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管理、风险管控、注重创新,创绿色优质轨交工程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3月9期   作者:沈学雷
[导读] 目前城市生活越来越离不开轨道交通带来的交通便利,以上海市轨道交通15号线

        摘要:目前城市生活越来越离不开轨道交通带来的交通便利,以上海市轨道交通15号线永德路站为工程项目背景,在深基坑施工过程中,紧紧围绕“一条底线”、“三不、三合、四个零”和严控“六大环节”的安全生产目标,狠抓节能降耗,努力管理积极创新,为类似工程的实施提供参考。
关键词:轨道交通;深基坑;节能降耗;风险管控

0  引言
        上海轨道交通已进入成熟稳定发展的阶段,轨道交通的建设给上海市民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交通便利,但上海的可利用土地资源越来越少,如何在复杂的建设环境做好深基坑工程的建设,如何确保工程安全及周边环境安全,有效做好文明施工及各项环境保护要求,成为本项目建设实施过程中主要克服、解决和落实的重点。

       
       
       
       
       
       
       
       
       
       


1工程概况
         上海轨道交通15号线是一条上海市西部南北向的切向线,,是城市西部南北向便捷通道,本工程位于莲花南路与永德路交叉路口处,沿莲花南路南北方向布置,车站为地下二层岛式结构,地下一层为站厅层,地下二层为站台层,车站总建筑面积为13437m2,其中主体结构建筑面积8872m2,附属结构建筑面积4565m2。主体结构规模为205m×19.64m(内净),车站站中心埋深约为16.38m结构顶板覆土约3.28m。
         基坑形状长方形,基坑周长约470m,基坑面积约4440m2。
         车站主体结构围护形式为地下连续墙,基坑深度接近20m,且周边地下管线复杂,均在2倍基坑范围内,同时基坑施工范围内存在不良地质的明暗浜,地下水有承压水凸涌的风险,因此基坑施工面临难点众多,同时又要满足该车站盾构始发条件,工期紧张,如何安全有效控制基坑变形风险的同时保证安全文明施工及工期要求是项目部施工的核心任务。
         
2管理策划与创新特点
2.1复杂的基坑围护体系施工
         基坑围护体系复杂,各道工序穿插施工。地下连续墙多达84幅、深度约30m,在明暗浜区域在地下连续墙施工之前进行双轴搅拌桩槽壁加固,钻孔灌注桩在地下连续墙施工期间穿插进行,待地下连续墙达到设计强度后进行高压旋喷桩坑内地基加固。围护施工期间,现场施工将产生大量泥浆,同时现场各类设备机械存在较多,项目部强调安全文明施工及落手清工作,及时处理现场泥浆垃圾、控制扬尘污染,加强指挥设备机械同步施工。
2.2 全球眼远程监控系统、PM2.5监测仪、BIM技术利用、航拍技术工程全覆盖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普及并迅速发展,以及BIM技术的推广。目前许多深大基坑在施工过程中采用了自动化监控系统。自动化监测不仅可以连续记录观测并得到实时监测数据,还可以在监测数据超出预警值后立即报警通知相关负责人员,这使得安全隐患大大减小,隐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巨大。
         PM2.5监测仪的安装可以在APP里实时动态掌握现场环境情况,更加有效地控制管理工地现场的安全文明和环境。
         结合BIM建筑模型,对施工全过程进行前期动态模拟,采用Revit对前期施工场地进行建模,对方案评估比选,制定大临设施、临时道路、加工(堆)场、设备进出场的合理方案和最优路线及布置。
         利用3dmax对永德路站全部的施工总周期步序进行电脑模拟,各个阶段的关健工序、总工期计划、先后工序搭接进行全程动态模拟。
 

图3:各施工阶段施工工况模拟
2.3深基坑限时挖土、限时支撑、分层、分段有效控制基坑变形
         深基坑开挖阶段充分考虑“时空效应”作用,分层、分段、对称、限时开挖,确保周边环境的安全。
         采取多级台阶式放坡方法,对每一块土方进行编号排序,以开挖任务单的形式严格控制开挖方量、支撑安装数量等要求,限时开挖、限时安装支撑,不得超挖,有效控制基坑变形量,同时结合监测单位的基坑监测数据,日变量变形一旦报警,会同设计单位、业主一起积极分析基坑出现较大变形的原因,制定行之有效的抢险措施。

