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速度不断提高,国民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物质资源丰富的城市定居,在极大地促进我国城市发展水平的同时,也给城市带来极大的人口压力。高层建筑的出现切实解决当前城市人口过于密集的问题,有效缓解了城市居民的住房需求。但是,自然灾害总会出人意料的打破人们的平静的生活。因此,设计者在再对建筑进行设计时应着重注意提高建筑对自然灾害的抵抗能力,最大限度地的减少不可抗力对群众生命财产的威胁。本文将对抗震概念应用方面进行着重研究,加强高层建筑抗震性能,为提高我国建筑质量提供有利条件。
关键词:抗震概念设计;高层建筑结构;应用研究
引言
地壳在快速释放能量的过程中会产生剧烈震动,作为地质灾害的一种,地震的破坏力与杀伤力巨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可以通过科学设备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地震发生的时间,提前疏散群众,最大限度地减少群众生命财产的损失。但是,当前人类还无法完全规避地震带来的危险,比如在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毫无征兆的地震打破了我国人民安稳平定的生活,给无数家庭带来不可修补的伤痕。因此,在现代人选择居住房时,越原来越重视房子的实用性以及可靠性,建筑抗震性能作为建筑可靠性的重要衡量标准,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人们在买房时也会重点关注房子的抗震性能。因此,本文将着重研究抗震概念设计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切实提高建筑可靠性与安全性。
1抗震概念设计发展研究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人口涌入城市定居,但是由于城市土地面积有限导致人口高度集中,住房面积严重不足。因此,在城市中高层建筑逐渐成为建筑主流,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拔地而起,基于此,高层建筑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受到购房者的高度关注。考虑到地震所造成的巨大破坏,房屋的瞬间倒塌会对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极大危害,由此,建筑界提出抗震概念以应对地震灾害,设计者通过对地震特性进行分析并结合建筑结构进行反复试验,同时总结人类抗震经验,从而得出了抗震概念设计以提高高层建筑的安全性。
2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震结构设计应用研究
2.1建筑结构设计
高层建筑设计中结构设计以及形体设计是抗震概念设计关键部分,目前我国城市中的高层建筑质量问题基本来源于上述方面。因此,建筑设计者在对高层建筑进行设计时应着重注意水平面与垂直面的选择,以此来提升高层建筑抗震性能。通常情况下,建筑平面平整度直接影响建筑抗震性能,建筑平面平整度与高层建筑抗震性能呈正比,平整度越高,抗震性能越强。作为建筑荷载的主要承担部分,平面连续性的重要性与平整度的重要性相同。因此,设计者在对建筑结构进行设计时应加强对平面连续性的重视程度,避免建筑结构抗震性能受平面薄弱部分影响而降低[1]。
2.2合理选择高层建筑力传导路线
建筑设计者在对建筑力传导路线进行计算时,通常会利用计算机进行计算以提高计算精准度,在现代科技的辅助下,技术人员只需将高层建筑的基本受力情况输入到计算机系统之中,计算机可以自动绘制建筑结构受力简图,并结合数字模型智能化的进行高层建筑受力分析,随后选择科学合理力传导路线,完成建筑力传导路线设计,最大限度地提高高层建筑抗震性能。
2.3科学选择建筑施工位置
建筑界在对因地震损毁的建筑进行分析时发现,地形对建筑的抗震性同样会产生影响,除地形影响以外,地基与断层也是影响建筑抗震性的主要原因。以覆土层为例,土壤硬度与覆土层薄厚度成反比,覆土层越厚,土壤硬度越小,建筑稳定性也会受到影响,高层建筑抗震性能会被大幅削弱。因此,设计者在进行高层建筑设计时应科学的选择建筑施工位置,选择覆土层比较薄,可以有效提升建筑稳定性的施工位置。
2.4重复设置建筑抗震防线
设计者在对高层建筑抗震性能进行设计时充分考虑到了破坏性地震带来的余震影响,因此在高层建筑中重复设置了抗震防线,通过对抗震防线的重复设置可以最大限度地抵消余震带来的破坏,使建筑可以在经受多次余震破坏后还可以保持基本的稳定性。
2.5抗侧力体形的优化
对一般性构造的高楼,刚比柔好,采用刚性结构方案的高楼,不仅主体结构破坏轻,而且由于地震时的结构变形小,隔墙,围护墙等非结构部件将得到保护,破坏也会减轻。提高结构的超静定次数,在地震时能够出现的塑性铰就多,能耗散的地震能量也就越多,结构就愈能经受住较强地震而不倒塌。改善结构屈服机制,使结构破坏十按照整体屈服机制进行,而不是楼层屈服机制。设计结构时遵循强节弱杆、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压弱拉的原则。在进行结构设计时,应该选定构件中轴力小的水平杆件,作为主要耗能杆件,并尽可能使其发生弯曲耗能。
3 实例探析某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概念设计
3.1工程概况
某高层建筑住宅楼地下1层,地上层数为22层,二层以上为剪力墙结构,由于底层大堂大空间的需要,部分剪力墙无法落地,需要转换,因此结构为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体系。转换层设于二层楼面,采用梁式转换。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05g,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
3.2地震作用及抗震措施
该高层建筑住宅高度为154.8米,按照抗震规范规定,6度区框支剪力墙结构的B级高层建筑的最大适用高度为140m。因此要采取更严格的抗震设计措施以及构造措施。
3.2.1抗侧力体系布置
该工程平面呈梭形,长宽比2.95。根据建筑布置,利用房间隔墙、楼梯间、电梯间布置剪力墙,受建筑限制,体型较薄方向(Y向)布置剪力墙较多,X向能布置的剪力墙较少。根据计算结果,由于该工程设防烈度为6度,地震作用下结构反应较小,易于满足规范要求。底层因建筑需要形成南北通畅空间,局部区域上部剪力墙无法落地,通过转换构件将上部竖向及水平荷载传递至框支柱。转换采用转换梁形式。由于上部剪力墙在端部有洞口,致使转换梁内剪力较大,而转换梁高度又受到限制,故通过在梁内设置型钢增加抗剪承载力。为增加延性,在转换梁两侧的框支柱内设置型钢。底层落地剪力墙加厚,增加底层侧向刚度。
3.2.2加强构件措施
由于该工程高层结构的建筑高度为超B级,因此本结构采取加强措施以确保其受力安全合理。采取加强措施如下:
①对于高度超限的抗震加强措施:将底层剪力墙和框支柱抗震等级从一级提高至特一级。底部加强区剪力墙抗震等级从二级提高至一级。
②对于平面规则性超限的抗震加强措施:由于平面较长造成楼层位移比超过规范限制1.2,但小于1.3。增大端部剪力墙水平分布筋的配筋率,加厚端跨楼板厚度并双面双向配筋,使端墙承受的水平地震力能传递至相邻内部剪力墙。
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方法和技术是不断变化和进步的,该住宅工程中通过合理应用抗震结构设计,减小地震的作用力,增强地震的抵抗力,为人们的营造了一个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
结束语:总而言之,抗震概念设计是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合理的抗震概念设计,能够有效的提高高层建筑的抗震可靠性。因此,相关设计人员应该熟练的掌握和运用抗震概念设计,全面的考虑各项因素,从而为社会建造出更多精品高层建筑工程。
参考文献
[1]徐萍,叶明峰.抗震概念设计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J].工程技术.2011.
[2]张少博.建筑抗震概念设计的重要性[J].管理学家.2010.
[3]华颖.抗震概念设计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J].中华民居.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