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环境工程管理是我国社会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城市建设的新兴领域。在新发展背景下,政府部门越来越重视环境工程管理,加大了园林绿化工作、生产垃圾无公害处理、城市污水处理等方面的力度。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环境工程管理的不足及完善措施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环境工程管理;不足;完善措施
引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环境治理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我国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加强。但我国环境工程管理事业与发达国家相比起步较晚,现阶段仍处于较低水平,法律政策的不完善、制度体制的不健全、专业人才的缺失等都导致环境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着管理漏洞,环境污染事件时有发生,因而在日益重视环境问题的今天,对环境工程管理进行规范越来越有必要。
1环境工程项目特点
环境工程项目的特点主要表现在技术水平要求相对较高、涉及范围广和周期相对较长两个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环境污染内容及种类不断增多、复杂程度不断加深,而我国的环境工程管理事业起步较晚,治理污染的手段及技术仍需要不断完善和提高,同时环境工程的项目涉及面很广,需各专业协同合作相互融合,专业性要求较高,针对不同的污染需要用到不同的技术搭配和专业组合。此外,环境工程项目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在规划长工期的基础上,实际工程中需要查漏补缺,对不合理的地方及时修正,这也进一步增加了工程时长。
2我国环境工程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
2.1没有健全的环境保护项目管理体系
我国的环境保护治理工程起步较晚,环境保护意识比较淡薄,目前还没有相对健全的工程项目管理体系,在项目审批、工程成本与进度的控制和工程检查验收等环节还存在问题,致使环保工作还不能系统地进行,工作效果形成事倍功半的状态。而且,大部分环境保护工程建设项目都没有得到有效的管理监督,以至于无法保证工程质量,也相对的限制了环境保护建设工程的良性发展。
2.2缺乏优秀环境工程管理人才
我国的环境工程管理人才数量有巨大缺口。因为环境工程管理的市场环境得不到改善,使管理人才的工资待遇普遍不高,他们的能力也没有充分发挥,让很多人才转入其他领域,环境工程管理的人才越来越少。通过数据研究发现,环境工程专业人士十分缺乏,真正具有环境工程相关知识的专业人才占所有行业从业人员的10%左右。优秀管理人才的缺失,对我国的环境工程事业发展是十分不利的。
2.3在环境保护工程管理方面,还没有相对健全法律法规
管理手段是不是有效果,首先要看是不是有法可依,如果没有法律条文的支持,管理工作就会很难推进。目前的环保工程管理就是这种状态,还没有健全的法律法规来规范环保工程项目管理,导致工程管理工作几乎没有效率,工程进度与现实要求严重不合拍,不只是导致工程单位蒙受损失,环保工程也失去了本身的意义。
3环境工程管理的解决策略
3.1健全环境管理制度与体制
首先,完善环境工程管理条例和法规,为环境工程管理提供完善的标准和制度体系,加强环境工程管理法规执行结果的考核。其次,要健全环境工程监管机制,在法治上对环境管理工作加强规范,主管部门应加强对环境工程建设、运行和维护的监管力度,保证环境工程管理各项规章制度得到贯彻落实。最后,环境行政主管部门在监督的同时也应协助工程建设部门加强管理,使其主动配合环境工程管理工作。
3.2环境治理管理体系不断完善
精细化管理是按自然资源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两部分实施。
一方面,为了实现对自然资源管理的高效性,实施分层深入的管理原则,另外,在环境工程管理的过程中也要坚守因地制宜的原则。另一方面,相关负责人要科学地对环境工程管理人才进行划分,保证每一个地区都有环境管理的专业人才。合理划分当地的环境工程管理人员,根据他们能力的不同对他们进行了分组,分别由能力相对较强的人员带领,促进所有人的能力的提升,有效避免了“能人扎堆”的现象。
3.3制定相关法律条文,完善法律机制
根据目前的环境保护建设项目管理工作情况分析,没有相关的健全的法律机制,也是影响项目管理工作效率,制约环保工程有效发展的重要原因,在执行环保项目管理工作时,没有可供借鉴的相关经验教训,没有明确的法律条文作为依据,使项目管理工作难以推进。要想实现环境保护建设的最终目标,就需要建立完善的法律机制,制定有效的法律法规,并且切实执行,以此作为执行环保项目管理工作的坚实基础,保证环保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3.4加强环境工程专业领域的人才培养
根据现状来看,我国环境工程管理人才的薪资待遇水平较低,因此要提高从业人员福利待遇,这样才能够留得住人才。另外,还要制定环境工程管理的人才培养方案,在高校中培养出高素质的环境工程从业人员,让他们作为环境工程管理的基石,在环境工程管理的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
3.5科学应用现代化治理手段
我国社会发展迅速,已经逐渐地与自然环境发展拉开了距离,为了实现二者发展的同步,就一定要对环境工程管理进行完善。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其在环境工程管理工作中的运用也促进了环境工程管理工作的开展,使得环境工程管理工作更加智能化,人工测试已经逐渐地被现代化科学技术取代。例如:利用卫星定位技术就能够实现对我国绿植覆盖面积的勘测,且勘测结果非常精确。因此,现代化技术的出现促进了环境工程管理工作的有效、合理开展。
3.6设计方案合理化
设计方案前应充分收集资料,对实际情况有清楚的把握,在做方案设计时才能考虑到每一处可能存在的管理漏洞,才能更明确地划分部门职责,提升部门间的协同合作,优化管理结构。
3.7有效优化环保项目管理方式
为了更好地执行环保项目管理工作,提高管理工作效率,需要针对原有的环保项目管理体系进行深入的分析了解,然后进行革新,使项目管理体系能够与时代发展接轨。在项目管理工作执行中,可以分析、借鉴一些国外的成功案例,根据自身工程情况加以改良,使其更适合自身项目。还要在环保项目管理部门进行内部分工,细致管理,确保环境保护建设从项目的前期工作到工程检查验收,每一个阶段、每一个工程细节都有人管理,每一个微小问题都有人负责。为了提高工程质量、进度等方面的监管力度,需要组织由环保项目企业领导为核心的督察团队,针对环保建设项目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和抽查,以确保工程质量,保证工程施工工期,提升项目管理技术水平,实现环保建设项目管理工作的最大效用。
结束语
环境工程管理是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环境工程管理现阶段仍处于较低水平,存在着诸多问题。国家应健全法律法规及体制、加大对专业公司的帮助和专业人才的培养;企业也应对管理工作有大局把控,能较为全面地考虑问题,并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以增强其管理意识;环境工程管理的参与者应时刻保持较高的责任感,并不断学习加强自身技能。如此,我国环境工程管理水平才可以向更高水平迈进,环境保护及社会经济才能实现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吴萌霖.环境工程管理的不足及完善措施研究[J].山西农经,2019(10):96.
[2]傅旭强.试论环境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J].建材与装饰,2018(38):144-145.
[3]史礼灯.环境工程中的项目管理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8(06):197.
[4]李璐.环境工程管理的相关问题研究[J].饮食科学,2018(08):195.
[5]辛玥.环境工程管理现状与对策[J].绿色环保建材,2018(0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