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我国不断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建筑物作为城市规划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一部分,也应该重视生态理念在其中的应用,避免过于看重眼前利益而导致的建筑长期效益降低,以此促进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和谐发展。对于高层建筑来讲,设计工作直接关系到建筑全生命周期的价值和使用效率,如果缺乏生态绿色建筑理念,可能在短时间内能够达到一定的经济效果,但难以达到我国所倡导的可持续发展要求,甚至限制建筑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高层建筑设计;生态建筑学;应用探究
引言
近些年来,全球掀起了一股绿色环保的风潮,越来越多发达国家开始注重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在各个行业中都实施了绿色低能的保护措施。在高层办公建筑中积极应用了生态设计理念,能够有效地维持生态平衡,减少环境污染的扩大。在进行高层办公建筑生态设计时,可以从建筑材料出发,改善建筑施工工艺,尽可能从每一个环节来减少对环境的破坏,让高层办公建筑与生态环境友好的融合,给人们创造一个舒适、安全的生态环境。
1生态建筑理论的概述
生态建筑理论是建筑行业进步的潮流,其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对于现代住宅的需要,为人们提供更好的居住环境。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对建筑的各方面实施科学合理的改进和优化,保障建筑跟自然环境之间的平衡发展,便是生态建筑理论的体现。因此,在设计住宅建筑的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给予生态建筑理论的运用状况足够的关注,最大限度地在建筑物中体现生态化的特征。在住宅设计中使用生态建筑理论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确保共同优化,实现人和自然以及住宅建筑的和谐平衡。第二,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将设计建立在为人们提供健康自由的生活环境的基础上。第三,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建筑物要与自然形成和谐平衡的关系,应具有可持续利用的特征。
2高层建筑的生态化设计
建筑的生态化设计是指从整个生态圈的能源资源循环角度来考虑建筑全生命周期的资源与能源的消耗和产生,目的是有效减少建筑在其生命周期内的资源浪费和生态破坏。高层建筑主要的生态化设计策略可分为主动和被动两种。主动式生态设计策略是通过增加集能设备,更加充分地利用太阳能等补充建筑能源消耗,间接达到节能降耗的目标。但是主动式生态设计策略对设备要求高、投入大,而且安装维护设备本身也会消耗大量资源,它不是实现建筑生态化的最佳途径。与主动式生态设计策略不同,被动式生态设计策略通常使用非机械设备干预的方法来降低建筑能耗。高层建筑的被动式生态设计一般可从场地设计与建筑单体两方面进行。场地设计包括场地选址、建筑总体布局、利用水体与植被调节场地微气候等。建筑单体设计包括建筑的形体设计、平面布局、中庭设置、围护结构等。对于体量庞大的高层建筑的生态化设计来说,尽可能多地使用被动式生态设计策略,减少主动式技术与设施的使用,将节省大量的资源与能源。
3生态建筑学在高层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原则
生态建筑学重视社会、建筑、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只有实现建筑与生态环境的融合才能更好的打造和谐、健康居住环境,对此设计相关部门在进行高层建筑设计中应该重视降低能源消耗,注意可回收、可循环利用技术的应用,基于此生态建筑学应用应该秉持以下几点原则:第一点,人性化原则,高层建筑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现代化人类居住、工作要求,高层建筑设计也应该应该努力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居住体验,达到人类、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的平衡发展,将人性化原则放在高层建筑设计的首位。第二点,生态化原则,自然环境中有很多有价值的能源基础,比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这些资源都是可再生的,通过高层建筑生态系统建设,发挥生态能源优势,可以减少传统建筑照明、空调等方面的使用,营造符合高层建筑的小生态环境,以提高建筑物的环保性能。第三点,合理化原则,高层建筑设计自身结构的合理性、安全性是非常重要的,除了关注建筑生态性能外,还应该满足建筑基本的合理化要求,考虑施工技术、环保材料的应用。
4生态建筑理论在住宅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4.1建筑规划设计
在进行建筑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可以表现出生态建筑的特征。因此,在进行建筑设计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建筑物的位置是否会给附近的环境带来不好的干扰,并对场地附近的环境状况实施相应的调查和了解,按照现实状况做好相应的规划,保障建筑符合生态化的理念。建筑物的美观性需要建立在生态建筑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设计建筑外部,保障建筑和自然之间的平衡。
4.2与周边环境友好协调
高层建筑设计下如何加强设计与生态理念的融合是亟待思考的一个问题,由于我国建筑业发展已经有了一套较为成熟的系统,生态环境建设需要对传统建筑理念进行更新和改进,这样才能符合生态环境设计要求。建筑设计除了建筑结构自身的设计外,还需要与周边环境具有一定的融合性,高层建筑整体策划与设计需要发挥环境资源的作用,从科学合理的角度出发满足建筑业多元化的发展需求。通过对当前建筑设计深入研究,高层建筑设计需要加强综合性规划设计,以生态建筑学理论为基础,实现建筑物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考虑地区环境、人文地理通过科学设计使他们进行融合,以此提高建筑物舒适性、生态性的具体要求。比如;在建筑物生态布局设计中,应该充分考虑不同环境下建筑物通风、照明方面存在的差异性,结合当前地区生态环境特点进行适当的调整。
4.3空间设计
绿色生态建筑的设计是基于通过把握建筑与环境,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建筑物与人之间的关系来创造适合人类使用的空间。可以适当利用相关理论和其他学科的实践成果,以实现绿色生态建筑的完整设计。1.虽然地下空间正在积极开发,但一层地下室的面积应控制在土地面积的70%以下。2.必须对地下交通流线,功能区和城市管线的各个方面进行合理设计和布局,以合理利用深层地下空间,并且为了对地下空间进行全面分析,需要对地下建筑进行设计。3.通过构建完整、系统、安全、合理和高效的地下互联网系统,可以将地下空间的现有元素和资源整合到网络计划中。4.在开发和利用地下空间时,我们必须密切注意保护生态系统平衡。促进地下空间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创造绿色生态地下空间。
4.4选择建筑材料
在实施相应建筑施工期间,会使用到很多的建筑材料,在选择材料这个环节上,要进行严格的控制。在刚刚设计住宅建筑的时候,对于不同步骤中需要用到的建筑材料,需要实施相应的规定,保证材料的安全性以及无污染性。对于合金等可以进行再次利用的材料,需要科学合理地实施回收和应用。对于建设中使用的自然材料,在获取的过程中需要尽量避免损坏当地环境,在使用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不要污染环境。
结束语
根据中国目前的社会发展形势,高层建筑的需求量正在增长,但其对环境影响巨大,要求我们的高层建筑需要走生态化设计之路。建筑师应积极转变设计思路,基于被动式设计视角,从高层建筑设计的本身出发来满足建筑节能降耗的生态目标,减少高层建筑全生命周期中的能耗物耗,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泽.高层建筑设计生态建筑学的应用探究[J].建材与装饰,2019(36):87-88.
[2]沙二冬.生态建筑学在高层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探究[J].地产,2019(24):21+136.
[3]刘嘉斐.关于生态建筑学在高层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12):73.
[4]李林.高层建筑设计生态建筑学的应用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9(25):65.
[5]陈艳娇.高层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学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9(3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