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于建筑工程而言,只有将造价管理和控制工作落实到项目实施的全过程,并不断提升造价管控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才能发挥其作用,降低项目实施成本,保障资金的合理应用和配置。本文从项目设计、合同管理、施工、竣工等阶段对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和控制工作展开分析,依据造价动态管控工作的特点和优势,提出在新时期背景下,建筑工程造价管控工作的实施对策,旨在为工程项目管理人员提供理论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控制;
我国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使得行业对造价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改变以往过于死板的造价管理方式,实现对工程项目各个阶段的动态化管理和把控,成为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发展的主要方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具有便捷和灵活的特征,能够针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调整工作重点,减少相关因素对项目顺利实施的影响,更好地在工程中发挥造价管控的价值,为项目的顺利实施与资金的合理应用提供根本的保障。
1 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和控制的具体分析
1.1 设计和规划阶段的造价动态管控
建筑工程项目设计作为造价管理最重要的环节,在工程实施中产生的其他成本均受到项目设计方案的影响,因此,在项目造价动态管理中完善项目设计至关重要。首先,要对项目实施的价值作为合理的预判。建筑工程的价值主要是指项目功能和产生成本的比值,在项目设计阶段相关造价管理人员可利用专业数值分析法对工程进行定义,评价工程实施的价值。然后,造价人员依照不同功能类型划分造价管理的目标,保障工程实施成本的合理分配,发挥在项目价值分析阶段,工程设计可发挥其价值,工程资金得到合理有效的配置。其次,进行项目工程设计工作时,要考虑设计方案的整体可操作性和合理性,要求设计人员利用限额设计方法,在了解项目审批任务书要求后,进行施工图的设计。然后,将工程设计中包含的工作量依照整体工程规划进行划分,确认工程后期的造价具有参考依据,避免出现工程施工成本超额的问题。
1.2 合同签订阶段造价动态管控
建筑工程项目合同是对项目主体责任和义务的明确规定,如果在工程施工之前缺少合同管理,不能发现合同中存在的不合理因素,就会产生增加项目造价的风险,因此,对于建筑工程合同的管理也是重要的环节。比如,在工程施工合同中,没有明确说明因为外界因素造成施工方案的变更,而引起施工成本和造价提升的问题,就会对项目主体人的合法利益造成不同程度的侵害,而减慢项目顺利施工进度,又一次造成项目造价的提升。针对这类问题,在项目合同管理阶段,相关造价管控人员应在合同正式签订之前,帮助项目主体了解合同主体内容,对于合同中呈现的不利于主体利益的条例,应在双方许可的情况下展开调解,避免合同在签订后出现变更,发挥合同约束双方的施工,并为工程动态造价管控工作带来指引和帮助。
1.3 施工竣工阶段造价动态管控
在工程项目施工阶段,施工所产生的成本会影响造价管控工作的实际产生的效果。在施工中,除要加强质量和安全管理外,还要进行造价的把控,控制施工成本在合理范围内,发挥造价管控工作的作用。一是在选择施工单位要对企业资质进行了解,与制度完善的单位展开施工方面的合作,可减少纠纷和安全问题的发生,避免施工成本出现浪费。二是了解建筑市场施工材料和设备的价格,依照价格的波动情况,制定材料采购的计划。保障在施工中材料数量的充足,又不会因为采购过多而出现资金的积压,保障资金的流通率,侧方面地降低工程造价。三是在材料采购和选用中,要结合国家对建筑工程材料使用的标准,重视对材料质量和耐受度的考察,为施工顺利进行和造价管理提供良好的条件。同时,在材料应用中要向施工人员传递节约精神,避免材料的浪费和过度使用,提升施工人员的造价管理意识,在项目实施中形成良好的管控环境,对造价动态管控工作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在项目竣工阶段,虽然项目竣工后不会产生过多的成本,但忽视这一阶段的造价管控,就会产生部分不必要的成本,增加项目主体的资金投入。因此,在竣工阶段,施工方可选用审计机构,对项目施工产生的管理费用、税费、工程总量等进行调查和记录,然后,开展全方位的审计。并加强对项目完成质量和标准进行检查,保障所有资金都合理被分配和使用。
总之,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控并不是对部分工作的管理,而是在项目实施的不同阶段选用不同造价管控方式,结合实际情况调整管控的程度和重心,突出动态管控的灵活性,增强对项目成本造价的有效控制。
2 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控的有效措施
2.1 增加对造价管控的重视,落实造价管控至项目实施全过程
在以往建筑工程实施和管理中,由于市场竞争压力的作用,使得项目实施主体将更多工作精力投入工程质量管理中,在造价管理方面采用粗旷式的方法,使项目造价管理仍存在需要解决的问题。虽然,大部分企业明确认识到造价管控的重要性,并建立相应的制度和条例,希望改善当前项目造价管控的工作水平。
2.2 建立完善管控制度,促进管控效果提升
建筑工程作为涉及施工主体和内容过多的项目,在工程造价管控中单纯依靠管理人员很难保障工作的完整落实。为进一步加强对项目各阶段工作产生成本和造价的控制,应建立相关条例和制度,与管控人员形成合力,促进造价管控的项目实施全过程的落实。一方面,项目主体可建立责任制度,划分各阶段施工和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在项目建设人员发生具体行为时,能够更加主动地进行自我管控,使更多部门和范围人员参与造价管控中,提升整体项目实施人员的造价管控意识。另一方面,项目造价管控部门人员要加强对各施工各阶段工作的监督,引导更多部门人员参与到造价管理中,以降低造价管控部门的工作量,并在制度和管理条例的约束下,规范自身的行为,为造价管控工作带来辅助,以产生更好的管控效果。
2.3 调节项目相关因素,降低对项目主体利益的影响
建筑工程作为施工内容多周期长的大型项目,在实施过程中会遇到诸多不可控制元素。在利用造价动态管控工作对所有不确定因素进行管理和预防,还存在一定的技术性难度。而为保障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减少更多的施工成本,达到预期的管理目标。就要对造价增加,施工安全问题、进度拖延等因素进行把控和调整,以减低对整体工程的影响。比如,在确定施工方案后,开展各项利于施工的工作。但在此过程中国家相关规定和政策作出调整,要求施工单位依照法律条例进行调整,就会一定程度上影响施工的进度。在这种问题发生后,施工单位应依据工作的改变,与造价管控人员进行上报和协商,调整相关因素,在获得项目主体认可的情况下变更协议相关条款,进行对工作的及时的调整,以降低意外因素对项目影响至最低,促进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实施,为项目主体赢得更多时间和成本,实现工程项目经济收益的提升。
3 结语
总而言之,在建筑工程项目中,造价管控对项目质量和经济收益有着重要的影响。在现代化建筑工程实施过程中,要想保障资金的流通,并降低施工各个阶段的成本,就要强化造价动态管理和控制,了解在项目实施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和影响因素。依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计划,以发挥造价管控工作的效用,降低突发事件对整体工程的影响。在保障工程质量的同时,为项目主体赢得更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高卿.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评《建设工程造价管理》[J].工业建筑,2020,50(02):203.
[2]刘娟.浅析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造价动态管理与成本控制实践研究[J].居舍,2020(03):150.
[3]谢颖.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成本优化控制[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9(04):20-22.
[4]乔路卫.关于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成本优化控制探讨[J].城市建筑,2019,16(35):194-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