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现代建筑工程往往需要面对比较严苛的质量要求,主要是为了保障建筑的建设价值与安全性,因此在实际的施工中,必须针对各种出现频率极高的隐患问题,展开防护工作,出现质量问题后,也应积极地解决,恢复建筑系统应有的功能。本文根据对建筑工程的了解,探讨使用混凝土进行结构建设时出现裂缝问题的基本成因,确定应对对策,提升混凝土施工应用质量水平。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缝;成因;解决对策
混凝土材料是不少建设性工程都需要使用的材料之一,在应用混凝土进行施工作业时,这种材料能够展现出其在强度以及性能方面的优势,然而在不断累积混凝土使用经验后,发现在一些情况下,混凝土结构体会产生裂缝,导致建筑中形成隐患问题。混凝土是通过混合多种材料而制成的,属于脆性非均质材料,在不同的原因影响下,可能会出现裂缝,导致建筑构件无法维持原有的耐久性与适用性。本文研究混凝土裂缝问题。
1 建筑工程中所用混凝土形成裂缝的主要成因
1.1 荷载因素
混凝土在常规静、动荷载及次应力下产生的裂缝称荷载裂缝,分为直接应力裂缝和次应力裂缝两种。直接应力裂缝是在设计结构计算时因为不计算或部分漏算导致的结构安全系数不够。次应力裂缝是指在设计外荷载作用下,由于结构物的实际工作状态同常规计算有出入导致结构开裂。
1.2 材料因素
原材料导致的裂缝会对混凝土的强度造成很大的影响。对建筑工程的混凝土材料配制中,若发现有吸收率大于施工骨料的情况要及时的控制,从而提高土建混凝土材料的抗渗性、和易性以及抗离析能力。同时要事先整理好并进行合理的配制,建筑工程的施工人员一定要到施工的现场去进行合理的分析,若发现问题要有效的调整原料配比
1.3 温度因素
混凝土具有热胀冷缩性质,当有约束时产生体积胀缩,由于受到约束力的限制从而在混凝土内部产生了温度应力,当温度发生变化时,混凝土结构在温度变形下产生一定的温度应力。当该种应力超过了抗裂强度时裂缝就会产生。
1.4 收缩裂缝
此种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受到钢筋或预埋件过大骨料的阻挡使砼相分离。对于断面相差大的结构物和砼剪力墙孔洞处,应让砼沉降后在与断面或孔洞上部砼一起浇筑,干缩裂缝:由于是砼养护不周,受风吹日晒使表面水分散失过快,在砼内部产生较大拉应力后产生裂缝。此种裂缝当砼后期均匀降温时,砼会受到地基、老砼垫层等的约束,在砼内部产生拉应力也会导致裂缝的产生,此种裂缝可破坏结构的整体性。
2 解决混凝土裂缝问题的可行对策
2.1 控制荷载
在实际工程中,次应力裂缝是由荷载引起,随着现代计算手段的不断完善,次应力裂缝在设计上应注意避免结构突变。为有效的防止出现混凝土施工裂缝,首先要先确定混凝土易产生裂缝位置以及构造和混凝土振捣浇筑时间等相关因素。混凝土的骨料下沉和容易产生塑性收缩裂缝,在初凝至终凝前这段时间内进行二次压抹处理,避免其余施工对尚未完成的终凝混凝土带来冲击振动。一般来说,一天后可分批次的轻卸、轻放以及分散放置。第三天以后为增强混凝土材料的刚度,可在新浇筑混凝土材料表面铺设旧木模板,以控制楼板裂缝出现。
2.2 改进材料配制方法
在建筑工程混凝土材料配制过程中,由于骨料中的含泥量、干缩量比较大,为增强混凝土材料的抗渗性、可泵性以及抗离析能力,可在混凝土材料中掺一些粉煤灰以减少渗水现象。同时,混凝土材料配比设计时,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一定要综合分析施工现场及时调整砂石等施工原料的配比。
2.3 控制温度因素