         使用无人机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全方位的航拍,掌握当前施工现场的实施动态以及场容场貌情况,实时了解现场各施工环节的现场状况、安全文明施工状况和进度进展情况等。

图6:土方开挖、钢支撑施工阶段无人机航拍照片
3管理措施实施和风险控制
3.1 侧墙模板体系优化措施
         考虑到地铁车站施工特点、施工效率及材料节约,车站侧墙采用大钢模体系来代替传统木模体系,相较于木模体系,大钢模体系整体性好,不易变形且刚度大,便于周转使用,拼缝严密,产生建筑垃圾少,有利于车站施工进度,节约工期。

                 图7:侧墙模板体系优化
         侧墙体系采用大钢模后,节约了工期和木材消耗。
         在大钢模安装使用前,严格控制大钢模表面的平整度,并要求涂刷脱模油,保证侧墙墙面质量标准;在大钢模安装过程中,应按方案要求布置预埋地脚螺栓,确保与板主筋焊接牢固,同时螺栓与钢模连接节点应双螺帽固定,下口采用木块楔实,整个大钢模体系采用钢管扣件加固,确保整个体系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2 地下连续墙基坑围护体系施工
         地下连续墙作为轨道交通地铁车站常用的围护体系,是整个地铁车站施工质量的控制前提保障,项目部在选择专业单位前,比较多家专业围护施工单位,并进行考察,择优选择了智平基础有限公司。在地下连续墙施工前,做好各项施工准备工作,根据试成槽结果,确定合理的工艺参数,包括泥浆配合比参数、底部泥浆比重、刷壁次数及成槽入槽、出槽的速度参数控制,保证工程顺利进行。
         在地下连续墙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槽段垂直度。
       
       
       
       

       
         图8:地下连续墙施工工序图
         钢筋笼制作质量要求也是地下连续墙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在每一幅地下连续墙钢筋笼制作过程中,安全、技术及质量部门人员加强现场安全监督、质量验收,避免出现跳焊、漏焊等现象,按设计及规范要求保证焊缝质量,尤其是在吊点、主筋、桁架筋等部位的焊接质量。
         在验收地下连续墙钢筋笼时,应注意与底板、中板和顶板连接部位的接驳器的水平度、垂直度及焊接牢固度是否满足要求,项目部对于不符合要求的,一律进行返工整改,确保后期结构质量,避免后期渗漏水现象的产生,每幅地墙验收合格后,均挂验收合格牌。
         针对地墙验收过程中发现的安全质量问题进行记录整改备案,并在地墙全部完成后组织召开地墙总结会议,总结汇报地墙施工质量情况,分析原因,认真总结施工经验,为后续车站地墙施工提供宝贵的施工经验。
3.3强调四节一环保的管理理念,创绿色工程
         确立以项目经理为领导核心,建立绿色施工现场管理小组,责任落实到人,狠抓节能降耗作为本项目管理的重要环节,节约目标与管理措施到位。
         对大临设施的电表分别进行计量,同时宿舍区对工人每栋宿舍单独装表计量,电费不予单独收取,但每月电量进行统计汇总公示,让工人及班组长互相监督,自觉意识到节约用电的理念;在施工区通过选择节能机械设备、合理安排机械使用时间,有效控制各施工阶段能耗量。
         
4  结论
         随着上海市轨道交通15号线工程土建1标永德路站最后一块地下顶板浇筑完毕,永德路站主体结构的地下空间全部完工,这也是15号线建设在上海市闵行区范围内几个同步施工的车站顺利封顶的先驱者之一。15号线建设的成功将不仅给上海市日渐拥堵的城市交通带来了不可或缺的帮助,而且也给闵行区吴泾镇、紫竹园区带了新的生机和无限可能,交通的便利让越来越多的企业、人才有了建设发展闵行区工业、商业的便捷途经和希望。
         项目部始终贯彻“紧抓安全、注重服务理念、强化管理、强调四节一环保”的理念,为了建设成“安全、绿色、优质”轨交工程而刻苦钻研安全技术要领,为15号线的建设提供可靠安全质量保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3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