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修缮保护性工程多角度全过程造价控制研究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39卷9期   作者:陈紫龙
[导读] 在中国的封建社会,历朝历代都大兴土木,这使得历代工匠积累了丰富的营造和管理方面的经验,

         摘要:在中国的封建社会,历朝历代都大兴土木,这使得历代工匠积累了丰富的营造和管理方面的经验,再经过官员的整理与归纳,逐步形成了工程项目设计、施工管理与造价管理的理论和方法的初始形态。经过人类社会多年的积极探索与实践,工程造价在工程建设中呈现出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工程建设中逾加不可替代。虽然现在的工程预算与最终的工程造价有一定的出入,但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工程造价必定会越来越准确。营造学社的先哲们也曾在《营造算例印行缘起》一文中指出“清代工部及内廷,均有工程做法则例之颁定,向来匠家,奉为程式。唯闻算房匠师,别有手抄小册,私相传习。”在官刊则例范围之外,敏锐地注意到了私辑则例的重要,并注意到了算房工作对建筑做法课本和销算定额的需要。近年来,我国的古建筑物都存有一定程度的损坏,为此我国采用了多种保护措施来进行修缮,就目前而言,古建筑物的修缮工作中仍存在一定的不足,尤其是针对工程的多角度全过程造价控制方面,因此,本文就围绕工程多角度全过程的造价控制进行了全面的探究,并对其相关问题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古建筑;修缮保护;多角度;造价控制
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古建筑旅游也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因此,古建筑的保护和修缮工作也得到了相应的重视,加强对古建筑修缮保护工作的多角度全过程造价控制,不仅可以提升建筑保护和修缮的施工质量和技术水平,还可以切实的保障古建筑保护和修缮的经济利益。
一、简述古建筑工程角度全过程造价控制的作用
         制定合理的古建筑物修缮定额不仅可以更好的约束古建筑修缮时造价控制,还可以对古建筑修缮的施工技艺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从而有效的避免了古建筑在施工过程中造成的人为破坏现象。基于古建筑修缮工作对专业技能的要求极高,并且其工序又较为繁复,因此,在古建筑修缮工程中需要采取工程多角度全过程的造价控制,它的主要作用体现在通过建立科学完善的控制体系,针对施工中的图纸设计、工程招标、施工阶段和竣工阶段等进行造价控制,约束古建筑修缮变更的管理规范,以此来提升项目管理人员的综合技能,从而有效的推动古建筑修缮工作的顺利进行。【1】
二、浅析古建筑修缮保护性工程多角度全过程造价控制中存在的弊端
1墙体修缮造价控制存在疏漏
         现阶段,我国古建筑的墙体破损主要体现在墙体裂缝、倾斜、局部坍塌和墙面酥碱等方面。依据墙体的破坏程度施工人员会采取局部拆砌和全部拆除重砌的方式来施以修缮,针对出现酥碱的墙面来说,则会采取剔补的方式进行修缮,并且对新砖砍磨加工后实施原位镶嵌。由于墙体裂缝在《古建筑修缮工程消耗量定额》(明、清官式建筑)中没有明确的条例规定,只能通过参考现代建筑定额或作出一些估算,严重干扰到了造价控制的严谨性和准确性。
2瓦件造价控制不规范
         古建筑的瓦件同《古建筑修缮工程消耗量定额》(明、清官式建筑)中规定的官式建筑的标准瓦的规格存在一定差异,每平米采用的瓦块数量和材料费的造价控制与定额数据不同,定额中针对古建筑脊件和吻兽规定的标准是官式建筑的标准,由于地域的差异性,古建筑的脊件与吻兽的尺寸和规格都不尽相同,并且修缮的工艺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3欠缺梁架修缮部分定额标准
梁架部分是古建筑的主体架构,目前大部分古建筑中的梁架部分因时间的久远和受到外力因素的影响,造成梁架部分出现扭曲和歪斜等现象。对此,施工人员在进行古建筑修缮工作时,则需要对梁架实施打牮拨正工作,由于目前在《古建筑修缮工程消耗量定额》(明、清官式建筑)中并没有对这一环节的明文规定,导致工程的预算人员只能依据类似的工程对这一部分所涉及到的费用进行估算,直接影响到梁架部分造价控制的严谨性。
4欠缺单个构件维修费用的相关规定
         针对古建筑的修缮环节,会涉及到单个构件的更换问题,但是,目前对于单个构件的加固费用却没有一个明确的规范。举例来说,在对古建筑进行修缮中遇到大梁裂缝的问题时,在无需更换大梁的情况下,施工人员多会采用高分子材料进行灌缝处理,以此来对大梁实施加固,由于加固项目欠缺合理的费用规定,直接导致加固项目的造价无法得到切实的控制。
三、加强古建筑修缮保护性工程多角度全过程造价控制的有效措施
1优化工程图纸的相关设计
         工程图纸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相关部门应对工程图纸的设计工作引起足够的重视。对此,设计人员应结合实际的施工情况出发,规划科学合理的施工设计图纸,落实好施工环节中的细节问题,以此来保障后续的实际施工操作。【2】在古建筑修缮工作中,施工单位应首先组织技术和经济方面的专家来对古建筑修缮的施工技术和经济利益作出一个合理的评定,制定出古建筑的相关修缮方案,同时还要保证古建筑修缮工程图纸设计的科学性和安全性,将图纸设计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一一反馈给设计人员,设计人员通过对图纸细节处的不断改善来达到工程施工的具体要求,尽可能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设计变更现象。为了规避因修缮方案不完善而对工程造价造成任何不利影响,则施工单位应就设计中的修缮内容进行反复的沟通,对木屋架桁条、屋面板、墙体和饰面等重点修缮范围的数量、材质和规格等方面实施全面的调查与统计,并对其历史资料进行详细的了解,以此来保障最大限度的恢复其历史面貌。

