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建筑工程机械管理与维修措施分析 杜彩红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1期   作者:杜彩红
[导读] 摘要:在我国建筑行业不断发展过程中,建筑工程施工所用的机械设备种类越来越多,机械设备更加复杂。
        广东电白一建集团有限公司  广东茂名  525000
        摘要:在我国建筑行业不断发展过程中,建筑工程施工所用的机械设备种类越来越多,机械设备更加复杂。为了切实提升建筑工程机械设备应用效率,必须做好机械管理工作,落实相关的维修措施。本文首先对建筑工程机械管理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然后提出有效的工程机械管理与维修措施,希望能够给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机械管理;维修
        经过多年的发展,建筑工程领域中已经逐渐向着机械自动化发展,工程机械设备数量、种类不断增多。机械管理已经成为建筑工程管理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强化机械管理,做好施工机械的维修、保养,确保其高效稳定运行,才能提升机械施工效率,为建筑工程提供质量、进度与安全保障[1]。基于此,加强对新时期建筑工程机械管理与维修措施的研究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1建筑工程机械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建筑工程施工中,合理的使用机械设备能够提升施工效率,但必须做好相应的机械管理工作。通过相关调查发现,目前建筑工程机械管理过程中还存在一定问题,主要集中在机械设备、人员两个方面:
        1.1人员问题
        各行各业发展都离不开人才支持,建筑行业同样如此。尤其是对于建筑工程机械管理与维修工作,离不开专业人才。但目前,建筑行业中相关人才资料相对缺乏,主要体现在:建筑工程施工往往周期较长,且参与人员较多,机械设备使用率高、调动频繁,要求能够进行合理的规划组织[2]。目前,很多建筑施工企业对机械设备管理不够重视,为了控制成本费用,往往会通过压缩人员的方式,导致施工企业缺乏专业的机械管理与维修人才。在人员综合素质方面,机械管理与维修人员素质还有待提升,很多机械管理人员都是兼任,导致在实施机械管理中容易发生混乱;由于缺乏专业的机械设备管理人员,加上缺乏相应的机械管理机制,在机械设备采购、租赁、调转、使用、维修保养等方面不够完善,对本身机械设备数量、使用情况没有详细记录,影响后续的使用。
        1.2机械使用与维修保养脱节
        现阶段,很多建筑施工企业机械设备管理制度,往往是采用一人一机管理制度,主要目的是为了能够确保机械设备稳定运行,要求相关人员能够坚持持证上岗原则。但具体实施过程中,通常采用固定机械设备管理机制,将人员与机械设备结合起来,提升机械设备运行的效率,提升机械设备效益。对于建筑工程机械设备维修保养工作,一般由专业维修厂实施,但由于机械过度使用,加上对维修保养不够重视,导致很多机械设备无法得到及时的维护保养,导致机械设备使用寿命减少。同时,由于未能及时安排专门的机械管理人员,调查和统计机械设备使用情况,以至于机械设备存在问题无法及时得到解决,甚至会导致机械设备过早的报废[3]。
        2强化建筑工程机械管理及维修的措施
        2.1不断完善建筑工程机械设备管理制度
        完善的管理制度是开展相关工作的基础,通过完善的管理制度,能够对管理工作实行提供指导,同时对相关行为进行约束,确保各项工作能够顺利执行,对于建筑工程机械设备管理来说也同样如此。为了提升建筑企业机械设备管理水平,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机械设备管理制度,强化对相关设备的维护,还需要组建专门的机械管理小组,对机械操作、机械维修进行监督,严格按照相关的管理制度执行[4]。同时,对于建筑工程机械设备管理,还必须建立档案管理制度,对工程机械设备使用、技术资料、维修记录、保养记录等进行有效管理,为后续机械设备管理提供保障。
        2.2 强化对建筑工程机械设备质量管理
        施工机械设备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这些机械设备能否正常使用,关系到其能否发挥应有的机械效能,对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施工进度以及成本有直接或间接影响。尤其是对于现代化建筑工程发展中,所使用的机械设备更加先进,机械设备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机械设备质量关系在很大程度关系到建筑施工的成效。


        建筑工程属于一项相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机械管理、运行、人员调度等,都属于机械设备质量管的范畴。施工企业需要建立专门的质量检测部门,对机械设备进行现场检测,利用现代化的信息处理工具,对机械设备检测、运行状态等数据进行处理,实现对机械设备质量的全程监控,提升机械设备自动化程度。
        2.3 不断提升机械设备维修技术水平
        现阶段,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很多大型设备投入其中,加上机械设备水平不断提升,对机械设备维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不断提升机械设备维修人员技术水平,才能为机械设备高效稳定运行提供保障。针对当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中,很多人员对于机械设备“不会用、不会修”的问题,需要加强相关人员培训,对于机械设备维修人员,上岗前应该取得相应的从业资格证书,掌握各类检测仪器、维修工具等使用技巧[5]。同时,施工企业需要从招聘、培训两方面入手,对内部维修人员进行有效培训教育,让其掌握最新机械设备运行原理、维修保养技巧等,以便于其能在最短时间发现并处理故障,保证机械设备运行的质量,为建筑工程施工提供机械保障。
        2.4 借助信息化技术提升机械管理水平
        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建筑行业也需要逐渐融入信息技术,结合自身情况创新机械设备技术,同时利用信息化技术优化机械设备管理水平。通过信息化管理技术,能够提升对建筑工程机械设备整体管理效率,促进工程经济效益的提升;同时也能够将机械管理与信息技术结合起来,促进建筑工程机械设备管理信息化发展,提升机械管理水平。具体而言,建筑企业能够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借助于大数据分析技术,对机械设备买卖市场、租赁市场进行充分的分析,建立资源管理库等,为企业设备租赁、调配、采购等提供便利。
        2.5 强化建筑工程机械维修措施
        一方面,必须采用先进的故障诊断技术,同时,故障诊断技术是在不拆卸机械零件下进行,不会对机械设备运行造成影响,需要机械操作人员能够熟练掌握具体流程,清楚每一个环节可能出现的故障,分析故障成因。这种故障诊断技术,能够减少由于诊断而对机械造成的损害,还能够保障机械运行的效率,确保施工进度[6];另一方面,在对于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维修前,必须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按照机械设备检测、制定维修工艺、机械检测流程等方式,切实做好建筑工程机械设备的维修,保证建筑机械设备始终处于健康备用的状态下,能够确保在机械设备发生故障后第一时间发现并解决,确保其能够为建筑工程施工提供保障。
        3总结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机械设备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加强建筑工程机械管理刻不容缓。具体来说,应该建立健全的建筑工程机械管理制度,落实有效的机械管理,对机械设备进行有效的维修保养,提升机械设备运行的效率,保证其始终处于健康的运行状态,为建筑工程质量、施工效率负责,推动建筑行业走向机械化、现代化。
        参考文献:
        [1]孙静波.新时期公路施工机械设备的管理以及节能减排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15(8):14-16.
        [2]薛娇红.提高土建工程机械管理与维护工作效率的措施分析[J].四川水泥.2019,23(2):125-126.
        [3]朱云霞.新时期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创新管理措施的分析与思考[J].居舍.2019,18(9):99-101.
        [4]李京泽.简述建筑工程机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J].建筑与装饰.2019,15(2):71-72.
        [5]张立中,范小伟.新时期建筑工程质量监督创新管理措施的分析与思考[J].区域治理.2019,11(2):52-54.
        [6]韩建军.建筑工程管理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与进度控制策略[J].建材与装饰.2019,11(2):58-6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