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 孟春峰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1期   作者:孟春峰
[导读] 摘要:所谓的地质环境指的就是,位于地表层之下的具有坚硬物理特性的外壳部分。
        山东省物化探勘查院  山东济南  250013
        摘要:所谓的地质环境指的就是,位于地表层之下的具有坚硬物理特性的外壳部分。这是区域连接地下环境和地上生态圈的重要部分,实现了地下环境与地表生物的有效沟通。此外,通过研究表明地质环境会呈现周期性的变化,一旦在地质环境发生变化的过程中,遭受来自采矿活动的影响破坏,那么就有可能引发大规模的地质灾害,给矿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所以,在实际工作中,相关企业必须做好矿山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最大限度地降低地质灾害带来的危害,为矿产企业的长远发展打好基础。
        关键词:矿山;地质灾害;地质环境
        目前很多矿山企业为了在激烈的市场中站稳脚跟,扩大了开采规模,对矿产资源进行了过度地开采。进而对地质的结构和地质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由此引发了很多的地质灾害,如地面坍塌、滑坡、水层的破坏,地质环境的破坏等,不仅给矿山开采安全带来了一定的威胁,也给人们生活的环境带来很多安全隐患,不利于矿山企业的长远发展。近些年,由于社会对环境保护有了一定的认识,矿山企业也积极与地方政府合作,对矿山开采中的地质灾害采取了一些防治措施,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还是有部分企业在矿山开采过程中不注重对地质结构和地质环境的保护,从而引发一系列地质灾害,这就需要矿山企业在矿产开采过程中加强对地质结构和地质环境的保护工作。
        1矿山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和成因
        1.1滑坡、崩塌灾害
        开采矿山资源主要有两种形式,地下开采和露天开采两种工作环境。这两种开采方式都会造成矿山出现滑坡和崩塌的灾害,这两种灾害一旦出现会造成开采企业严重的经济损失以及人员伤亡,会影响当地的社会发展以及经济形势。不同的作业环境产生的灾害形势也有所不同,露天开采环境的矿山主要是在矿边坡发生滑坡和崩塌,山体表皮剥离会发生泥石流;在地下开采矿山如果发生灾害通常是崩塌,造成地下水位下降以及气降。
        1.2矿区地下水位变化引起的灾害
        在矿山开采过程中发生率较高的地质灾害就是由于矿区的地下水变化导致的灾害。这种地质灾害的危害性也是不言而喻的。工作人员在矿产开采的前期,往往会对矿井内的涌水量和突水量进行相关的测量,让其数据保持在安全的范围内再组织工作人员进入矿井对矿产进行开采。虽然前期也对涌水量和突水量做了相关的测量,但是由于在矿井内,其水位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降水、裂缝水等,从而导致涌水量或者突水量有突发性的改变,使矿井内的地下水位发生变化,进而导致涌水量的测量和判断出现误差。其次,矿区的地下水位变化还可能导致溃沙涌泥灾害的发生。溃沙涌泥出现的原因是采矿过程中会有蓄水溶洞,当矿区的水位发生变化,水会流入蓄水溶洞,进而将溶洞内的泥沙石屑等一并带出,当石屑过大或泥沙过多会造成溶洞的堵塞,进而给矿坑内的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情况严重者,还会导致矿山的崩坏,使矿山的地质结构被破坏,在很大程度上也会对矿山的地质环境造成不利的影响。
        1.3矿体内在原因引发的灾害
        在开采矿山过程中,矿山地质环境会逐步发生变化,采空的区域不能有效填充,矿山缺失造成的地质环境破坏也是不能复原的,加上地层出现风化以及地壳产生的运动,一些突发的因素增加将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如,地表下沉、瓦斯爆炸、地面塌陷、矿坑火灾等,任何一种灾害的发生都会产生无法估计的后果,对人身安全造成威胁,同时产生严重的财产损失。


        2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的措施
        2.1制定合理的开采计划