温度是混凝土构件形成裂缝的重大因素,因此在施工期间必须加强对温度的控制,首先在控制混凝土材料的基本配合比时,注意温度的影响,在配制材料时,注意加入一定的外加剂,借助混凝土本身所具有的特性,延长养护时间,依照混凝土材料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拆模时间。需要运用大体积混凝土时,可通过加入粉煤灰来控制水泥的水化热,避免内部温度大幅提升,强化材料的抗裂能力。
浇筑阶段同样也要关注控制温度的需求,如果在夏季进行施工作业,开展浇筑混凝土时,材料温度需要低于最高温度约12℃。当浇筑混凝土的温度过低,同时环境的温度比较高时,混凝土材料表面将会产生樱花的温度,内部温度高导致膨胀现象产生,先出现硬化现象的部位因受拉而产生开裂的情况,如果在夏季实施浇筑,需要先对模板进行冷却,预防混凝土表面产生硬化的问题。
对混凝土强度进行加强时,可综合应用两种不同的振捣技术,强化强度,保障其抗裂性能。在养护混凝土时,采用带模养护的方式,完成拆模工作后,测量混凝土表面区域温度数值,温度最低不能低于12℃。浇筑任务结束后,立即实施保温养护工作,利用正确的养护来对内外温度之差异进行控制,缩减差值,借助混凝土自身所具有的抗拉强度强化块体,形成更高的抗裂能力。
实施保温养护工作,在施工作业期间就要展开保温养护活动,缩减材料内部以及外部之间的温度差异,强化材料的强度,避免因干裂问题而导致大面积的收缩现象形成。在应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任务时,材料强度增长情况存在差异,应尽量延后拆模时间,如果在楼板处发现出现了面积比较大的裂缝问题,现对建筑的结构进行检查,确定结构仍旧是安全的,对裂缝处进行清洗,而后确定裂缝部位干燥之后,涂刷一定量的环氧树脂,封闭裂缝部位,进行修复。养护期间,依照温度应力情况,控制降温速度与内外温差,在了解温控指标之后,再安排养护等工作。
2.4 应对塑性收缩问题
针对塑性裂缝的形成原因,确定应对方法。塑性收缩现象大多是顺延钢筋方向形成,因此在混凝土作业环节中,振捣时要强化材料的密实度,处理竖向变截面部位时可使用分层浇筑的作业方法。对混凝土材料进行搅拌时,需要在进行投料时,先拌和砂材料、水泥以及水,而后再加入石子材料,进行搅拌,搅拌时必须采用正确的顺序,在这种搅拌工艺的影响下,材料基本不会形成泌水的情况,材料中的水分也不会向水泥砂浆或者石子处集中,进而使搅拌变得更加均匀化,形成更好的搅拌效果。振捣混凝土后,需要展开密实度检查工作。拆模时,注意要使混凝土保持相对湿润的状态,时间为2天,施工期间尽量规避过振与漏振的情况,首次振捣结束后,可安排进行第二次振捣工作。
3 结束语
混凝土在建筑材料中因其独特的优势而被经常性选择使用,但是通过约束、变形以及硬化成型等处理环节,一些混凝土材料内部形成数量比较多的微裂缝;在不少建筑中,还需运用大体积混凝土,材料进入硬化环节时,内部温度大幅升高,同样也会形成裂缝问题,导致由混凝土制成的构件无法被正常使用。因此在防控与处理混凝土裂缝时,必须从导致裂缝出现的原因出发,强化材料控制工作的针对性。
参考文献
[1]张兵. 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治理对策研究[J]. 四川水泥, 2019, 000(005):270.
[2]古纪明. 探究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治理[J]. 建材发展导向, 2019(9):299-299.
[3]李牧漪. 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成因分析与对策[J]. 建材与装饰, 201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