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正确处理高层建筑的结构选型和优化设计,对高层建筑的设计、施工、使用和维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分析了结构选型和优化的重要性,阐述了结构选型的关键,选择了合适的结构优化方案,旨在为提高高层建筑的安全性、降低成本提供依据。
关键词:高层建筑;结构选型;结构优化;设计
城市化建设进程不断深化,土地利用紧张的局面越来越严重,高层建筑逐渐成为未来城市建设项目的主要建筑形式。随着材料水平的提高,建筑物的要求标准也在增加,包括功能和类型。在这种情况下,建筑成本将继续上升。在高层建筑的结构选择设计中,安全是最关键的设计因素。同时,在市场经济体制的环境下,建筑企业必须具备一定的竞争力才能生存和发展。因此,在考虑安全性的基础上,我们还必须考虑高层建筑的经济性。此外,建筑物的风压值,土壤条件,层数和功能要求对结构选择有一定的影响。
1 高层建筑结构选型设计
1.1 高层建筑结构类型分析
高层建筑结构的选择决定了高层建筑的整体安全性和可靠性,几种常见的结构类型可分为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剪力墙结构和筒体结构。①框架结构主要是由梁柱、楼板等部分组成,根据建筑功能的需求,完成对平面框架的布置。框架结构造价低,但在水平荷载影响下变形较大,抗震效果不佳;②框架-剪力墙结构,在高层建筑中,剪力墙主要布置在电梯室内,通过核心筒承受水平荷载,抗震能力强,整体稳定性高。但框架-剪力墙结构容易受平面布置的限制,出现质心和钢心不重合的现象,结构扭转过大,可能会出现的安全隐患;③剪力墙结构具有较强的竖向和水平承载能力,对高层建筑的整体刚到和稳定性具有显著的提升效果,重点在于剪力墙的布置及自重的控制;④筒体结构,在电梯间及建筑外围布置剪力墙,形成筒体,该结构具有更高的刚度。
1.2 高层建筑结构选型的影响因素
除了建筑需求的影响外,高层建筑结构选型的主要因素可归纳为:①环境条件,主要包括设防烈度、场地条件、基本风压等;②建筑方案特征,主要包括方案建筑的高度、高宽比、长宽比和建筑形状,其中建筑形状包括平面形状和三维形状。平面形状由平面规则性、平面对称性、平面质量和刚度偏心等组成,立体形状由结构高宽比、立面内收形状、塔楼和层间刚度等组成;③建筑物使用功能要求,一般来说,高层建筑的功能可分为居住建筑、办公建筑、宾馆和综合楼。具有特定功能的建筑物可能只有几个与其匹配的结构类型。高层住宅由于其空间较小、隔墙较多、各层布置基本相同,更适合剪力墙或框架-剪力墙结构;④结构抗灾等级及现场施工、后期使用、运行维护等情况。
1.3 结构选型实施案例
本章以某工程为例,主要包括高层住宅楼和多层商务办公楼两部分,以及建筑总建筑占地面积 95388.440m 2 ,其中工程中主要以 1 号楼、2 号楼、3 号楼为高层建筑,且楼层均为 36F,其中且 高 度 分 别 为 117.390m、119.400m、119.400m。本工程主要采用钢柱、混凝土等材料。本章以1号楼为重点,1号楼共36层,设防烈度7度,基本风压 0.75kN/m 2 ,场地Ⅱ类。建筑平面对称布置,平面规则,间距小,隔墙多,各层平面布置基本相同。本工程考虑到竖向和水平荷载、施工成本等因素,采用剪力墙结构,通过合理布置剪力墙,控制了结构的整体刚度和侧向位移,使结构更加安全、稳定、经济。
2 建筑结构的优化设计
2.1 结合建筑类型进行优化
汶川地震震害结果表明,对于中小学等教育工程,由于使用功能要求,与其他建筑相比,教学楼竖向结构体系相对薄弱,强度和刚度不足,建筑结构不对称,容易在地震中倾倒。因此,在教育工程中,应在建筑物和楼梯间侧设置剪力墙,以提高建筑物结构的整体性和稳定性,使其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
