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建筑中,结构转换层起着重要的连接作用,它不仅能有效地封闭下部结构,还能起到稳定上部结构的作用。由于转换层结构的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建筑的安全和稳定,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比较困难,因此加强其施工技术的研究十分重要。为了保证建筑工程的转换层结构能够有效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有必要在施工工作中注意均衡处理,同时保证荷载应力能够均匀分布。
关键词:房屋建筑;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
引言:
随着城市用地面积的日益短缺,城市建筑的规模和数量都在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建筑拥有了商场、酒店、办公区、住宅区等。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某一楼层的上下部分功能不同的情况,由于该楼层的上部和下部在平面形式和结构类型上有很大的差异,因此有必要通过该楼层进行结构转换,通常称为结构转换楼层。因此,有必要加强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的合理应用,确保建筑内部空间各种功能的实现,确保建筑工程使用过程中的安全。在建筑工程的转换层施工中,结构转换层结构具有施工方便、传力明确、结构简单等优点,在目前的转换层结构施工中得到广泛应用,同时,结构转换层具有优异的抗震性能,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建筑中。
1房屋建筑转换层结构施工特点
转换层结构尺寸大,承受的荷载重,转换层结构受力形式的改变主要通过改变结构的截面形式来实现。由于转换层结构的内力分布比较复杂,且转换层需要将上部结构的水平剪力顺利传递到结构的下部,因此对转换层的水平刚度有比较严格的要求。一般来说,转换层的厚度通常超过16厘米,施工时,通常采用分层浇筑的施工方法,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先浇筑一些竖向承重构件。在结构转换层中,水平构件的高跨比相对较大,构件表现为短深梁或厚板的受力状态,通过二次浇筑等施工方法,可以提高结构的承载力。转换层的设计应结合下部结构的实际特点,施工时应灵活布置支撑系统,以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此外,在设计过程中,有必要防止转换结构上下楼层的剪力和刚度突变,转换层主要采用下部竖向构件进行卸载,因此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应严格遵循“强下部、弱上部”的基本原则,并对结构转换层下部主体结构进行加固,尤其是提高下部结构的刚度性能。结构转换层主要通过钢骨架和预应力卸载,在转换层施工过程中,应用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技术可以减轻结构自重,提高结构的抗震能力。特别是在模板支撑体系的设计和施工中,有必要加强成型水平钢肋的使用,从而提高支撑体系的力学性能。
2房屋建筑结构转换层结构施工要点分析
2.1结构支撑系统施工技术
2.1.1钢管支撑架
在转换梁施工中,由于支撑体系布置密集,通常采用钢管支撑架,另外,如果转换层上部结构自重不强,施工荷载不大,钢管支撑架也可用于施工,另外,如果转换层采用板式结构,施工中通常采用钢管支撑架。在具体施工期间,立杆间距通常控制在600mm×600mm以内,剪刀撑与立杆交错布置,间距1.2m搭设时应注意每个杆件的交点伸出端应大于100毫米,以防杆件滑移。扣件拧紧力矩必须控制在65~80n·m之间,对于转换梁为楼板的情况,下层楼板不能承受每个浇筑梁的施工荷载。因此,对于下面的钢管框架,应尽可能增加斜撑,以使传递给板的荷载能够传递给主次梁。当转换梁开始施工时,由于墙片尚未安装好,为了保证转换梁的稳定性,每隔几跨(大多为6跨)应设置一个斜撑,即一根斜钢管,其一端用旋转扣件连接在立柱上,另一端倾斜支撑在地面上,起到支撑作用,直至墙片安装稳定。
2.1.2型钢构架支撑
