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水利工程施工的关键性影响因素,加强水利工程设计方案的审查,为水利工程施工提供更有效的保障,这就要求相应的设计人员在施工设计前期能够了解施工现场的地质,气候,水位及周围环境等基本情况,结合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进行系统的分析,从而确定施工方案。在施工设计中还需要加强施工进度的安排,全面加强施工成本控制,通过明确的标示尽可能的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避免经济损失,提升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水利工程设计;施工;影响;控制
引言
水利工程的发展为我国社会主义的建设提供了支持,为社会发展带来了一定的经济和社和生态效益。相较于普通的土木工程而言,水利工程施工受到的限制比较大,区域针对性比较强,施工需要考虑因素也比较多。我国气候多样,生态环境和地势环境都比较复杂,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和施工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才能够保证工程建设顺利完成。
1加强水利工程设计的重要性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水资源面临着新的问题,为了有效应对这一形势,加强水利工程建设,控制好成本和资金,提升水利工程建设的效果,有利于提升水利工程的民生效益和经济效益。水利工程设计工作直接影响到水利工程的建设质量,还影响到了工程造价,运行费用和施工进度。在我国社会发展过程当中,对于水资源的需求量逐渐增大,为了有效缓解严峻的形势,加强水利工程施工设计不断完善水利工程的施工流程。通过施工前期的预测和计划,明确施工过程当中潜在的安全隐患和问题,制定针对性的方案,以保障水利工程施工项目能够安全稳定的进行,从而在实际施工过程当中一旦出现与实际施工不符的现象,就能够采取相应的紧急预案全面加强施工管理,以尽可能的降低经济损失,全面加强工程成本控制。在水利工程施工前期通过充分的准备,保障各项工作都能够按照预期稳定开展,全面加强水利工程施工设计,提升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
2水利工程设计的基本原则
2.1经济安全性原则
在生态水利工程设计中,需要遵循自然,融入自然,我们的水利工程建设是改造自然,但归根结义是自然的一部分。水利工程设计人员在进行水利工程设计时,需要对水利工程所在地区的生态环境和地理环境进行分析,然后根据生态工程原理进行设计施工图纸,从而实现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另外在具体的水利工程施工中,需要完全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不能私自进行修改,以保证水利工程的生态效益.
2.2因地制宜原则
在生态水利工程设计中,需要遵循因地制宜原则。所谓因地制宜原则是指改变以往水利工程中流域控制特点,在生态水利工程设计中,树立生态设计理念,从而实现自然环境和水利工程和谐发展。
3加强水利工程施工设计控制的方法
3.1从设计人员入手
为了全面加强水利工程施工控制工作,保障相应的工程项目能够安全稳定的进行且能够尽可能的缩短施工周期,减少不必要的开支。因而在水利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中则需要从相应的设计人员入手,加强许多不可控制风险因素的排除工作。考虑到不同的施工地区,地形和水文条件对水利工程项目所带来的影响,在水利工程项目设计过程中,则要求相应的设计人员能够通过实地考察,充分了解当地的气候环境,地形和水文条件,综合考虑到众多客观因素的影响,全面提高施工设计的质量。
在水利工程设计工作中,还需要相应的工作人员能够结合地形环境加强施工工序设计,在做好河水引流,导流工作的同时,加强先进设备的应用,综合利用简单的技术设备和现有的机械设备全面加强施工过程的管理和控制工作。考虑到环境因素对水利工程施工项目带来的负面影响,在施工设计的过程当中,还需要相应的设计人员能够结合生活环境全面加强施工设计,选择合适的爆破点,尽可能避免因爆破点选择不合理,引发自然灾害等现象发生。为了全面提高水利工程施工设计的质量,在实际工作中要加强对设计人员的培训,不断提升其质量控制意识和成本意识,使得其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能够完全了解整个工程项目,选择更合理的设计方案。而在确定设计参数的环节中,要加强勘察,结合现有的数据进行科学系统的分析,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全面提升设计方案的切合性,保障水利工程施工技术能够达到相应的使用要求。
3.2将信息化技术运用到水利工程设计中
随着我国信息化时代的快速发展,各种行业的智能化操作越来越多,对于水利工程设计来说,信息化的引用将会促进节能技术的应用。通常表现在调度工作的指导,用自动化的可控技术进行智能控制调度工作,将系统调节到最合理的运转方式,从而减低在排水蓄水工程过程中的能量消耗。其一,可在水利工程设计环节融入智能监控系统,随时对水资源的实际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并且还可利用防洪抗涝监理设施对水利工程相关数据进行集中采集。同时,还能在网络平台上对水利工程进行有效控制,进而帮助水利工程项目节省资金成本。比如,唐山曾在水利工程调度设计中引进了水量调度监控技术,主要通过对采集渠道水位进行测量,并在雨量筒中获取降雨量相关信息,之后在通信网络平台上将实时信息上传到监测中心,最终对水利工程现场进行适当地把控,降低能耗。其二,国家对于水利工程的建设十分的鼓励与支持。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还能针对水利工程场地实际情况提出可行性调度建议。比如,在恶劣天气下,将在信息化技术的参与下实现自动调度,以免受人为因素影响而造成资源浪费。
3.3注意区域生态系统规划
在设计生态水利工程的时候,需要对区域水文、动植物以及地质等因素进行仔细的调查,对地貌、生物栖息环境进行研究,综合规划,确保区域生态平衡。首先,生态水利工程需要注意水资源污染防治工作,综合考虑水资源净化能力,保证水资源自身能力的维系。其次,对流域河流生态恢复进行规划,考虑流域的实际规模和尺度,以区域整体生态环境结构和功能为核心把控好各生态要素之间的关系,制定河段区域发展计划,使自然环境与水利工程首先和谐发展。最后,为了保证水利工程能够正常运行,其需要做好生态水利工程与原工程之间的衔接,各部门之间要加强沟通交流,勘测原水利工程情况,并设计好衔接,同时注意生态水利的生态维护功能。
结束语
综合文章中所阐述的观点,我们不难看出水利工程设计的重要性,将节能技术引入其中是形式所向。节能理念是我国所倡导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思想。水利工程建设应用到了节能技术,将会大大的降低水资源分配上的能源消耗,也会降低企业运行的成本,实现高效、节能的发展模式。水利工程节能上主要的体现方面有用电的设备、泵站的运行系统调配以及自动化技术的引进等等,诸多技术的共同作用将对于我国水利工程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水利工程设计的合理性、科学性以及节能性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李俊.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在水利建设中的运用分析[J].陕西水利,2018(06):275-276.
[2]赵全成.生态水利工程设计若干问题探讨[J].河南科技,2018(02):109-110.
[3]徐海波.水利工程设计在施工过程中的影响与控制[J].工程技术研究,2018(10):157-158.
[4]李玉忠.完善水利工程设计对施工过程的影响分析[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08):236.
[5]孙环环.关于水利工程设计对施工质量的有效控制探讨[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