在修缮方案初步拟定后,还应对其方案实施再次审核,并结合相关专家的建议来对修缮方案实施进一步的修改与完善,以此保证修缮方案的准确性与合理性。
2完善招标阶段的相关工作
         招标阶段的造价控制在整体造价控制中占据着重要位置,一旦对价格控制不好就会导致施工和结算环节出现矛盾纠纷,甚至还会造成造价失控现象。针对这种情况,相关人员则应该从这几点入手对工程造价实施严格把控:其一,仔细审阅设计方案及施工图纸,对设计意图有一个科学正确的认知,同时,还要加强踏勘拟修缮项目现场,将存有疑问或与图纸不符的地方进行及时的沟通与改进,确保招标工程量清单的精确性;其二,制定科学合理的招标控制价,针对招标环节的合规性及合理性给予精准的判断,令招标效率可以得到切实的保障,工程造价可以得到合理的控制;其三,针对招标文件中与价格有关的合同条款,需要准确细化内容,尽可能避免具有争议性的条款出现,以此来降低发生合同纠纷的概率,同时,也能够对工程造价实施有效的控制。
3强化施工阶段造价控制的监管工作
         造成古建筑破损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人为破坏和自然破坏两个方面,人为破坏主要是体现在对古建筑的拆毁、改造、污染和环境破坏等,而自然破坏主要是木结构中的虫蛀腐烂等问题。针对古建筑的修缮工作,不仅会涉及到对古建筑“八大作”的修复工作,还会涉及到修缮工程的造价问题,这就需要造价工程师从当地的历史资料入手,在保证恢复古建筑的历史风貌的同时从组织、经济和合同等方面对修缮的施工方案和相关措施实施论证,并采用科学合理的手段来加强对工程的造价控制。
         首先,造价工程师应该全面了解古建筑修缮工作的施工人力和财力物力的投入情况,掌握修缮工程的施工工期和施工质量。其次,针对古建筑修缮材料的采购工作要制定合理的规划,不仅要对古建筑修缮的施工材料实施编号,绘制编号图纸,还要对修缮材料进行一一登记,避免古建筑在拆卸环节中出现混乱或者安装错误的状况发生,以此来提升古建筑修缮工作的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最后,相关部门还应加强对古建筑修缮现场的监管力度,针对入库单的登记必须要保证两人及以上人员进行负责。此外,在修缮过程中还应该遵守“先进先出,推陈出新”的原则,避免出现修缮材料的短缺和浪费现象。
4完善工程变更工作
         针对修缮过程中变更项目的单价合同实施换算时,相关人员可以依据类型或相同的单价合同进行推算或者套用。针对新添加的项目,古建筑修缮工程的双方可以通过协商制定单价,并且要在变更协议中注明。【3】针对古建筑中造成损坏的隐蔽工程,则可以先标明出来,之后再核定工程量,在评定出实际的工程量后对单价进行适时地调整。
5加强竣工验收及结算阶段的造价控制
         竣工验收和结算不仅是项目建设中检验建设成果的关键环节,还是工程造价控制的最终环节。通过竣工验收和结算不但能够检查设计及工程质量是否达标,还可以评定工程投资运用的合理性,这直接关系到业主方的整体利益。为了可以客观精准的确定出工程的竣工结算造价,我们可以从这几点入手:首先,则需要业主方管理人员对竣工的实际完工内容实施审查,对施工单位是否依照合同要求完成相关工程内容予以严格的核对。其次,则需要严格检查各类签证及变更手续的完整性和合理性,一旦资料和手续出现缺漏,则应该在竣工结算审核中不予认可。再次,认真核对完成的工程量与竣工图是否一致,一旦出现竣工图与实际发生的工程量不符合的情况,施工单位则必须提供施工、监理双方现场实际测量并附有监理签字认可的工程量签证单,此外,还应提供实测工程量计算稿及相关影像资料等,否则,在竣工结算审核中不予认可。最后,应严格依照施工期间现行的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预算定额、费用定额及政策性调整等相关规范来确定最终的结算造价。

结语:
         经过人类社会多年的积极探索与实践,古建筑工程造价在古建筑工程建设、工程维修中呈现出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工程施工中逾加不可替代。虽然现在的工程预算与最终的工程造价有一定的出入,但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工程造价必定会越来越准确。因为无论工程建设如何发展,人们对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总能敏锐的把握。只要准确的把握了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对其进行积极而准确的控制,那么工程预算就能无限接近最终的造价。个人觉得,加强对索赔的管理与控制,有利于工程造价的准确计算。因为工程造价由可控成本和不可控成本两部分组成。可控成本是不会有太大的出入的,这是由于有了工程量清单之后,结合图纸,工程量就可以确定(有设计变更的除外),而人工、机械和材料的单价也已在定额中确定,小学生都知道:总价=单价*数量,在这样的条件下,工程造价就几乎能自动生成了。而真正难以确定的是那些不可控制成本,因为它充满了不确定性。因此,只要控制好风险,把不确定性因素降低到最大限度,那么工程造价就会尽可能的准确。综上所述,加强对古建筑修缮性保护工程多角度全过程的造价控制,不仅可以提升古建筑修缮工作的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还可以从根本上保证古建筑保护和修缮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梁思成.营造算例印行缘起.中国营造学社汇刊,第二卷,第一册
[2]刘畅.从现存图文档案看晚清算房和样式房的关系.见:建筑史论文集(第15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3]刘畅.从清代晚期算房髙家档案看皇家建筑工程销算流程.见:建筑史论文集(第14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