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我国范围内地壳活动频繁,全国多地区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地震。特别是城市,工业与民用建筑繁多人员密集,空旷地域少。当地震强度较高时,给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造成了重大威胁。所以,城市中混凝土工业与民用建筑进行抗震防震设计至关重要。需要从结构整体性出发,结构化繁为简,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和研究手段,设计出最佳的抗震结构。本文分析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抗震施工研究。
关键词:工业与民用;结构;抗震施工
引言
通过科学选择工业与民用建筑场地,合理优化结构构件,规范布局结构,设计工业与民用建筑抗震防线,改进工业与民用建筑横墙纵墙,强化工业与民用建筑薄弱部位能够确保合理优化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实现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抗震能力的有效提升,使其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进而保障人身财产安全,推进我国现代工业与民用建筑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1、抗震鉴定的内容与方法
1.1内容
第一,要找到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原始工业与民用建筑资料,通过对工业与民用建筑现状数据比对,调查沟通水平,施工质量和维修状况经过科学的数据分析找出工业与民用建筑缺少的抗震措施;第二,弄清楚工业与民用建筑的结构体系和主要构件的完损性情况,通过调查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改造计划历史,分析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抗震构造措施情况;第三,调查分析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原有荷载和作用,审核工业与民用建筑是否发生倾斜等变形情况,以及墙体是否出现缝隙,和周围环境对主要构件的腐蚀情况;第四,检查工业与民用建筑各构件的布置情况,确定他们的强度等级,还要确定工业与民用建筑承重墙体的强度情况,以及混凝土构件的碳化程度和钢筋的腐蚀程度和楼层之间的厚度情况;第五,调查分析地基的基础现状,做出科学的抗震分析报告;第六,对工业与民用建筑改造方案做出整体的抗震性能测试,根据工业与民用建筑抗震现状做出合理的评价;第七,根据工业与民用建筑改造方案的抗震性能报告,提供科学的加固设计指导建议。
1.2工业与民用建筑抗震鉴定所需材料
第一是工业与民用建筑物的原始工业与民用建筑资料,比如工业与民用建筑设计图纸、施工现场勘测报告和竣工验收报告等,这些工业与民用建筑资料如果遗失,需要对工业与民用建筑物的实际测量进行补充。第二要编制工业与民用建筑物的真实情况调研报告,通过分析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原始资料,对当前工业与民用建筑有个具体的了解,根据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抗震要求,找到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抗震弱点。第三要对当前工业与民用建筑各种特点进行全面调查,了解工业与民用建筑的综合能力。第四要分析工业与民用建筑各个构件的抗震能力调查报告,从而了解工业与民用建筑整体的抗震手段,如果工业与民用建筑物达不到抗震鉴定的要求,抗震鉴定单位需要提出相关的指导建议。
1.3工业与民用建筑抗震方法的鉴定
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抗震鉴定分为两种级别:一是基于工业与民用建筑抗震验算,二是基于工业与民用建筑构造,并辅以宏观控制。比如若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抗震鉴定结果满足第二种工业与民用建筑级别,那么这栋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抗震鉴定结果为合格。若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抗震鉴定结果不符合第二种鉴定的某些要求,那么这栋工业与民用建筑还要进行第一种级别的抗震鉴定。如对钢筋混凝土进行的抗震措施及抗震承载力检查的一级鉴定,若其抗震性能不符合相关规定要求,则必须对该工业与民用建筑物进行加固改造。
2、混凝土工业与民用建筑在地震中的受损特征
2.1地基受损特征
地基承载着工业与民用建筑物的全部重量,对地上工业与民用建筑起到支撑作用。地震来临时,强大的外力会使地基液化,地上工业与民用建筑迅速下沉和倾斜。当地震发生时,地基沉降会出现不均匀性,地上工业与民用建筑就会产生裂痕或坍塌。可见地震对地基的破坏是致命的。工业与民用建筑地基加固防震设计至关重要。
2.2刚度受损特征
工业与民用建筑遇到地震作用时会迫使工业与民用建筑扭曲变形、倾斜或者坍塌,对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的刚度破坏极为严重。因此工业与民用建筑抗震设计时要保证工业与民用建筑形体简单、规则,受力均匀,外观对称,保证结构的刚度分布均匀一致。避免体型过度复杂导致的设计不平衡问题使刚度分布不均匀,面临地震时,结构刚度受损严重。
