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电气安装接地 的施工技术分析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3月第9期   作者:唐惟元
[导读] 在电气安装接地施工中,施工方通常会将建筑物内部基础地板钢筋作为电气安装接地中
        摘要:在电气安装接地施工中,施工方通常会将建筑物内部基础地板钢筋作为电气安装接地中的自然接地体,同时会利用建筑物结构柱或是建筑物剪力墙内的结构主筋作为建筑物的防雷引下线,施工人员在建筑物防雷引下线的施工过程中,需要确保每一根防雷引下线不少于两根主筋与自然接地体进行连接,施工人员还需要对建筑物主体结构工程进行逐层焊接,这样就可以将引下线进行整体串联,与房屋屋顶的避雷带进行连接,保证建筑物内部的防雷引下线可以正常使用。
        关键词:建筑电气;接地;施工技术
        引言
        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科技进步了企业追求带动发展,为了满足生活和工作的需要,许许多多,各式各样的大功率的电气设备应运而生,用电功率大了我们就需要考虑安全的问题,无疑为建筑建筑电气安装增加了难度,安装技术也有更高的要求,接地技术是电气安装中十分重要的部分,建筑分为结构,电力给排水等等,但是我认为应将电气安装相比较其他而言更为重要。我们必须要使整个电力输送系统,稳点、可靠、安全的情况下才能供人们使用满足其自身的生活工作需要。所以对于楼宇电气安装接地施工技术必须高要求,严标准。
        1建筑电气安装接地施工基本规定
        第1点,在建筑电气安装接地施工过程中,接地装置掩埋深度要距顶部位置大约在45~60厘米,安装中钢管和角钢接地极应当垂直配置,确保接地部件的稳固性。
        第2点,在建筑电气安装接地施工过程中,对于接地装置的安装位置需要距离建筑物90~160厘米,在建筑物的特殊地段安装接地装置时,施工人员还需要将接地处的土层进行夯实后才可以进行安装。
        第3点,在建筑电气安装接地施工过程中,接地区域的垂直长度需要维持在220~250厘米,在进行接地设计的过程中互相之间的夹角间距通常要保持在4~5米;接地的装置需要掩埋在建筑物的出入口处,同时接地装置需要与出入口处的人行道距离维持在2.5~3米之间,在人行道的接地处需要采用均压带法在接地装置20~30厘米处铺上一层厚度在55~95毫米的沥青层。
        第4点,在建筑电气安装接地施工中,施工人员需要通过焊接法来连接接地干线,对于焊接处需要确保焊缝饱满圆滑,焊缝具备一定的机械强度。施工人员需要避免在焊接过程中出现虚焊、裂缝、夹渣等相应的问题,在焊接完成后施工人员需要将焊接处的焊渣进行去除,然后刷上一层沥青对焊缝进行防腐处理。
        第5点,在进行建筑电气安装接地施工中,接地干线要距离地面表层200~250毫米,接地干线距离墙面位置需要维持在8~10毫米,接地干线使用过程中的支持部件要采用40×40毫米或45×40毫米的扁钢,将扁钢的尾部要制成燕尾状,扁钢区的入孔深度和宽度要维持在40~50毫米,总长度需要控制在60~70毫米,扁钢安装过程中的支持部件的水平位置需要控制在1~1.5米,拐角转弯部的位置需要控制在0.5~0.7米。
        2建筑电气安装接地施工技术
        2.1防雷接地技术
        建筑物楼房内部有非常多的电子装置,例如自动化通信系统,火灾预警与联动消防控制系统,保安监控系统,自动化办公系统以及闭路电视系统之类,再加上其对应布线系统。目前从已经完成建设的高层建筑看,建筑各层的吊顶、侧墙、底板以及顶板内部几乎已经布满了各式各样电线。而这些电子装置与布线系统通常都是耐压级别较低,抗干扰要求较高且怕遭受雷击的。无论反击、串击或者直击都会使得电子装置遭受不同程度坏损以及干扰问题。所以,建筑物防雷接地设计一定要可靠且严密,高层建筑的全部接地一定要基于防雷接地系统,且形成完整且严密性防雷结构。建筑物电气防雷:接闪器要采取针带与接闪器相组合,避雷带要采取4×25mm的镀锌扁钢,屋顶构建≤10m×10m网格。