        矿山地质灾害频发的原因,归根结底是矿区的不合理开发,因此,为减少矿山地质灾害的发生,矿山企业必须要严格控制开采量,并制定合理的矿区开采计划。对于矿山企业来说,在进行开采前,要先对当地的实际地质条件和矿山的综合情况进行全面的勘察和细致的分析。对于矿山开采的管理人员来说,要有对矿山地质灾害严重性的清楚认知,要提高其对矿山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视。在矿山开采之前,管理人员要与相关专家一起深入矿区现场,通过对现场进行充足的勘察和数据提取,获得矿山地区的一手材料,之后经严密的计算和规划,最终得到一份合理的开采计划,这份开采计划是矿山活动的指导书,必须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严格遵守。此外,在矿山开采过程中,还要做好对地质环境的监测工作,当出现岩石层变形趋势时,要立即停止开采活动。矿区管理人员要加强对矿区开采活动的管理力度,要确保现场工作人员规范施工,以此来减少矿区坍塌等地质灾害的发生几率,在保证生产的同时对环境进行保护。
        2.2加强地质环境的保护
        在矿山地质灾害的防治过程中,要采用以预防为主的模式,做好预防工作,减少各种矿山地质灾害的发生几率。矿山企业要采用治理与开采同时进行的方式。为了提升当地地质的稳定程度,可以采用种植树木的方式,利用植物根部的抓附能力,提升地质的稳固程度,这样可以有效的减少各种地质灾害的发生。要增加当地的绿化面积,利用植物来阻挡矿山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烟尘和噪音,减少矿山生产对周边居民生活造成的影响。
        2.3建立矿山地质灾害调查区和防护体系
        建立矿山地质灾害调查区的目的,是为了可以对各种灾害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通过分析的结果,可以制定出相应的防护措施,从而达到矿山地质灾害控制的目的,减少各种矿山地质灾害的发生。在实际的矿山生产过程中,各种矿山地质灾害在发生之前都会有一定的征兆,是可以预测的,对当地进行实地调查,可以精准预测各种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调查人员要根据矿山地质灾害发生的几率大小和产生危害的不同,把各种矿山地质灾害进行等级的划分,根据不同的灾害等级,制定出相应的防护措施。在开采过程中,要注重资源开采的合理性,最大程度地减少各种矿山地质灾害的发生几率。为了提升矿山地质灾害防治的效果,矿山企业必须要安设相应的警报系统,在地质情况发生变化的时候,警报系统会发出警报,矿山企业可以根据警报,对各种矿山地质灾害进行预防,做好应急预案,即使发生了矿山地质灾害,也可以避免人员的伤亡,减少财产的损失。
        2.4完善地质环境的恢复与保护体系
        目前,虽然我国政府和矿山企业都对矿山地质灾害的预防和治理工作给予了相当高的重视,但在实际的生产操作和计划执行过程中,仍存在很多不足,其中,矿区地质环境的恢复与保护工作就一直没有达到理想的程度。为此,矿山企业必须要建立起完善的矿山地质环境恢复与保护体系。矿山企业要设置一只专门的队伍,负责对矿山地质环境进行综合监测和评估,之后根据监测和评估结果,建立起完善的地质恢复与保护体系,最大程度的降低矿山地质灾害的发生概率。面对不可规避的地质灾害,专业队伍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将矿山地质灾害的发生范围及其破坏程度控制到最小,必要时候还要对矿区周边的居民进行提前疏散,避免更严重的人员伤亡事故的发生。另外,在矿山的日常生产中,工作人员要将杂物放在指定的位置,最好是放置在矿区低洼地带,避免人为因素导致泥石流的发生。
        3结语
        在矿山资源开采时,要做好资源利用以及环境保护的权衡,虽然目前社会对矿山环境保护加大了重视,但仍然需要不断探索和研究,要在经验中总结规律,更好的落实矿山地质灾害环境保护的工作,尽可能的维持生态平衡,减少经济以及人员损失。
        参考文献
        [1]李军栋.关于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的探讨[J].世界有色金属,2019(22):130+132.
        [2]李颖玲.探讨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研究[J].世界有色金属,2019(21):171+17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