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当前建筑学中景观设计的探究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1期   作者:尹亚光
[导读] 摘要:中国景观的发展在近几年来备受关注,人们对生活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
        黑龙江省北方建筑设计院  150001
        摘要:中国景观的发展在近几年来备受关注,人们对生活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居住环境被不断的改造,庭院构筑、城市规划也在不断的进步与发展,景观建设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密不可分。因此,人们对景观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就景观建筑学对中国的景观设计发展现状具体分析,提出景观建筑学的一些问题及建议,从而加强景观学概念的认知,使中国景观建筑学得到良好的发展。
        关键词:景观建筑学;景观设计;发展状况
        引言
        景观建筑是人们对自然的一种精神需求,人对自然从原有的征服欲望到产生尊重自然的思想观念,反映人们与自然环境相互融合的理念。在当今中国的城市建设的进程中,居民的居住环境正在不断恶化,人们向往生态绿色、山水相宜的居住环境。在社会的迫切需求下,虽然能给景观建筑学良好的发展和实践条件,但在景观建设方面也承担着不小的风险。急功近利和盲目性的建设在社会经济的利益下是难以避免的,有效避免这种情况就要正确认识到景观建筑学对中国设计发展的重要性。
        一、我国景观设计发展的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生活习惯在不断的变化,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提高。追求生活环境和生活品质提升的同时,对现代中国景观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传承发展的角度出发,中国景观建筑的发展可以在古典园林的设计中寻求突破。可以与西方的景观设计的方式相结合,寻找两种景观设计之间结合点,相互融合。通过景观建筑学设计出符合民族特色的和时代发展的中国景观。景观设计与居民的生活是相互联系的,目前我国的景观设计大多数是住宅区的建筑景观设计,不仅要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还要传递我国的人文思想,这是建筑景观设计工作的重要任务和价值体现,景观设计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二、景观建筑学的发展历程
        (一)专业理论研究不足
        我国在过去并没有景观建筑学专业。在以前,景观建筑学都是依附在传统园林的学科基础上。园林景观设计规划的发展是以居民区和城市园林的开发、建设、整治为主的景观规划设计为核心。时代在变化,以古典园林的为核心的传统园林不再是主要的研究方向,在生态宜居的环境追求下,城市景观的设计逐渐得到人们的重视。由于学科专业尚处于形成初期,结构重组、分化比较激烈。在学科建设、专业制定、知识架构、实践方向这些方面都发生结构性的变化。这个变化是喜人的,表明我国的景观建筑学与国家的生态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具有一致性。
        但是在教育部门的决策中,景观建筑学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事实为例:在1998年国务院制定的本科专业目录中还有“风景园林的规划与设计”,但是在1999年,这门专业就被取消,只在硕士教育中城市规划与设计、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方向的专业有此研究。从教育角度来讲学科的受众面小,对此学科的发展有着非常明显的不利因素。专业教育的层次有三个,从本科教育到博士教育,从面向社会到面向学科,大学的本科是专业教育系统的基础所在,在这种情况下导致景观建筑学发展缓慢,学科水平难以提高。
        (二)对景观设计的概念缺乏认知
        在大多数人的生活中,由于传统文化的熏陶,人们对园林艺术或多或少都有所了解。提起景观,多数人都会认为是风景园林,园林确切的说只是景观的一种表现方式,是景观中很小的一部分。景观的设计规划,在大的层面上可以是各种风景名胜、旅游景点;在一般的层面上可以是城市公园、主题公园、旅游度假区等,在小的层面上可以是街边绿地、花园、庭院等,大众的认知误区就在于,把园林设计等同于景观设计,景观设计的概念相对广泛,而园林设计的概念相对而言比较微观,大众的认知对于景观规划师来说是一个很难理解的事实。


        三、城市建筑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一)割裂与周围环境联系
        中国当前正处于飞速发展的阶段,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内居民密度越来越高,受限于当前社会实际,城市中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越来越少,让位于实用的适应人口增加的冰冷建筑。这些建筑的大面积普及使景观建筑于周围环境的割裂的问题逐渐凸显,景观建筑没有了周围人文、自然景观的烘托,就变成了不伦不类的畸形建筑,从而导致了当今严重的城市生态崩溃问题。
        (二)过于追求形式的新颖
        当今部分建筑师认为景观建筑要想突出其观赏性,就要在造型上进行新锐的尝试,学习国际化的建筑形式,将其生搬硬套到中国的城市。这些建筑从形态设计上就忽视了当前中国基本国情,而一味追求博取眼球,忽略了当前存在的人地矛盾,造成了资源方面的极大浪费,同时也让城市的景观建筑丧失了文化、风格上的特点,变成了建筑师的试验场,导致景观建筑设计的失败。
        (三)建筑形式的雷同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地之间的交流逐渐变得频繁,这直接导致了各地之间文化差异的减少趋势,体现在建筑上就是建筑形式的千篇一律。人们都忘了原有的独特的建筑文化,反而争相向往那些代表了近代工业文明成就的建筑形式,片面的以为融入现代化的浪潮里才能显得独具魅力,造成了当前我国城市建设对于国际上大都市拙劣模仿的现象,千城一面的现象正在让中国的城市建筑景观逐步消失。
        四、对中国景观建筑学的建议
        (一)借鉴与取舍
        中国的景观建筑设计者都应该具备一种紧迫感,历史的机遇要牢牢抓住,加强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要明白在现代景观的发展中技术和功能是学习和实践的重点,对西方国家的景观理论要研究借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与我国景观设计的特点相互结合,使我国景观建筑学能够得到发展进步,为我国的景观设计发展做出贡献。
        (二)满足时代需求
        根据我国的古典园林景观,应符合社会现代化生活的审美要求,要结合现代技术和艺术的发展形势,继承古典园林景观的特有精神,并发扬光大。景观建筑的设计者应该突破传统模式的束缚,在设计方式上增加技术含量,景观设计要具备科学性、合理性,能够体现出人文关怀和独特的中国景观设计精神。
        (三)树立正确理念
        景观设计的观念要正确树立,很多人认为景观就是对生活空间的美化装饰,建设景观的过程中也不考虑周围环境,虽然环境设计也属于景观,但景观在大的层次上是一种完整和谐的艺术形式,建筑的实体与建筑周围的环境是相互平衡互动的,设计的过程中要当做一个整体来进行设计。
        (四)重视社会精神文化
        在景观设计中要重视社会精神文化的作用,要保护生态系统的平衡,特定地域的人们不是存在于一个独立的自然环境中,不能远离自然,城市的文明程度和繁华状态逐渐发展,人们想证明自己的存在,从而破坏自然的和谐良性发展,生态环境破坏非常容易,但是恢复起来需要的时间却是漫长的。因此在景观的设计中要注重景观与自然与人之间的平衡关系。
        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当代人对于城市设计的要求逐步升高,城市不再只是单纯的承担起人类聚居地的功能,城市建筑景观就是城市文化中重要的一环,城市建筑景观体现城市本身文化特色、给予居民良好的生活体验,但是在当前城市建筑景观设计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参考文献
        [1]刘涛,陈娟娟.中国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发展现状和趋势研究[J].大众文艺,2017(12):54.
        [2]刘杨.景观建筑学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居舍,2017(24):50.
        [3]王生霖.基于地域文化的景观建筑学发展研究[J].普洱学院学报,2015,31(03):85-8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