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预结算造价编制属于工程后期工作重点,对其编制内容进行审核,以保证工程建设经济性。具体审核造价编制工作进行时,施工单位工作人员应当对工作方式进行创新,挖掘造价审核工作价值,及时发现工程施工过程中风险与隐患,以提高工程整体性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预结算造价;编制审核;工作要点
引言
近年来,建筑行业处于飞速发展的阶段,我国工程建设的规模和难度不断增加,建筑市场的竞争压力也在不断增加。建筑工程单位要想在这种强大的竞争环境中稳定发展,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其中,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是影响工程建设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通过对造价预结算审核的各个关键节点进行科学管理,从而不断提高工程造价的水平,更加高效地利用资源,有效提高工程建设的最终质量和效果。
1编制审核意义
在建筑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应当主动规避财务纠纷风险,实现合作企业共赢。为提高工程施工过程中整体性的经济效益,应当合理开展预结算造价编制审核工作,并不断提高编制审核工作效果,对造价编制内容进行全面审核,及时发现造价问题,有效维护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的各自权益,推动工程建设有序的进行。基于造价审核工作的开展,可主动规避合作企业出现经济纠纷。同时该工作的进行,可对造价隐患进行消除,提高工程在建设过程中的整体经济性,为合作企业创造更多经济收益。
2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的要点
2.1明确工程建设的范围
要做好建筑工程造价的预结算审核工作,首先应该对工程项目有充分的了解,对建设单位的具体情况和各类信息进行广泛的调查,明确掌握项目建设的施工范围信息以及建筑面积情况,充分掌握各类情况能够更好地保证建筑面积核算工作的效率和效果。此外,对工程建设的建筑方案等各种信息进行充分的调查和了解,能够更好地对工程项目施工中所需的建筑材料、施工机械以及人工成本等项目进行科学可靠的费用估算。
2.2计费审核
计费审核指建筑工程在建设过程中所消耗建材费用的预结算造价审核,由于建筑工程特点,建材成本较大,若建材计费在造价编制时存在一定误差,将对工程施工造成直接影响。通过进行计费审核工作,及时发现工程预结算计费造价存在问题,对相关问题进行及时处理,保证工程预结算造价工作开展的可靠性与准确性,确保施工单位的基本经济收益[1]。建筑工程进行预结算造价计费审核时,主要依据省市地区颁发的造价指导标准,根据指导标准的造价编制审核程序,有序开展工程计费造价审核工作,提升其工作开展质量。
2.3工程量审核
工程建设工期由建筑工程量决定,建筑工程量越多,工程工期就越长。在进行工程量审核工作时,当审核人数不足,就会致使工程量审核进展缓慢,并无法保障审核工作质量。工程量审计工作自身比较繁杂,需要一些审核人员进行相互配合才能够完成工程量审核工作,并且会因为审核人员配合不当而导致工程量审核工作无法完成。故而,为避免工程量遗漏现象,需要审计人员之间默契配合并且仔细、耐心的完成审核工作,要将工程量误差控制到可控范围,避免误差过大而影响企业经济效益。
3提升编制审核工作质量的策略
3.1完善审核标准制度
对于工程预结算审核来说,在审核过程中应该由一个明确的标准,包括工程中涉及的项目以及具体的工作内容,在造价管理人员审核过程中有着确定的指标范围,尤其是对于定额指标来说,包括人工消耗指标、材料消耗指标以及机械消耗指标都要按照具体的信息进行处理,在审核过程中也要有着一定的原则和方法,明确审核工作中的重点内容,在制度设置过程中贯彻国家有关政策,适应现阶段的法规条例,对于建筑市场要加强监督,明确在一个阶段内,它的变化情况,根据原有的经验教训进行总结,保证预结算审核工作的准确性。
3.2采用科学的审核方式
进行预结算审核工作时所采用的审核方式也对于审核工作的质量有十分直接的影响,为了保证工程造价费用计算的精确性,应该采取科学合理的审核手段。目前,常用的审核方式包括对比审核方式、联合审核方式及重点审核方式等等。联合审核方式是通过邀请专家进行联合审核工作,当建设项目对于专业和技术的要求较高时,常常采用联合审核的方式进行审核工作,这种方式能够很好地发现审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解决和纠正,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归纳,防止再次产生,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提高预结算审核工作的精确性。各种审核方式各有其优势和适用范围,适用于不同特点的建设项目,在进行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时,应该根据自身工程项目建设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审核手段,从而有效推进审核工作的展开,保证审核工作的科学准确,从而达到合理利用资源,提高工程项目建设质量、经济效益和工作效率的目的。
3.3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
对于造价管理审核人员来说,在工作中一定要按照标准规范来进行操作,具有一定的责任意识,明确工作中存在的瓶颈问题,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在进行具体的工作审核过程中,应该加强对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的重视程度,了解到它在建筑工程中的作用,协调好各个部门之间的联系,在进行审核内容的过程中,要注意外界因素的影响,做好项目的整合工作,避免失误现象的出现,尤其是对于工程量的计算来说,可以通过增加审核次数来保证结算过程中的准确性,避免出现原则性的问题。
3.4实行动态管理模式
因为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不可控因素较多,为了更好地开展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应该对预结算工作实行实时的动态管理模式,充分了解和掌握工程建设的实时动态及规律,制定相应的动态管理措施,对预结算审核对象实施动态管理。通过建立动态管理机制,对工程建设的实时动态进行充分及时的了解,为开展实时的动态管理和动态调整提供有效的数据参考。
3.5相关部门建立系统的工程造价标准
在信息发达的今天,在建筑企业的相关工程建设中,都运用到了计算机信息技术,相关的部门如果能给出一套系统的工程造价标准,对建筑行业自身的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的顺利进行,将有非常大的帮助。因为出台了相关工作的政策标准,一方面可以在整个建筑企业的工作中受到企业的重视与尊重,另一方面由于有了系统的标准,对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和自身素质有很大的督促效力。有了系统的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质量标准,相关的工作人员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还应做好相关的投资预算。投资预算一方面可以向建筑企业清晰地展示出建筑企业对该建筑项目要进行的投资数额,竞标时才能做到量力而行。另一方面,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可以防止由于建筑工程的资金严重超支从而导致建筑企业无法进行正常的运转。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今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想要保障施工成本的同时又有效提高施工质量,需要将大数据与预结算工作进行有效结合,并在工作中应用信息化技术,才能更好地管理预结算工作,进而为工程施工企业带来经济效益,推动建筑行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楠.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要点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52):122-123.
[2]牛立君.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要点及管理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51):134-135.
[3]惠姣.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要点研究[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12):123.
[4]宗维臣.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要点及管理探究[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12):46.
[5]王学锋.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要点探讨[J].居舍,2018(35):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