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现代建筑房屋工程施工建设中,混凝土属于极为关键的一项基础技术,因为它具备原材料丰富、可塑性良好、强度等级高且可调节、耐久性好、抗压性强、成本低以及易加工等特征,所以被广泛应用在现代房屋建设中。在房屋建设时,我们要在选用混凝土技术的时候,首先清晰界定好有关的技术指标,将提高水平确保技术安全作为前提,达到提高房屋整体使用质量的最终目的。
关键词:建筑房屋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引言
混凝土施工技术作为建筑工程建设中的一项重要施工技术,需要施工企业能够做好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工作,在结合建筑工程具体需求基础上,对混凝土的配比以及施工裂缝进行严格控制,这样才能够保障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质量跟应用效果,对于建筑工程整体施工水平的提升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建筑混凝土施工常见质量问题
1.1露筋
在建筑混凝土施工过程当中,露筋问题有着较高的出现概率。众所周知,混凝土结构主要是由两部分所构成的:①钢筋;②混凝土,钢筋和混凝土的结合,能够极大的提升混凝土结构强度,提升整体施工质量。在建筑施工的时候应用混凝土,能够有效的避免钢筋外露。混凝土具备较高的粘度,钢筋和混凝土的融合,则能够有效避免露筋问题的出现。一旦粘合度不达标,必然就会导致出现露筋等质量问题。
1.2麻面
在建筑混凝土施工过程当中,混凝土表面往往会出现缺浆、麻面等现象,虽然这些问题并不会过多的影响到整体质量,但是却给建筑物墙体以及地面的美观度带来了不小的影响。导致混凝土表面出现麻面的原因是非常多的,例如:混凝土调配不达标、混凝土模板表面不光滑等等,因此在施工中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1.3裂缝
(1)由于外部环境温度不同而导致的温度应力现象。通常情况下,如果外部环境温度变化较大,那么混凝土结构便会因为温度应力的作用而出现裂缝及断裂问题。当然,这一现象也与混凝土浇筑时积蓄在混凝土内部的热量没有得到释放有关。
(2)虽说在搅拌混凝土的过程中往相关原材料中加入水泥能够提高其强度,但这一过程也会消耗其中的水分,最终会使混凝土在发挥水分的基础上出现自行收缩的问题。如果水泥消耗的水分超过了混凝土的承受范围,就会使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
2建筑房屋工程建设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
2.1施工材料选用
施工材料的应用对于建筑混凝土施工质量具有较大影响。建筑混凝土施工中,应重点关注水泥、骨料、外加剂等原材料的使用。就水泥而言,应了解水泥各组分构成,做到有的放矢,确保材料本身性能得到良好发挥,同时应注重水化热反应控制,防止混凝土产生裂缝及其它病害。而在骨料使用时,应合理选择粗细骨料粒径,更好的配置出具有良好泵送性能的混凝土。外加剂具有良好的减水率及保坍性,适宜高层施工。施工构件应具有良好的承载能力和支撑能力。施工之前,制作混凝土质量控制试块,生产流程按上报生产计划、检查原材料质量、测定砂石料含水率、输入施工配合比、核定后搅拌混凝土、拌和物性能测试、制作相应试件、到龄期后进行试件检测、出具报告的流程实施。需注意的是,针对有特殊要求的混凝土,还应进行相应的试验检验,其满足工程项目建设标准要求后,再进行后续施工。
2.2混凝土运输
混凝土质量在一定程度上还会受到运输状况的影响,只有在具备良好运输条件基础上,才能够保障混凝土的施工质量。一般情况下需要尽可能的缩短混凝土的运输时间,避免混凝土强度以及承受力减弱等问题发生,减少对施工效果所造成的影响。
因此在混凝土运输过程中,要对运输时间进行严格的控制,在运输过程中还要不断采用滚筒来进行均匀搅拌工作,避免混凝土沉积等问题发生。
