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与时代的发展,以建筑工程为代表的国家经济体量发展正在冲刺着整个社会。在建筑工程领域,以大工程、机械化、快施工为代表的大干猛干精神也一直存在。笔者常年供职于中铁十九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在现场经验支撑下发觉建筑机械设备在保养上存在诸多问题,以至于出现“小病拖大”导致维修困难等不良现象。在此在保障生产任务的基础上,笔者全面体现系统性建筑施工机械设备的保养与维修技术。为同行展开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建筑;施工;机械;保养;维护
一、建筑机械设备的维修与管理
建筑机械设备的维修和管理是否正确及时,影响着建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然而,在建筑施工企业中,由于管理思想落后,在机械设备的管理中存在很多不容忽视的问题。(1)目前大多数建筑企业实行的是固定人和固定设备的制度,即每个操作者使用一个机械设备,但是大多数的建筑机械设备有专业人员维护。操作人员只用、不修,维护人员维护设备也是敷衍了事,出现问题时互相推,不仅影响了产量和质量,而且增加了维护成本和运行成本,降低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1)很多项目负责人在项目运行过程中,过于追求工期和效益,忽视对机械设备的养护。存在“重使用和轻管理”。为了赶工期,加快进度,使设备疲劳作业,导致机械设备超载,造成安全隐患,极大地减少设备的使用寿命。结果使机械设备损坏和老化严重,在转场后需要大量的能源和维护成本,导致工期延误,工程部门之间的维护成本是相互支支吾吾,和固定资产的无形损耗。
(2)设备维修“滞后”,浪费严重:①由于世界上大多数建筑施工企业还没有有效地实施现场设备检查维护系统,都是在项目结束后统一维护,缺少预防性举措导致失败和恶化的设备没有及时发现,最终导致浪费人力物力;②机械设备维护管理中的浪费现象十分严重。一些维修人员为了贪图方便,随意更换一些有很大维修价值的核心部件,浪费问题严重。更重要的是,维修人员采取“拆东墙补西墙”的错误方式,造成“被拆”设备的整体性能损耗。只要设备还在运转,他们就会移交工作,结果只是成功了一半。
二、建筑施工机械保养与维修中存在的问题
(一)维修基础设施跟不上
设备设施的维保需要特种工具、专用备件、油品以及厂家上门服务检查。但是由于建筑工程僻远的工作地域和粗放恶劣的工作环境往往导致维修基础设施的缺乏,导致设备设施维护保养困难。
(1)由于设备设施常年高频次的异地调用导致的厂家上门服务困难。由于建筑工程为动态的,设备设施要随工地进行转场。厂家会在一定时间段对设备进行反馈式回访,但由于不确定该台设备下个时间段去哪个工区最终导致这种厂家上门式检查服务的缺失,最终诱发维护保养困难。
(2)租赁设备的保养维护责任心不严。导致本公司维护基础设施的区别对待或者不允使用,在恶意延保的思路下最终形成不保养的恶果。
(二)维修技术力量薄弱
大型建筑施工设备往往有液压系统、动力系统、润滑系统、自控系统等多领域组成。维护保养需要成体系化的多学科人才协同配合进行。特别是信息化的智能装备,更需要定期对控制系统和现场仪器仪表做定期校对。而建筑工程现场施工人员往往现场经验丰富,对于设备的使用较为熟练。
在维修过程中由于不懂设计原理加之自身专业技术人员有限,所以维修技术力量较为薄弱。再者,建筑工程施工点多面广,仅有的技术人员较为分散,不能及时赶赴问题现场,更不可能形成多领域学科性交叉式探讨,共创解决问题。所以在设备抢修方面,只能依赖于厂家或者进行单纯的零部件更换。
(三)设备维修人才建设不全
现代经济体制下的建筑工程项目往往是利润低、成本预算第一。在企业过于追求工时和效率后,对于常规工程机械就会疏于保养,甚至去租赁市场进行设备的租赁使用或者自我闲置设备出租。在该种利益最大化前提下配套维保人才的培养和队伍的建设就显得力不从心。所以必须以企业长远发展为框架,建立各类人才针对性储备,并在当前业务框架下实现当前技术人员的轮岗式工作。全面拓展已有技术人员知识面并外派培训设备设施设计维修技术。待学成归来可进一步集约化培养一线操作人员,提供队伍综合素质。强化机械设备利用率和维保及时性。
三、做好建筑机械保养与维修工作的对策
(一)采用适用的维修新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以智能检测技术、自控遥感技术和机器人快修为手段的多领域维修新技术齐头并进,以数学模型结合现场设备设施工况记录的智能化故障检验判定技术也率先得到了运用。据不完全统计,盾构机等大型设备现场工况传感器及其数据丰富,能运用群决策的方法进行故障判定。在成本低廉的前提下及时发现故障源,将多维度维修新技术融入现场实际生产当中。
(二)保养与维修相结合
保养是维修的基础,维修是保养的保证,两者都同样重要和不可或缺。做好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及时处理问题,随时改善设备的技术状况,提前预防事故的发生,在事故发生前消除事故,以稳定主动性。大量事实证明,机械维修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关系到效率和寿命的充分发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安全生产。目前,工程机械设备的维修仍然坚持传统的清洗、紧固、调整、润滑和防腐。在此基础上,有条件的企业应尽可能将状态监测与维修工作相结合,提高维修工作的技术水平。
(三)加强维修人员培训
设备管理部门要根据维修人员的实际情况,制定完善合理的培训制度。加强师资力量的建设,从工程机械制造商、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聘请专家来对维护人员和操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企业需要对培训过程中的对象、时间、地点、内容等方面进行全面监管,确保既定的培训计划正常有效进行。培训完成后,及时对培训内容进行考核、及时对培训结果进行评估,以此达到监管的目的,同时要及时听取参与人员的反馈,使得培训中的问题得到及时反映,有助于企业对相关培训过程和内容进行改进,同时保证对员工的培训工作落到实处。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施工企业不能一味追求利润。需要在机械设备充分利用的同时确保维保环节可靠。全面强化建筑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
参考文献:
[1]马朝辉.建设工程施工机械设备安全管理研究[J].中国设备工程,2020(10):73-74.
[2]韦毓任.浅谈如何加强建设工程施工机械设备安全管理[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7(08):250-251.
[3]赵南平.浅谈如何加强建设工程施工机械设备安全管理[J].建筑安全,2012,27(01):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