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兴隆县委员会办公室
摘要:随着档案管理数据量的迅速增长,若继续采用人工目视管理的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它的需要了,因此,在物联网时代到来,RFID技术出现的大环境下,积极拥抱新技术,让新技术为我们服务,已经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本文对智慧档案的特征进行了总结,然后就物联网技术中智慧档案管理系统的应用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关键词:物联网技术;智慧档案;管理
引言
档案管理是很多事业单位开展工作的重点,对于现在单位的管理模式来说,良好的档案管理能够实现各方面信息的有效记录,而且对后续管理和人员信息保存等方面发挥重大意义。在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过程中,传统纸质档案管理模式已经被时代所抛弃,很多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开始使用电子档案管理模式。但是,在电子档案管理的发展中,很多单位出现落后管理模式和信息增长之间的矛盾,尽管能完成大量的数据记录,但是随着档案数量不断增多,档案部门管理人员较少的情况,档案管理效果依旧无法发挥出来。基于此,依托目前物联网思维,开展智慧档案建设成为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主要趋势,确定智慧档案馆的新目标,将档案信息化建设推向新阶段。
1智慧档案的特征
①深度感知智慧档案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深度感知,能够将档案管理的拟人化特点展现出来,而且感知主要是能够对档案自身、档案中的信息、档案管理人员、档案服务对象、档案所在建筑等进行感知,依托于现代档案管理感知系统,能够深度感知档案中的人、物、数据等信息。档案感知并不是简单的一小部门信息感知,而是对全部档案信息进行感知,和以往档案管理的碎片化特性不同,能够将各个区域的零散信息整合起来,再利用先进技术对其进行感知后使用,将其应用价值发挥出来。②立体互联现代化档案管理不仅要构建具有全方位、全面性的信息感知系统,还需要实现网络互联,将“互联网+”技术应用于档案管理中,将互联网具备的感知系统作用发挥出来,实现物物互通和互联。这样采用立体互联的形式,能够避免档案馆中出现模块化管理方式,实现不同馆和不同馆的互相连接,而且还能促使档案馆和其他单位、组织等进行合作。通常立体互联包括两种形式,分别为物理空间互联和虚拟环境互联,前者能够实现档案、部门、计算机、仓库、楼层等之间的互联互通,后者能够实现档案工作人员和服务人员、计算机和人员、网络平台之间的互联互通。③无线联通智慧档案的使用实现了互联互通,消除了信息壁垒以及信息孤岛情况,在满足全覆盖互联互通以及信息共享的情况下,实现档案馆内外各种信息的有效共享,并在网络平台上,能够为档案使用对象提供服务。不管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不管什么人员都能够利用档案查询信息,这体现了档案使用的随时性和便捷性。
2物联网技术中智慧档案管理系统的应用
2.1云计算技术应用
云计算技术属于一种分布式计算形式,主要是通过网络云将各种数据计算处理程序分解为无数个小的程序,进而利用多个服务器组成一个具有强大计算能力的系统,对这些小程序进行处理和分析,为用户提供具有安全性的云计算服务和管理,而且还能节约成本。对于事业单位档案管理部门来说,可以应用云计算技术实现智慧档案的智慧管理,使其功能得到延伸。利用云计算技术建立档案网络平台,建立“档案云”,可以将事业单位的各项服务放置入“档案云”中,用户根据自己的需求,能够在云计算中进行资源检索,这样能够有效保证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效果,避免出现信息孤岛问题,提升档案管理效率的同时,还降低了成本。
2.2大数据技术应用
大数据技术是对海量信息进行整合的一项技术,这一技术在应用中,主要分为三个层面。①在理论层面,《大数据时代》为大数据信息技术中的“大数据”进行了定义,并且提出大数据具有容量大、多样化、价值高和速度快的特征。
②在技术层面,大数据信息技术无论是从数据信息的采集,还是在存储和处理等方面,都可以对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流中的信息进行分析,以便获取所需要的模型。③在实践层面,大数据通过对互联网中的信息进行挖掘,能形成相应的算法,对复杂事件进行分析和决策。将这一技术应用到智慧档案馆构建中,能够妥善地处理好建设风险问题。
2.3人工智能技术应用
一般而言,用户的满意度表明了其对智慧档案的直观体验以及对智慧档案服务的感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能够有效满足各个用户对智慧档案的不同需求,实现智慧档案的智慧体验。因此,事业单位需要充分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对传统纸质档案资源和电子档案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将网络信息技术为基础,建立档案,构建智能信息查询、咨询系统,并采用智能匹配、分析、拓展等智能化的信息检索技术,为用户提供自动分析、筛选、推断、应用等个性化服务,提升智慧档案的服务水平。另外,智慧档案还能结合用户的个人信息、资料查询记录等为其推送一些感兴趣的档案资料等,能够帮助用户快速、准确的获取信息。
2.4物联网技术应用
物联网信息技术能为智慧档案馆的风险管理提供智慧型神经网络支持。物联网通过射频识别的方式,可以实现全球化的定位管理。物联网技术按照事先制定好的协议,可以将实际生活中的物品和网络直接联系起来,进而实现信息技术的通讯以及交换,达到智能化定位、监控、识别分析和风险因素管理。在物联网技术中,主要有三项关键技术:①传感器技术。传感器技术是从自然信源的获取、处理以及变换等方式,并将模拟信号转换成为计算机可以处理的二进制数值信号,以便通过网络数字技术,对各项资源和信息进行处理。②RFID标签技术。这一技术又被称为是无线射频识别技术,是一种传感器技术。RFID标签技术主要是通过无线电讯号嵌入和传输的方式,将各项信息技术整合成为一体,是物联网信息技术中,实现“物联”的关键技术。③嵌入式技术。这一技术具体的功能是实现风险控制执行操作,根据计算机系统内部设备的处理要求,调动核心固件执行相应的任务。
2.5移动互联网技术应用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各个行业带来的新的发展机遇,对于事业单位档案管理来说也不例外,需要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优势,创造具有特色的档案馆,创造基于移动终端的公共服务网络平台,实现智慧档案的掌上互联,为单位各个部门人员提供便捷性和即时性的服务。移动互联技术包含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网络平台技术、安全控制技术、智能终端软件平台技术、智能终端硬件平台技术、应用服务平台技术以及终端原材料元器件上技术等。对于事业单位而言,需要改变传统档案馆的运作方式,可以将档案资料的查询功能设置到移动互联网的网络平台、门户网站或者终端软件中,满足用户的需求。同时,设计出界面简洁、功能齐全、跨平台使用的移动APP客户端,各部门人员能够通过移动客户端实现在线档案资料查询等,并且利用安全控制技术,保证档案数据的安全性,避免出现泄露档案隐私的情况。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于战略管理理论的智慧档案馆建设工作,要根据地区的经济建设和城市规划发展要求,不断地对风险管理应对措施进行调整。对此,相关领域的工作人员要对影响智慧档案馆建设的风险因素进行系统分析,按照科学化的发展道路,对智慧档案馆的管理方案进行调整,加强对内部风险因素和外部风险因素的管理,同时落实安全保障措施,实现智慧档案馆的现代化建设和风险管控。
参考文献
[1]顾玉妮.大数据应用与智慧档案馆建设的思考[J].城建档案,2019(08): 34-35.
[2]程刚.大数据在企业智慧档案馆建设中的应用[J].城建档案,2018(12): 17-18.
[3]陈亮.人工智能技术在智慧档案馆建设中的应用初探——以太仓市档案馆为例[J].档案与建设,2016(07):8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