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技术的应用为探讨主题,针对当前工程建设技术应用的发展现状,概述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内涵与特点,从钢筋施工、模板施工与混凝土施工三方面分析这一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分析把控材料质量、放线测量与搭建脚手架等技术应用要点,为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中的优化使用提供合理建议。
关键词: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
引言: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但提高,对建筑楼房等居住环境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结构性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建筑的建造质量,因而得到了建筑企业的广泛关注。在适应社会发展趋势的基础上,要切实提升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加强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可以借助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技术形式,在目前的工程建设作业中已得到了有效应用。
1 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基本概述
在当前的建筑工程领域内,框架剪力墙是一种新型的结构形式,又被称为框架结构。主要是在施工过程中应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替代传统建筑的梁柱结构体系,从而达到将建筑整体结构的承载能力与强度性能等大幅提升的目的。通过分析并总结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对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实际运用情况可以发现,正确应用这一施工技术一方面可以将房屋空间的总体利用率有效提升,另一方面,还能够优化建筑物结构的整体性能,加强强度、刚度等基本性质,成为建筑体重要组成结构的一部分,负责承载重物与传递建筑负荷等[1]。
框架剪力墙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通过分析建筑抗震的相关设计规范可以得知,为了加强抗震特点,其对剪力墙刚度与框架刚度的比例关系进行了重点设计。除此以外,这种结构还具有明显的受力特征,框架剪力墙结构是悬臂梁的构造形式,处于垂直地面和空腹的状态,当受到外部力量施加的作用力时,会有弯曲形变等现象的出现。刚度特征是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又一特性,当弯矩占据大约80%的建筑基底部分时,会得到处于最小状态下的框架刚度。
2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框架剪力墙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
2.1应用到钢筋施工环节中
对于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而言,钢筋属于一种必不可少的建筑材料,要使用钢筋材料,首先要将模具进行固定,若缺少对模具构件的应用、或固定不牢固,很容易导致钢筋在施工应用过程中存在变形移位等问题,影响项目作业质量。因此在安装固定钢筋材料前,需要检测其实际安装质量,采取有效的检测手段,确保建筑钢筋结构构造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在最大程度上防止钢筋结构安装不牢固、不准确等质量问题的出现。在焊接钢筋的施工过程中,需要着重强调稳定进行焊接操作,防止因不合理的焊接方法导致安全问题或质量问题的存在。在构建钢筋框架的过程中,需要对钢筋与钢筋间的间隔距离合理把控,防止存在过远或过近的钢筋间距。
2.2应用到模板施工环节中
在建筑工程的模板施工阶段,涉及到应用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技术的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设计内外侧模板。在制作模板配板时,需要以建筑外墙模板的外侧模板长为基准,合理控制内侧模板长度,尽量保持后者短于前者20cm-30cm左右,提高模板配置的准确性与精确度。在支模操作的过程中,需要选用已完成浇筑作业的建筑墙体为参照依据,在墙体上紧密贴放外侧模板。同时要确保墙体在施工操作中的安全,应将一定数量的海绵放在建筑墙体与模板之间。(2)固定内侧模板[2]。在实际的模板浇筑作业过程中,内侧模板可能出现向外滑移的情况,此类问题对模板安装的准确性会带来较大影响。要确保内侧模板得以精准安装,可以将一个适宜大小的钢筋头安置在模板内侧,用以控制模板的位移问题。(3)紧密贴合楼板与墙模。漏浆问题是模板浇筑施工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作业现象,这不仅会使得模板浇筑后的稳定性大幅降低,还会影响建筑的建设质量。因此,要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在恰当的位置上填入适量的砂浆与水泥材料。(4)吊装墙模。
在吊装建筑墙模的作业阶段,要提高吊装操作的准确性与稳定性,施工人员应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合理把控吊装施工流程,确保在光线充足的环境条件下进行墙模吊装,使得钢筋与墙模之间保持适当的间隔距离。
2.3应用到混凝土施工环节中
对于整个框架剪力墙结构而言,其抗震性能与刚度都会受到混凝土施工的重要影响。因此要提升框架结构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应提高对混凝土施工环节的重视。要使得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寿命得以延长,应从以下几方面做好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技术的应用工作:(1)在浇筑混凝土材料时,应依照设计要求科学配比配置混凝土材料,对各项原材料的应用比例严格把控,防止不合理的配备方案对混凝土工程建造质量产生负面影响,引发塌落等事故问题。(2)在浇筑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应结合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对浇筑的操作顺序予以适当调整,首先浇筑需要较高强度混凝土的部分,然后依次浇筑强度等级较低的梁板混凝土。(3)完成浇筑混凝土的作业内容后,应及时进行洒水养护工作,保持混凝土表面处于湿润的环境状态下。
除此以外,还可以在建筑工程项目建设的控制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作业环节应用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技术[3]。首先需要对原材料的应用比例进行优化调整,选择质量上乘与良好耐用的原材料应用到混凝土的浇筑作业过程中,然后将适量的减水剂掺入其中。然后需要将温度降低,因为在高温的环境下,混凝土材料可能出现热胀冷缩的问题,若在这一环境条件下进行浇筑,内部出现的气孔可能会导致混凝土表面出现裂缝,使得混凝土结构的刚度大幅降低。因此要确保混凝土的浇筑质量完好,应对其所处环境的温度予以严格把控。
3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框架剪力墙施工技术的应用要点
(1)对施工材料质量严格验收与控制。对于建筑工程施工作业来说,必然会涉及到对大量建筑材料的应用,这也是应用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技术的基础。因此应切实加强把控材料质量的执行力度,从材料供应商的选择阶段开始,对生产厂家的生产资质与供货能力予以综合考量,在现场管理阶段,还应对进场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的验收与检查。(2)放线测量。在进行放线测量的准备作业阶段,施工人员应对设计图纸的相关要求明确了解,依照规范标准做好放线测量工作。(3)搭建脚手架。将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技术应用到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时,需要搭建脚手架装置,在结合项目实际作业条件的基础上,尽量选用双立杆双排粉刷架体的构造模式,以1.8m为标准合理把控立杆与立杆间的间隔距离,控制其对应宽度在1m左右即可,以从上之下的施工原则开展搭建作业。
当在钢筋工程中应用框架结构技术时,应首先安置立柱筋,从而将箍筋框进行定位,以CAD设计图纸为标准,通过实体放样,加工制作模具。然后以绑扎连接的作业方法连接钢筋。
总结:对于建筑工程项目建设而言,应用框架剪力墙结构施工技术是提升建筑整体稳定性与安全性的有效路径之一。要切实优化框架结构的应用效果,应从其在钢筋工程、模板工程与混凝土工程中的具体应用着手,有针对性地提升技术的使用质量,最大程度上发挥技术应用的实效性与强化作用,在充分结合工程施工实际特点的基础上,促进框架剪力墙结构技术的创新与高效发展。
参考文献:
[1]高承川.浅析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J].门窗,2019(23):247.
[2]赵亮.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对策[J].居舍,2019(35):87.
[3]卢健生.框架剪力墙结构技术在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实施[J].四川水泥,2019(12):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