当高层工业与民用建筑复杂不规则时要对立面进行加固防震设计。
2.3构件受损特征
从混凝土工业与民用建筑受到地震破坏时,剪力墙结构的节点区域往往破坏最为严重,而板和梁则相对较轻。这种结构形式受地震破坏很容易产生交叉性裂痕破坏,而裂痕往往在剪力墙窗台下方表现出来。
2.4结构体系受损特征
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具有较强的刚度和较大的承载力,但其本身质量较大,不适合在大空间应用。而框架结构简单,灵活性较高,在大空间中应用较广。但是框架结构的承载力远不如剪力墙结构的承载力,抗震性能大打折扣。在抗震设计中,为使结构体系受破坏性有所降低,往往采用剪力墙结构和框架结构联合和应用,来提高混凝土工业与民用建筑物的承载力和抗震效果。
3、提升混凝土框架结构住宅工业与民用建筑抗震性的施工技术要点
3.1住宅工业与民用建筑混凝土整体框架施工要点分析
住宅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的设计中为了能够提高工业与民用建筑物抗震性能,还需要加强抗震结构设计,特别在住宅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震结构设计应从多个角度入手,从而提高工业与民用建筑物抗震性能。对于混凝土框架结构住宅工业与民用建筑而言,其结构中梁柱的节点在收到外界的摇晃的时候,容易发生位移等震动问题。因此要求在结构施工管理中,做好对这些特殊结构点的抗震施工。如,针对于梁柱节点的位移问题,可以通过对节点区域实现柱箍筋施工。按照前期的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进行定量参数的设置,继而将这一参数细分到工业与民用建筑内每一个梁柱节点区域的柱箍筋的数量和间距。主要是采用先捆绑箍筋后焊接箍筋与主筋的连接方式。在现场施工中,要求注意捆绑的位置、捆绑的牢固程度等。与此同时,还要求做好框架梁柱力学位置的施工管理,在实际的施工中,一旦框架柱接头位置不再其节点区承力区域,则容易导致整个框架结构的节点承压力变小,受到地震横波的位移影响较大,影响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整体性能。②混凝土框架抗震性能的实现还需要依托于“强柱弱梁”原则,因此要想构造柱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则需要做好构造柱的施工数量、施工位置等的合理布置。同时构造柱的内部钢筋设置施工必须做到上下贯通,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才能够确保构造柱整体的质量,避免钢筋跑位,构造柱承载力变小。
3.2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要点分析
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施工材料的应用以及施工质量控制对于其抗震性能也产生影响。因此要求在施工技术控制中,要求能够①混凝土材料的质量控制。工业与民用建筑材料在工业与民用建筑项目的质量安全、各种参数设计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首先必须能够严格控制施工工业与民用建筑材料的质量。避免一些质量不合格的工业与民用建筑材料进入到施工现场,影响住宅工业与民用建筑的质量安全以及抗震性能;其次是控制好各种工业与民用建筑材料之间的性能的参数比。在混凝土施工中,各种原材料的配比比例,搅拌时间、方向等都会影响到最终的混凝土结构的性能情况。因此要求能够在设计中,做好各种参数比例的规范设计,施工现场按照设计标准展开这些参数的严格执行。②混凝土施工流程的严格控制。混凝土浇筑的时间、浇筑的质量等都会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结构的承载性和稳定性。对此要求做好现场浇筑措施的监督管理。根据住宅工业与民用建筑混凝土结构的不同构件尺寸以及构件所处的位置,制定科学的浇筑方案,确保浇筑顺利展开。如,浇筑过程中要对已经浇筑的混凝土进行充分的振捣,避免构件麻面等结构问题出现。
结束语
在对工业与民用建筑进行结构设计时,抗震能力的有效提升对工业与民用建筑的稳定性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相关人员必须对其加强重视,确保工业与民用建筑具有更高的抗震能力,进而保障居民生命财产安全,为了进一步明确在工业与民用建筑建设过程中如何使其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具有更高的抗震能力,特此展开本次研究。
参考文献
[1]刘伟.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主要问题及方法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20(18):88.
[2]许小朋.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研究[J].工业与民用建筑技术开发,2020,47(10):5-6.
[3]许小朋.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研究[J].工业与民用建筑技术开发,2020,47(10):5-6.
[4]张民君.高层混凝土工业与民用建筑抗震结构施工研究[J].市住宅,2019,26(8):177-178.
[5]姜清耀,李清泽.如何提高工业与民用建筑结构的抗震与抗倒塌能力[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08):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