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主要对建筑工程装配式结构建造技术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旨在为提高我国建筑工程建设质量水平提供必要的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装配式结构;建造技术;质量控制
引言
在我国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水平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我国建筑工程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了出来。这也使得建筑行业的市场竞争力度已经从传统的数量竞争演变成为了工程项目质量的竞争,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好的趋势,能够明显帮助社会建筑行业质量的提升和稳定的发展。而且这也是现阶段使用者们越来越关注和重视建筑质量,使用舒适性和安全性的重要原因。因此,结合实际的装配式结构建筑工程状况,分析来自建造过程中各个方面对质量把控的影响有助于建筑装配式结构工程建造技术的进步和质量控制的提升。综上所述,以下内容就是对建筑装配式结构工程建造技术和质量控制的论述。
1、建筑工程装配式结构建造技术概述由于建筑装配式结构工程是一种相对来说比较现代化的工程技术,与人们日益增长的建筑质量需求息息相关,尤其是在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的影响下变得越来越完善,这也说明建筑装配式结构工程的建造技术越来越炉火纯青。首先是在预制梁,柱,墙的生产制造过程中,对于模板清理与侧模定位,基本尺寸的确定,安装预埋件,灌注混凝土并进行抹平,以及清除预留管道的堵塞物修补破损处等过程中都是要以一个科学的态度去进行完成。其次,是在预制墙板饰面砖的建造过程中,必须要根据实际的建筑装配式结构工程需求去选择和确定相应的面砖模具格规模,数量等。在生产面砖的过程这也是要利用滚筒压平,粘贴保护纸以及专用工具压粘分格条之后才会得到一个完整形状的面砖。此外,在处理预制梁,柱,墙的运输与堆放的时候,考虑到运输过程中城市高架和隧道的影响,还要选择固定预制产品和保护,才能够将其顺利运输到施工地点进行工作。
2、建筑工程装配式结构建造技术应用要点探讨
2.1规范装配式结构设计流程
装配式结构在设计过程中,如果不能够保证设计流程的规范性,将会使整个设计与实际产品间存在脱节,甚至还会直接影响后续的施工进度。因此,在装配式结构设计阶段,设计者就需要通过不断创新,以一种大局观的眼光对整个装配式建筑进行设计,然后将一些可能会遇到的问题考虑到实际的设计中来,从而能够及时将这些问题进行解决。装配式结构设计过程中,因为构件生产的成本过高,导致实际施工超出预算,也会对施工企业的利润造成影响。并且,设计过程中,如果装配式建筑的构件生产工艺较为复杂,并且根本不能够批量生产,这样也会严重影响整个装配式建筑结构的施工进度。因此,加强对装配式结构设计流程的规范化发展非常必要,不仅能够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承上启下,还能够在不脱节的前提下,实现建筑工程的高效建设。
2.2建立装配式结构设计体系
在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角度进行分析,其装配式结构设计与传统建筑结构设计存在很多不同之处,而装配式结构设计缺乏一个标准化体系,影响了装配式结构设计的发展。因此,必须要建立一个装配式结构设计体系,从而使其能够具有标准化的模块设计,使装配式结构的实际应用更加简便。标准化的模块设计上,只需要将用户对结构尺寸等功能进行调整,从而让模块符合使用者的要求,然后对结构内部空间进行相应的设计完善,从而保证了装配式建筑结构的自身优化设计。