2.3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浇筑作为建筑混凝土施工的重要环节,认真做好浇筑控制工作是保障混凝土施工质量的重要举措。基于此,要想更好的控制混凝土施工质量,应做好以下几个方便的工作:首先,要及时的使用泵送混凝土,严格按照指定路线输送混凝土,确保标高都达标,并及时进行整平压光。与此同时,在浇筑混凝土的时候,混凝土会呈现出各种各样的形状,因此在应用户籍凝土的时候,要借助振动棒做好捣实工作,避免混凝土出现过渡疏松的问题,避免出现是渗漏现象。在振捣混凝土的时候,要合理的控制好振捣频率。除此之外,在浇筑的时候最好保持连续浇筑的原则,这也是降低建筑混凝土裂缝等质量问题的重要举措。
2.4混凝土振捣
在进行混凝土振捣工作的时候,会有各种各样种振捣的方式,在运用插入式方式的时候,大部分的混凝土的捣实产生的移动间距会低于振捣半径的1.5倍左右;在使用轻骨料混凝土的捣实方式时,捣实间距一般会低于捣实的半径;同时在开展工作的时候,振捣器与模板之间的距离应当不超过振捣半径的0.5倍左右,还不可以与钢筋、模板等器材进行撞击;最后需要注意的是振捣器在插入混凝土的时候,其具体的深度应当大于50毫米。在使用表面振捣器的时候,所产生的移动距离的要求是需要使振动器已经完全遮盖住振捣的边缘位置。在使用附着式振捣器的时候,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对需要的间距进行提前演练,设定最佳的间距,并且和模板进行连接。当使用的混凝土是硬性的与轻骨料类型开展振捣工作的时候,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利用加压振动的方式进行。
2.5测温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当中,由于受到温度应力因素的影响,极易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等现象。因此要想更好的保障建筑混凝土施工质量,施工人员在施工前要重视起测温工作。测温工作的开展,应在晴朗天气下进行,然后利用测温仪器测量将混凝土施工现场温度,了解掌握施工环境状况,制定针对性的措施下提升混凝土施工质量。据热工计算,混凝土内部温度和表面温度差应控制在≤25°左右最为适宜。完成混凝土浇筑后需要及时的在表面覆盖塑料膜,起到良好的保温效果,同时要及时的进行蓄水养护,避免内外温差到出现温度裂缝等问题。在实际操作中,需要结合现场温度实际测量情况展开工作,温差>25°的情况下,应及时覆盖岩棉被等保温材料,避免出现裂缝。与此同时,要设置专人测量施工现场日温,并及时的将测量数据上报给管理人员,进而制定针对性的下施工方案。在完成对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时候后,也要及时的覆盖塑料薄膜,避免日晒导致混凝土变形以及裂缝的出现。
2.6后期养护
在养护施工中,应重点关注养护温湿度的控制与管理,避免混凝土结构件出现裂缝。具体而言,拆模养护时,先要进行拆模时间的合理把控,避免浇筑混凝土构件强度不达标。在完成浇筑的一定时间内,混凝土中的水分会蒸发出去一部分并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这使得结构表面平整度受到较大影响,同时容易产生温差裂缝,对此,应注重遮阳和降温手段的有效应用。当温度过高时,进行覆膜养护,并定期洒水,确保表面的湿润程度,而当温度过低时,应做好保暖管理,避免因冰冻产生裂缝,混凝土强度降低。
结语
综上所述,混凝土施工在建筑工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在具体施工过程中还会受到多种外界因素的影响,针对这一问题,也就需要相关工作人员能够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明确,还要进行施工体系的不断优化与完善,对现有混凝土施工模式进行质量检测,这样才能够保障建筑工程整体质量,对于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卞卫平.试论房屋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J].农家参谋,2020(9):106.
[2]陈本良.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混凝土施工技术初探[J].建材与装饰,2020(11):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