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公共基础、大型商场、居民小区等建筑迅速增加,同时建筑行业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而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对于房屋建筑的工程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提高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不仅能够提高房屋工程质量,还可以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
关键词: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1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基本含义及主要特点
1.1基本含义
我国《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标准》GB50496-2018里对大体积混凝土作出了明确规定:混凝土结构物实体最小几何尺寸不小于1m,或预计会因混凝土中胶凝材料水化引起的温度变化和收缩而导致有害裂缝产生的混凝土。其实质即为混凝土浇筑后的结构厚度超过1m,通过科学的配合比将水泥、砂石、附加剂等搅拌均匀后应用于施工。与传统意义上的混凝土结构相比,该结构内部的水化热释放时很难及时排出,使得内部温度远超外界温度,该温度差导致了结构出现裂缝,从而严重影响结构的整体稳定性,为今后的使用埋下安全隐患。
1.2主要特点
从混凝土结构自身条件来看,其自身的脆性使得大体积混凝土自身的变形能力相对较弱,同时因为浇筑体积增大,其本身的传热受到客观因素的限制,因此,混凝土水化热反应使得结构内部温度升高,导致结构内外的温度差出现,引发结构变形出现。除此之外,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来说,国家制定的规范要求相对较高,施工顺序必须严格遵守规范要求,如此能够将裂缝出现的机率降至最低。最后,对于混凝土的配合比以及浇筑之后的养护也应提高重视,应遵照最新的技术标准进行科学施工,最大程度的保障大体积混凝土的整体质量。
2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2.1混凝土配比
首先对于水泥的用量的控制。在进行混凝土配比时应当注意水泥在混凝土中的作用,适当减少水泥的用量,可以降低在混凝土冷却凝固时的水化热,从而使混凝土出现裂纹缺陷的概率降低。在进行施工之前当对水泥的用量进行多次试验尝试,并且对加入不同比例的水泥进行力学性能测试,主要测试混凝土的抗拉、抗压以及应力的测试,通过不断的试验配比尝试最终得到符合设计要求的水泥添加量。
通过上述分析,获得符合力学条件的混凝土后,就应当注意在进行施工时应当避免缺陷的发生。而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最常见的缺陷就是裂纹的发生。因此,需要在混凝土中添加膨胀剂。膨胀剂的作用就是补充混凝土在冷却过程中水泥的收缩量。因此,在确定水泥的加入量后,根据实验也较容易得到膨胀剂的加入量,从而降低在施工过程中出现裂纹的现象。
掺合料的加入。为了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施工成本需要添加掺合料。由于水泥的价格比较昂贵,而添加少量的掺合料还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塑性,在保障混凝土力学性能的提前下,合理的添加掺合料有助于整体企业对成本的控制。
最后是骨料的添加。骨料通常是指砂、石,在混凝土中起到骨架的作用。在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水泥与水形成水泥浆,水泥浆在施工中起到润滑的作用,水泥浆包裹着骨料。水泥浆填充骨料的缝隙,水泥浆凝固后则同骨料形成一个结实的整体。因此在添加骨料时应当注意选取符合晶粒要求的砂砾、石子。
2.2施工过程的温度控制
对于混凝土施工中温度的控制主要是为了防止裂纹的产生。在混凝土浇筑时会产生绝热升温现象,温度过高时会产生热膨胀力,从而影响水泥浆对骨料的填充作用。若不采取采取措施,则会在混凝土冷却凝固后形成较大的裂纹,从而影响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因此,在对混凝土配比设计时可以适当减少水泥的加入,添加粉煤灰等方式从而降低水泥的水化热现象。此外,还可以通过控制总体的温度上升的方法,采用先进的技术对绝热升温进行有效的控制,从而降低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的混凝土内部与外部的温度差,进而降低裂纹出现的概率。
2.3积极展开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的控制措施
在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施工质量控制中,还需要采用常见的施工质量控制方法,例如表面处理法、沁水处理法、振捣方法以及浇筑方法。第一,采用振捣法,所谓的振捣法就是在第三个地点将振捣棒插入混凝土的位置完成振捣施工,然后利用刮杠工具完成混凝土表面的结构施工,最后在混凝土表面覆盖上碎石;第二,采用泌水处理法,此种施工方法更有助于提升混凝土施工质量,在施工后期能够产生更少的裂缝,一旦产生裂缝还要积极处理好已经形成的裂缝,否则会给混凝土的使用寿命带来不利影响。在裂缝的修补过程中,相关的施工人员可以采用灌浆的补救方法,使得大体积混凝土的使用寿命得以保证;第三,积极做好混凝土的结构养护工作,在混凝土的养护工作中可以积极采用喷涂薄膜方法、自然养护法以及包裹塑料膜法,这些养护方法的使用要根据混凝土的施工具体情况以及施工环境、温度条件来决定采用哪一种养护方法最为合适。混凝土的养护工作一般开始于浇筑完成后的12h以后,其中温度和湿度的控制格外重要。
2.4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
第一,混凝土浇筑后一旦遇到较低的气温可采用蒸汽升温法,提升大体积混凝土的保湿程度,一般情况下升温幅度不宜超过10℃以上,混凝土中心部位的温度要低于或等于60℃,力求保证混凝土浅表和外部的温度差小于或等于10℃;第二,采取蒸汽养护措施后可以连续采取洒水养护的方法,一旦施工地区的温度小于或等于5℃,则要在大体积混凝土表面喷涂养护剂;第三,采取自然养护法,按照项目所在地区的温度一旦撤模后,为始终保持混凝土的湿度,可以通过擦去覆盖洒水、胶水和蓄水等方式养护大体积混凝土。
2.5大体积混凝土的后浇带施工
除了混凝土的材料选用、配合比设置等主观因素导致结构的裂缝出现,是工作所在的环境的变化、施工选用的工艺是导致裂缝出现的客观因素。对于解决客观原因的影响,可以次选用后浇带施工。该技术在提高结构整体性、防止混凝土裂缝的产生的同时,也可以优化施工工序、显著提高结构强度和施工质量。对此可以根据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长度和范围进行科学合理的进行区段划分,可以按照施工缝合理组合施工工序,最大程度的缩减混凝土的温度应力差。一般进行后浇带施工时,会在浇筑施工完成后40d后开始,对接触表面可以进行凿毛处理以保证其表面的清洁和湿润。
2.6施工质量控制
在大体积混凝土的配料、搅拌、浇筑、最终成型的整个过程中,都要对其进行施工质量的控制,保证每一个环节都能快速、顺利地完工。那么,针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控制工作,可以采用一些专业的质量控制方法。无论是振捣方法、浇筑方法,还是泌水方法,都是在各个环节对混凝土质量进行检测和控制的方法,都是需要施工工程队重视的。不管是其中的哪种方法或是哪个环节,都要做到认真仔细,切不可马虎大意。
结论
总之,在我国的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几乎各行各业的生产和发展都获得了较大幅度的技术进步,尤其是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频率更是显著提升,只有积极提升房屋建筑工程质量才能保证建筑企业经济效益,同时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当前只有加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管理和控制,才能在控制我国建筑施工质量的同时,有效促进建筑工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沈兴刚,栗霞,高波.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的质量控制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9,4(16):148-149.
[2]王海辉.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8(15):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