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经济模式已经逐渐进入新常态时期,各行各业的发展也都因此而得到带动和提高。建筑行业工程项目在新常态背景下,也面临着更新的挑战,要想实现工程项目管理的可持续发展,就需要采取创新和改革的方法来满足新时代发展的需求。本文的研究是基于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的工程项目管理来进行分析,将工程项目管理在创新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只有将创新思路融入到工程项目管理中,才能让工程项目管理有更好的发展,充分迎合经济新常态背景的发展需求。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工程项目管理;创新思路
建筑工程管理是建筑施工企业施工过程中的重要工作,建筑工程管理结果的准确性以及相关审核工作的严谨性,决定了工程能否顺利开展,而管理工作的严谨性,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建筑工程的成本。可以说,建筑工程管理与质量控制工作为整个施工工程起到了规划指导的作用,因此,这项工作是不可忽视的。
1 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科技的快速发展,建筑公司的管理方式也发生了许多变化,传统的建筑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而建筑企业要想获得更好的发展,就必须要对以往的工程管理以及施工质量进行改善,对于建筑企业来说,工程管理是十分重要的内容,可以很好地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为企业节约成本。企业在进行管理创新的同时,要注意与公司本身实际情况相结合。
资源的优化配置对于工程管理来说是十分重要的。而改变管理模式就需要企业的领导者可以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对于建造人员进行合理的安排,并且按照公司的人力资源规划要求,对人力资源进行配置。在新的模式下,企业员工的工作会更加清晰,员工之间的利益分配也会十分得当。实现科学的管理、创新的管理,就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优化资源的配置,大大提高公司的施工管理以及质量控制水平。
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高,使得建筑行业发展迅速,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在市场竞争不断加剧的情况下,建筑企业必须创新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管理,才能有效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更好地实现自己的发展。企业应用先进的工程技术。提高企业施式效率,减少施工成本。
2现阶段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2.1缺乏专业的管理团队
目前农民工是我国建筑工程实施的主要人员,其文化水平与专业水平较低,在工作中无法发挥工程管理的有效性。在建筑企业中管理层与技术层人员都严重不足,大多企业技术层人员需要从施工人群中选拔,但其在出现突发性问题时缺乏良好的理解能力与快速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加大了工程项目管理的难度。缺乏专业的管理团队也使得企业在工程项目中难以有序开展各项工作。
2.2缺乏专业技术管理
科技化、智能化随着社会发展逐步渗透到人们的生产与生活中,企业在工程项目管理中以有效方式完善与优化了技术管理。技术问题是工程项目中涉及广泛、复杂性强的系统工作,是工程项目管理中极为重要的问题,我国工程管理人员在现阶段仍然“重管理,轻技能”,使其技术能力无法满足现代化工程项目,从而无法发挥工程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2.3缺乏健全的工程管理系统
在工程项目中存在的问题多以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落后的系统设计及较差的执行能力为主,使得工程管理预期目标与实际差距较大,使得管理系统存在较大隐患。究其原因在于,大多管理系统直接套用发达国家管理制度经验,而未根据我国实际情况,使工程项目中难以落实工程管理系统。
2.4缺乏系统的材料供应规划管理
不合理的堆积、存放、供应现象造成的材料浪费在我国工程项目中屡见不鲜。而缺乏有序的存放工作,增加了现场人员的施工难度与强度,也使得材料损失极为严重。
3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的工程项目管理创新思路
3.1 将项目生产力理论作为创新指导
工程项目管理创新思路的理论基础就是项目生产力理论,在社会经济的发展下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尤其是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项目生产力理论更是创新思路中的重要理论。近几年很多建筑企业都在进行创新管理,这也为生产力理论的创新提供了基础,所以说,市场配置资源需要充分发挥其作用,项目生产力理论也需要发挥其指导作用,在推动建筑行业绿色发展、实现绿色建筑产品管理都具有积极作用。综上所述,项目生产力理论可以促进工程项目创新管理实现管理目标,明确创新变革范围。
3.2 利用创新模式来推动企业发展
工程项目管理模式要想得到有效创新,需要引进更加先进的管理模式,并且进行良好应用,不断改进服务方法和服务内容。时刻关注工程承包市场的动态变化,了解工程建设的规律,这样工程承包方的服务内容才会更加全面,服务效率也会有所提高,所以,工程承包商不仅要和建筑行业进行合作,还需要和金融业、服务业做好配合,建立完整的服务体系,包括项目策划、工程设计、采购、施工等,全面提高工程项目的综合创新能力,有助于建筑行业提高其市场竞争力,加快模式的转型,适应经济新常态的发展,对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和效率都具有促进作用。
3.3 采用资源组合方式
建筑工程项目的形成需要多个阶段共同配合来完成,各个阶段都有其对应的主体,对于技术、资金和设备等需求也是不同的,所以,工程项目管理的创新需要做好各项资源的组合和优化配置。在更加开放的环境下,资源的获取途径和组合方式有很多种,不同的资源组合方式也会带来不同的效果。建筑行业需要做好资源整合,在实际工程项目中将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组合方式达到最佳,提高工程项目管理方式,实现管理过程精益化,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有效应对新的挑战。
3.4建设良好的项目管理模式
一个良好的工程项目管理需要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需要继续健全监管、奖惩以及薪酬制度,可以在国家先进的管理模式基础之上,充分了解企业工作人员的特点,制定好实施性强的管理制度。不仅如此,上级人员还要让工作人员明确自身职责,建立健全责任制,让员工有规矩可循,切实做好自身工作,减少建设工程项目进行过程中推诿的问题。
3.5?培养专业能力强的管理人才
科学合理的管理经验以及管理型人才是提高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水平的重要条件。为了实现管理水平提高这一目标,要加强管理制度改革以及培养创新型管理人才,同时也要重视与同行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借鉴其他企业先进的管理理念以及方式,让企业各个层面的工作人员都可以充分认识到自身优缺点,再借鉴他人成功工作经验以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及时对公司管理模式进行调整并实现创新化、先进化、规范化。
3.4 组织机构的创新
项目合同签订之后,就会产生项目经理,一直到合同终止。在这个时候,项目部就代表了建筑企业,但是项目部有没有企业的职能,所以在施工过程中,项目部常常只是会考虑自己的利益,没有将自身的发展与建筑企业的发展很好地结合起来,给企业的正常发展留下了隐患。项目经理具有该项目的指挥权与决策权,对于施工人员与施工设施等有处置权,即使受到企业的相关责任书的约束,但是在许多方面还是缺乏有效的制约;在进行建筑施工的过程中,项目部要同时协调多个项目的进程,许许多多的问题是现有的现场工程管理不能解决的,需要通过管理创新加以解决。
总之,我国工程项目管理随着时代的发展历经多次变革,但现阶段在管理模式中仍存在方法与实际不相适应的问题。因此,我国工程项目管理需要引进发达国家成熟先进的管理模式,通过借鉴、学习成熟经验,完善与发展我国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从而构建符合我国特色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黎晓钘.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对比分析与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6(24):186.
[2] 孙占军,马厚民.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丛书选编[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3] 金晓丹.最新建筑工程监督与管理规章制度全集[M].合肥:安徽文化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