此网格和屋面的金属构件进行电气连接,和建筑物柱内的钢筋进行电气连接,而引下线要依靠柱内的主钢筋,互相间距离必须满足标准要求。引下线越多,分流的效果越好,所有引下线的雷电流便会很小。引下线若是较长,就可以在中间位置加设均压环,进而使引下线的电感减少,反击电压降低。楼层钢筋、圈梁钢筋和防雷系统有效连接,而外墙所有的金属构件需要和防雷系统有效连接,柱内钢筋和接地体进行连接,构成具备多层屏蔽功能的笼式防雷体系。而这样既能够有效避免雷击造成的楼内装置坏损问题,并且可以避免外来电磁的影响。
        2.2等电位以及电源供配电系统接地技术
        在防雷接地工程施工中,若想实现防雷接地保护,采取等电位连接的方式,能够获得不错的效果。如果发生接地故障,运用等电位连接,可有效减少导电位置的接触电压,为电气设施构建保护机制,以免造成电气设备故障。从建筑电气设备故障发生的原因角度来说,电位差是主要因素,很容易造成电气故障。在具体实践,利用等电位措施,能够消除电位差,进而保证电气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在具体应用时,使用防雷接地装置,对供电电源线路实施保护,减少雷电的侵害,保护电源线路。使用避雷器设备,对变配电室高压侧进行有效保护。安装低压系统时,采取TN-S系统接地方法,开展接地工作;使用电缆,开展电源供配电线路的敷设作业;在变压器中性线中,布置避雷器,实现中性线与保护线的有效隔离。无论采取何种施工作业技术手段,都需要做好技术应用质量的把控。具体实践中,可采取以下措施:
        (1)做好材料质量的把控。在建筑电气工程施工作业中,对使用的材料,要经过层层把控,进而保证接零施工技术以及接地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
        (2)做好安全防范工作。开展施工作业,必须要保证作业的安全性,以免发生安全事故。
        (3)加强施工全过程的监督管控。为保证接零技术以及接地技术的应用效果,必须要强化施工全过程的监督管控,以免发生质量问题,影响保护效果。
        2.3交流工作接地技术
        工作接地是指变压设备中性点以及N线接地一定要采取铜芯绝缘线。配电过程中会有等电位接线端子,而等电位接线端子通常会在箱柜中。这里一定要重视,系接线端子绝不允许外露,不可以和其余接地系统进行混合连接,比如防静电接地、屏蔽接地以及直流接地,并且也不允许和PE线进行连接。高压系统当中,采取中性点接地能够确保接地继电保护能够准确动作,且使单相电弧消失。中性点接地能够避免零序电压出现偏移问题,使三相电压维持平衡状态,针对低压系统而言有很重要意义,能够使单相电源的使用更为便捷。
        2.4安全保护接地技术
        高层建筑物中,有安全保护接地要求的装置很多,弱电装置与强电装置,与不少非带电导电构件与装置,都要采用安全保护接地手段。如果电气装置没有安全保护接地存在绝缘坏损问题,设备外壳带电概率非常高,若是人体接触这种电气装置外壳便可能会出现击伤问题甚至存在生命危险。而中性点的直接接地性电力系统之中,短路电流通过人身与大地再流入中性点,在中性点的非直接性接地电力系统之中,接地电流通过人体流进大地,且通过线路的对地电容形成通路,以上两种状况都会引发触电事故。
        结语
        总之,接地施工技术是增强建筑电气施工安全防护性能,确保建筑电气施工有序开展的重要保障。在实际建筑电气施工中,需要从施工技术层面入手,科学设置建筑电气施工接地保护方案,确保可以为后续施工活动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黄森.高层建筑电气安装接地施工技术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32):756.
        [2]李就明.高层建筑电气安装接地施工技术分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2(24):346-3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