如果结构转换层的上部和下部结构复杂且高度较高,通常采用钢架支撑。此外,如果转换梁自重较大,钢管支撑架不能满足施工要求,在施工期间可以将钢牛腿嵌入下部结构,提高竖向荷载传递效果。
2.2模板工程施工技术
在模板施工过程中,首先要严格控制模板材料的质量,模板施工前应检查支撑体系的质量,确保支撑体系“水平、垂直、拼接紧密”。
同时,检查支撑点的紧固螺栓,确保螺栓的紧固效果。其次,在施工过程中要做好模板支撑人员的培训,尤其是施工顺序、模板支撑和拆卸技术的培训和讲解。此外,模板安装应严格按照施工设计方案进行,并严格控制截面尺寸、轴线位置等要素,此外,应注意的是,如果施工过程中模板跨度超过4m,拱度高度误差应控制在2%以内。
2.3钢筋的制作与绑扎
钢筋是转换层结构的重要骨架,由于转换层钢筋数量大,布置密集,主筋较长,施工时应做好钢筋绑扎。一方面,钢骨架在梁中的绑扎应严密细致,以保证骨架具有良好的稳定效果,在具体施工期间,可在梁两侧搭设双排脚手架,以保证钢骨架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在搭接长主筋时,可采用机械连接施工工艺的锥形螺纹接头进行搭接。施工中如采用焊接,应严格控制焊接质量,并做好抽样检查,此外,不建议使用开口环。如因施工困难需使用开口箍,需事先征得设计单位同意,梁的纵向钢筋绑扎完成后,箍筋应焊接成封闭箍。锚固梁的上下钢筋时,应严格控制锚固长度。为保证钢筋的传力效果,规范中规定的锚固长度不得小于200毫米。
2.4后张法预应力施工技术
施工期间,应做好预应力张拉工作,防止预应力区出现裂缝和过大的反拱。首先,要合理选择张拉工艺和方法;其次,预应力筋应合理配置,特别是在预张拉区域,预应力筋的数量和布置应设计合理,以防止张拉过程中出现裂缝等问题。结构转换层通常需要承受上部结构的巨大荷载,因此预应力筋的使用比较大。
2.5混凝土浇筑与养护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结构转换层使用的混凝土量相对较大,在浇筑过程中,通过减小内外温差可以降低内部水化热。混凝土分层浇筑的间隔时间应控制在2h以内,为了保证振捣的严密性,如果振捣时需要移动振捣棒,其半径不应超过400毫米,上层浇筑的混凝土应为50毫米,分层混凝土第二次振捣后,继续浇筑下一层以保证闭合,两层之间的边界必须振捣到位。在节点浇筑混凝土时,如果局部钢筋过密,浇筑前应确定浇筑方案,确保浇筑顺利进行,并及时调整浇筑和振捣方法;浇筑墙、柱等竖向结构时,技术人员应加强侧模检查,提高混凝土浇筑的密实度。墙、柱结构浇筑完成后,应在18小时后检查浇筑质量,在此期间可使用超声波仪器。混凝土养护时,应覆盖一定厚度的塑料薄膜和草袋,以保暖和保湿。养护工作应达到14天,洒水养护需要24小时。在混凝土浇筑工程中,混凝土振捣完成后,应根据工程要求进行表面处理。方法是用铁抹子或木抹子反复压抹混凝土表面,直至工程所需的表面平整。面条质量的关键是把握时间。一般需要2次收集表面,一次在振捣后收集,第二次在初凝前几分钟收集,这样收集的混凝土表面光滑,不易开裂。
结束语:
结构转换层结构可以使建筑的受力状态更加协调。同时,由于结构施工的便利性,结构转换层在转换层结构中已被人们所认可,并被广泛应用于房屋建筑中。与其他建筑结构相比,梁式转换层的施工较为复杂和危险,相应的施工应严格按照施工技术方案和设计施工图纸进行。同时,要加强先进施工技术的合理应用,严格控制施工质量,防止出现各种施工质量问题。
参考文献:
[1]李杰.关于房屋建筑工程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J].居舍.2019(07)
[2]王婧昊.房屋建筑工程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研究[J].黑龙江科学.2018(02)
[3]郑鹏.高层房屋建筑转换层施工要点探究[J].江西建材.2017(24)
[4]惠广平.房屋建筑工程中结构转换层的施工技术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7(07)
[5]付立坡.转换层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标准化.2016(17)
[6]杨占玺.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结构转换层的施工技术[J].四川水泥.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