对于图书馆、博物馆等文化体育项目,根据馆藏图书、文物的特点,其装载量大,使用空间大,平面不规则。
当结构垂直布置时,不需要按照传统的9m模数进行布置,某工程按12m模数进行柱网优化后,结构截面变化不大,但能较好地满足建筑物的功能要求。
2.2 结合建筑总高度进行优化
在某超高层建筑中,通过对型钢混凝土柱-混凝土梁和钢管混凝土柱-钢梁的对比分析,型钢梁组合楼板能有效减小梁柱截面,满足建筑净高要求,中庭入口楼层交错布置,采用型钢梁组合楼板解决传统模板支撑问题;可有效控制塔标准楼层室内梁的高度,内部净高150 - 200 mm,绝大多数构件在工厂加工完成,大大提高了建筑产品的工业化水平,大大减少了施工现场的建筑垃圾,大大缩短了工期。
2.3 结合建筑荷载进行优化
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承受着巨大的成本压力,地下室优化的必要性不容忽视。在满足安全和建筑功能及效果的前提下,充分考虑了、消防车、人防等荷载,进行了平面布置,并对多种方案进行了比较。工程实例表明,在常规8.5m×8.5m柱网条件下,荷载越大,采用的板结构越大,建筑物含钢量最低,最经济。在结构优化过程中,应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对建筑安全、美观和经济性进行综合比较,以实现工程的最大效益。
2.4 剪力墙结构优化理论在实际工程中运用
(1)进行结构计算时,应采用软件分析,以满足最大层间位移、周期比、位移比、轴压比等各项指标的要求。
(2)通过适当的缩减剪力墙的长度,减轻其自重,增加了高层建筑的内部使用空间。
(3)剪力墙肢节控制需要保证肢节在具体控制中以简单规则为依据,混凝土门窗洞口设计整齐,形成清晰的墙肢和连梁,使应力分布合理,提高了高层建筑的整体安全性和稳定性。
(4)对于剪力墙过长的部位,采用开孔的方式将剪力墙均匀划分,然后用弱连接梁连接,避免剪力墙的脆性剪切破坏,影响高层建筑的整体质量和安全。
(5)剪力墙应自上而下连续布置,以减少高层建筑刚度突变,保证剪力墙的连续性。在设计过程中,适当调整剪力墙厚度和混凝土强度,以满足轴压比的要求。
(6)通过调整窗梁和阳台梁的截面,可以更合理地完成结构刚度和位移的微调。针对高层建筑结构选型和设计的基本情况,完成高层建筑的结构优化,提高高层建筑的空间效果、结构性能和整体综合效益,在保证高层建筑基本功能的基础上,提高高层建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 结束语
高层建筑在当今社会中越来越普遍,已成为建筑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在此背景下,建筑结构的选择逐渐引起了相关学者的关注。结构选择受许多因素的影响,选择过程非常复杂。应该考虑许多不确定因素。同时,要注重结构的创新和经济。同时,为了适应发展形势,我们需要添加智能设计组件。高层建筑提高了空间利用效率,高层建筑的结构选型和优化设计使整体高层建筑更加安全稳定,空间更加合理。本次研究还得到:高层建筑结构主体框架结构、框架结构-剪力墙、剪力墙、筒体结构等,且结合工程的具体情况,分析荷载、场地及周边环境,选取合适的结构体系。通过对不同建筑类型、高度和荷载的优化方案以及高层建筑剪力墙结构的具体优化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出结构优化方法,保证结构设计优化能高出建筑基本需求,同时能保障高层建筑安全与质量,更加经济合理。
参考文献:
[1]汪峰.高层建筑结构选型探讨[J].中华建设,2013.23.
[2]于敏波.浅谈高层建筑的结构选型[J].福建建筑,2016.11.
[3]赵宏伟.建筑结构设计体系选择与抗震设计探讨[J].山西科技,2017.19.
[4]任庆英.建筑结构选型应注意的问题[J].建筑结构,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