需要完全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不能私自进行修改,以保证水利工程的生态效益。
1.2系统自我恢复原则
在生态水利工程设计中,需要遵循系统自我恢复原则。生态环境是一个整体,哪一片都不是孤岛,生态环境的修复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有一定的最大承受力,我们在生态水利工程设计中,需要尽量少的减轻人为干扰,找到并减少或者避免影响生态系统修复的主导因子,遵循系统自我恢复进行设计,保持物种之间平衡关系,保障水利工程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1.3因地制宜原则
在生态水利工程设计中,需要遵循因地制宜原则。所谓因地制宜原则是指改变以往水利工程中流域控制特点,在生态水利工程设计中,树立生态设计理念,从而实现自然环境和水利工程和谐发展[1]。
2.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策略
2.1保证景观尺度及整体性
对水利项目进行设计和统一管理时,需在较长的时间内保证项目的可持续经营。较大规模的生态修复对施工效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实际完成局部工序时,却往往表现出效率偏低、效果未达到理想水平的现象。通常,“整体性”是从系统本身的结构和作用等方面出发,理清系统内不同条件的相互影响和内在联系,从而确定科学的修复生态结构的途径及手段。需要注意的是,设计人员不仅要重点研究河道水文的修复措施,也需同时关注到相关的生物种类和岸边的植被情况,尽量做到整体性的规划实施。此外,技术人员还应充分意识到水流与生态的变化性特征,水流由于其动态性,流量、流向等方面均具有随机性特征,且河道也在不断受到各方面的侵蚀作用,因此呈现出随时变化的特征。上述情况同时对生物种群的生存和繁衍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2]。水域面积会随着地区降水、潮流等因素的影响而形成扩张和收缩的效果,同时生物群也会随之繁衍或者消亡。生物系统由于物种的迁徙或者不同季节的生长特点而对整个系统构成形成一定的动态影响。最后从修复河流生态的进度来看,河流的演变并不是短时间内形成的,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河流生态与其相关的生物系统的变化都呈现出一定的延续性,因此技术人员需总体联系历史情况进行客观分析,准确把握河流及生物的变化历程,并找出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最终确定较为科学的工程设计方案。
2.2完善基础模块设计
为了使生态工程与流域的特征保持较为紧密的一致性,在具体完成工程设计环节时,技术人员应参照工程设计的基本流程和各模块之间的相互关系来具体实施设计方案的规划。
首先在防洪方面的设计中,要基于对经济与环境等方面的效益分析,来确定适合的生态环境协调方案,并以此为基础开展对生态工程经济价值的测算,最终制定出客观的生态评价体系。将以往已建立的生态评定作为基础,同时将海岸、湖泊、河流生态系统及与之相联系的生物及人群也纳入到评价指标中,通过构建更为全面的系统,来统一对生态走廊的相关物种进行规划和安排。在实施水文工程建设之前,技术人员应充分深入工程实施区域,进行较为全面的地质和生态系统的了解调查,掌握充分的基础信息,从而使工程项目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其次,需遵循河流同质化的特征设置堤岸线,并按照河流以往的流动规律实施后续的工程项目,从而最大限度保留河流流域的原状。当确定好堤坝间的距离后,便可按照等宽的原则统筹分析土地的利用方式与生态的关系、防护工程与生态的相互作用等。此后按照地区具体的洪水量来设置植被的宽度,促进生物的生长和河水自净能力的发挥。在设计堤岸外观时,还需按照工程在渗漏和恢复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倾向于选择原始的缓坡或者材料参与施工,从而优化河流连通效果。最后再完成岸坡防护部分的设计时,要注意水陆交错部分对工程整体的影响作用,该部分不仅为陆地及水生动植物提供了生殖与繁衍的主要场所,且对生态景观的修复也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在防护坡的设计规划中,应重点加强对该部分地带结构的设计管理,以科学的方式完成景观内各因素的有效协调,从而达到理想的水流自滤作用。此外,应侧重于使用天然的或者多孔混凝土等原料参与护岸工程的实施,从而在总体层面提高项目实施的稳定性与美观性。
2.3统筹兼顾水生态水文化
在实施水利工程的项目设计时,需以生态理念为指导,综合兼顾节能减排、环境及水源保护、水利文物及相关的传说、水利人文精神、领域内的相关知识、法规宣传等内容,将水利工程项目打造成为具有生态性、文化性及美观性等多种特征为一体的综合性工程项目[3]。在建设过程中需以安全为首要前提,同时以保护生态为基础,综合融入文化、民生及实际的地理及经济等情况,充分调动现有的自然等方面的条件,充分满足当地群众对生产和文化等方面的需求,将工程建设与当地民生和谐共融。如在完成堤防部分的设计规划时,实际上多数的堤防兴建于与当地居民栖居地距离较近的位置,因此在保证堤防的抗洪性能之外,还可结合地方实际的环境建设情况新建休闲娱乐等活动区域,促进提升当地居民的生存环境的生态性特征。在不影响防洪措施的情况下,可不对生长于岸边的植物进行全部清除,适当保留也可优化岸边的绿化效果。此外应注意重点保护自然形成的沙滩区域,同时将堤防周边的山体和空地进行综合改造,形成适宜人群休闲和健身的场所,尽量丰富地方人民的文化生活。此外还可加大水利相关的知识、故事、艺术作品及法律发规等内容的宣传普及,以生态理念贯穿水利项目设计与建设的各个方面,时刻以把保护水文生态、建立和谐的项目工程作为最终目标,使水利工程不仅具有工程本身的使用性特征,同时还能兼具生态文明,进一步提升对地区环境和人民的贡献度,真正体现出工程的生态理念。
结论:
简而言之,水利工程施工建设过程,工程设计是关键部分,在有效的开展水利工程设计研究过程,要结合时代发展,全面建设生态水利工程,以此才能提高水利工程发展效率。在有效的研究过程,本文总结了生态水利工程设计措施,希望进一步阐述能够不断提高生态水利工程设计水平。
参考文献:
[1]刘晓艳,井菲,陈飞.浅析生态水利工程的优势和应用前景[J].建材与装饰,2019(39):271-272.
[2]江张胜.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在水利建设中的运用[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2):73.
[3]武丽娜.发展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在水利建设中的作用[J].住宅与房地产,2020(1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