2.3装配式构件运输及堆放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工程项目施工所使用的装配式构件由专业的装配式构件厂家负责加工和运输。项目部管理人员只需要根据要求与构件厂家进行相应的沟通,按照施工进度、楼层及不同部位的分类进行构件的清点,确定装配式构件进入施工现场的日期。装配式构件的供货情况是影响工程现场施工进度的关键因素,如果构件进场日期与施工进度出现偏差,项目部管理人员必须及时与构件厂家联系并予以纠正。为了避免构件运输过程中出现损坏的现象,装配式构件厂家必须根据构件的特点,在运输过程中采取立运的运输方式,同时密切关注车辆行驶速度及板材的倾斜
角度。待装配式构件运至施工现场后,施工企业应采用吊装的方式将所有板材按照其大小和使用顺序进行堆放。
同时,施工企业必须严格按照要求对装配式板材的质量进行三方验收,对板材垂直平整度、几何尺寸、编号、生产日期、预埋点等相关参数进行详细的核对,确保装配式板材符合工程施工的要求。所有装配式板材进入施工现场后,施工人员应该及时对构件进行单独编号和分类,以便于后期吊装施工的顺利进行。
2.4装配式结构灌浆
装配式结构施工过程中采用的是超高强度的无收缩灌浆料,如果工程主体施工处于炎热的夏季,材料的凝结硬化速度相对较快。为了避免灌浆料提前硬化导致灌浆不顺畅或堵塞现象,施工企业在开始灌浆施工前,应该先对灌浆孔进行洒水湿润处理,同时尽可能地避开午间高温时段灌浆,确保灌浆施工的质量符合工程设计要求。
2.5装配式构件吊装及就位
施工人员在进行装配式构件吊装前,项目管理人员必须根据要求签发吊装令。在吊装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预先设计的吊装点进行施工,禁止使用绷带直接捆绑装配式构件。在吊装施工开始前,施工人员必须仔细地进行吊装设备、钢丝绳、吊点螺栓紧固度等相关情况的检查,确定其符合要求后才能按照安装板材标注的顺序进行吊装施工作业。由于预留插筋与套筒连接是装配式构件安装的关键,所以施工人员在安装过程中,必须确保预留插筋和套筒连接的精确度,避免因钢筋定位不准确影响构件安装施工的顺利进行。
2.6注意事项控制
对于一些装配式建筑元件的使用做好注意事项的控制,举例来说:在预制柱吊装中就必须要注意在施工前期做好预制柱破损检查与内部清洁,对于一些可能会使用到的设备(螺栓、垫圈、起重工具)等做好准备工作,以便于其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是能够正常工作的。此外还需要确认柱头梁位现样版是否已备妥。安装方向,构件编号等是否和实际的装配式结构工程是匹配的。以及灵活的施工方法采用。对于预制梁吊装来说,这也是建筑装配式结构工程进行质量控制的一个重要方面,如果实际装配和应用过程中的支撑架位置,最大承重量和使用方式是不恰当的,为防止或大或小规模的产生则必须要在检查相应的指标之后才投入到实际施工中。而且要及时核对大梁钢筋、小梁接合剪力榫位置方向编号。
2.7防水、防震处理
防震处理在一些地震多发地段是一定要被考虑到的,但是在一些地震很少发生的区域也必须要进行重视,为的就是防患于未然。由于建筑装配式结构工程是一种“搭积木”式的建造,很多使用者势必会觉得其结构不稳定,使用起来不踏实。因此,对于防震的处理就必须要把每一个构件之间的连接关系搞清楚并做好。另外,对于防水处理来说,这就是无论区域位置在哪里都不能够避免的,建筑装配式结构工程在完成之后会有很多的防水接缝,很容易由于雨水的影响而导致问题出现。这就必须要利用重力,张力,压差等物理现象来进行防水缝的处理。
2.8细节质量研究
首先,注重对细节的研究。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建筑装配式结构工程项目在进行了大量的施工之后大概已经呈现了最终的完型,这时候还需要注重对细节化的部位进行把控,针对建筑的位置对接、建筑工程材料以及工艺的交接进行细节化的处理,将有助于后期建筑项目的质量把控,提升人们的高度重视。
结语
总之,建筑装配式结构工程作为一种新兴的类型,必须要求相应的施工企业、以及相应的施工操作人员,提升对工程建造技术和质量控制的重视性,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预期目标和保障性,提升使用者的舒适性和安定性。
参考文献:
[11蒋辰,谈装配式结构在售楼处工程项目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18,44(28):57-58+164.
[2]刘磊,浅谈装配式结构施工技术[J].技术与市场,2018,
25
(09):1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