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促进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增多。在水利水电工程的具体施工阶段,对其进行质量管理是整体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核心环节,同时也是确保工程质量和性能得到有效提升的关键所在。在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效果,对于整体工程建筑的使用效果和使用年限都有着至关重要的直接影响。因此,要进一步结合实际情况,采取更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进一步加强管理质量,并确保相关的更先进的施工技术和理念融入到具体的实践过程中,这样才能使整体工程呈现出更大的效益,确保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事业实现更持续稳定的发展。本文就基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展开探讨。
关键词:新形势下;水利水电;施工阶段;质量管理
引言
在水利水电工程项目进行过程中,开展质量管理工作是十分必要的,尤其是在施工阶段,因为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着项目建成后的使用效果。与其他工程不同,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涉及的领域和问题更加复杂,因而,施工质量问题频出,这就要求相关的施工管理部门人员要有针对性地制定质量管理措施,保证工程质量,以满足工程实际作用的最大化发挥的目的。
1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现状
与其他的工程项目进行有针对性的对比,在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管理过程中,质量管理面临极大的难度,水利水电项目规划设计的单独项目数量特别多,相关专业也十分庞杂,在这样的情况下就进一步增大了质量管理的困难。同时,因为施工企业的成本特别有限,不可能花费过多资金购买相应的施工设备等等,或者重金聘用更专业的施工队伍,其专业性和权威性十分有限,这也导致施工过程中存在很多方面的质量问题。
2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阶段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分析
2.1凸显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
通过调查发现,近十年来,我国各地对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热情不断高涨,实际的建设费用支出不断增多,基于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重要性,对于其施工质量管理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实践证明,只有确保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质量,才能将水利水电工程的价值作用更好的体现出来,更加充分的发挥其对农业生产、城镇生活用水等方面的保障作用,如果存在着相关质量管理问题,会导致水利水电工程经常性出现问题,内在的安全隐患也会逐步增多,最终会严重影响水利水电服务工作的开展,对整体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利。
2.2为项目安全隐患的排除提供保障
制定质量管理工作计划,可以做好应急预案,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漏洞,采取强有力的解决措施及时排除安全隐患,保证工程项目施工安全合理有序的推进,为工程顺利高效开展提供切实的保障。
2.3保障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周期一般在3-5年之间,从最初的勘察设计到最终的蓄水运行,前后会消耗掉大量的资源,从某种程度上讲,整体的成本开支占据了施工企业经济资源一半甚至更高,一旦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出现了质量方面的问题,不仅会导致企业前期出现严重受损,而且还会给企业的市场形象带来直接性影响,导致施工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难以立足。为此,施工企业一定要充分认识质量管理的重要性,这样才能确保施工作业的顺利进行,同时,在保障施工质量基础上,还能够减少返修等的可能性,这样对于各种建筑材料等的利用率就会更高,从而使得企业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获益更多。
3新形势下提升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阶段质量管理水平的基本策略
3.1提升质量管理意识,建立责任制
一是相关的工程监管部门要加大质量管理重要性、必要性的宣传力度,通过定期培训、讲座的组织、质量安全条幅张挂、监管体系的建立等来不断增强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和现场监理人员的质量管理意识,从而使其在正确意识的指导下积极配合做好质量管理工作。
二是施工方内部也要明确工程项目的质量权责,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责任管理制度,保证相关人员严格落实责任。让项目管理人员在充分认识到质量管理的必要性的基础上,充分调动相关人员的质量建设的积极性,从各个环节落实质量管理工作。例如,从项目施工开始前,就要做好设备检查工作,及时淘汰和更换老旧设备,降低使用风险;对新设备和新工艺进行示范,降低故障发生概率;加强对原材料质量和数量的监管,防止出现材料质量和短缺情况;施工过程中,加强施工过程检验,提高质量效率。
3.2严格把控材料质量
首先,材料供应方在提交材料的时候要对每一批材料附有出厂检测报告;其次,施工单位在使用这些原材料之前应对每一批的原材料进行质量抽检;再次,监理单位、业主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应对主要的原材料进行质量抽查检验,对于不合格原材料立刻叫停,从根本上确保相关材料能够满足具体的规范和内在要求。
3.3加强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施工设计
强化工程设计环节的各方面管理,确保设计满足工程需求,并可以很好适应当地的地质气候条件。为此,需要加强前期的调研,对施工现场和附近地质情况进行详细的了解,同时,还要结合历年来气候变化情况,体现在针对性的设计内容上,对可能影响到施工质量的一些因素,提早预想预测,并体现在具体的设计上面。施工设计留有充分余地,以满足设计调整的空间,使得整个施工过程有更充分的弹性,有利于确保施工质量。
3.4加强施工过程中人员的管理
在施工过程中,许多与工程相关的技术人员一定要明白自己所承担的责任以及施工质量的重要性,同时施工人员还要做好笔录,将施工过程中的各种情况以及解决措施记录在案,所记录的内容是在今后在评定施工质量以及工程验收中的一个重要凭证,为了尽量避免施工过程中的错误出现,我们可以通过图纸会审的方法来进行及时的错误纠正,为了尽可能减少质量的问题,相关人员一定要搞清楚自己所承担的任务以及对施工工艺的把握,对于相关技术的要求要进行逐步的审核,避免发生问题,杜绝人为因素而引起的质量问题。
3.5改进工程施工流程和工艺方法
工程项目的施工流程和施工工艺方法贯穿整个施工阶段的工作,影响着整体施工效率和质量,因而,改进流程和方法能达到施工质量提升的目的。这就要求在项目正式施工开始前,要设计出具体合理的施工流程,并根据实际施工场地和各项影响因素确定出合理的施工工艺和方法;再对施工图纸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进行充分审验,确立施工图纸的指导作用有效发挥,保证工程建设方向。到实际的施工阶段,实时对施工质量进行动态监管,对各个施工环节进行评估分析,做出紧急预案措施,以保证施工过程的规范性和安全性。
结语
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质量及后续投入使用的稳定性直接关系着国民经济的整体水平。现阶段,针对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关键环节及核心技术进行持续的创新与提升是保障水利水电事业持续发展的动力,应建立体系化的质量管理模式并从技术规范性等角度优化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管理质量。
参考文献
[1]陈宇.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管理问题及其解决措施[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5):247-248,251.
[2]柳剑波.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管理问题及其解决措施[J].E动时尚(科学工程技术),2019(2).
[3]贾恒富.试论提高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意义和措施[J].山西农经,2019(9):137.
[4]徐德江.水利水电工程灌浆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的策略分析[J].江西建材,2020(03):107.
[5]王江.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管理[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17:3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