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强混凝土在市政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39卷9期   作者: 陈立君
[导读] 高强度混凝土研究与国家建筑业的发展密切相关

         摘要:高强度混凝土研究与国家建筑业的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应加强对高强度混凝土施工点的控制,深入分析高强度混凝土应用,解决高强度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高我国高强度混凝土应用过程的效率。文章对高强度混凝土市政建设中的应用进行了一系列分析和研究,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意见,使我国在市政建筑领域取得了进一步发展,提高了城市建设水平。本文主要分析高强混凝土在市政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关键词:高强混凝土;强度;材料;市政建筑
引言
         现代建筑行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高强度混凝土应用为建筑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条件目前,高强度混凝土时建筑工程中已经开始投入,但在应用过程中也发现了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决定了高强度混凝土是否普遍适用。如何解决应用节目中存在的问题是当前高强度混凝土推广的关键。
1、高强混凝土应用概述
         在建筑施工实践中,为解决普通混凝土存在的质量缺陷,出现了创新品种——轻质型混凝土。1913年,美国首次采用回旋窑烧制页岩陶粒成功,这是轻质混凝土的一大进展。轻质混凝土有较高的强度、较强的耐火性、较好的保温功能和较强的抗震功能,可以在各类民用建筑以及相关工业构筑物上应用,技术经济价值较高。但应用范围十分有限。伴随研究的不断深入,高强陶粒应运而生,人们将1600~1900的密度等级、高于LC30的强度等级配制了出来,在高强轻集料混凝土(结构)中进行了广泛的应用。
2、高强混凝土的优势和特点
         2.1 耐久性相对较高
         高强混凝土的高耐久性主要表现在:较好的密实性、抗冻性、抗渗性、较强的抗碳化能力、较高的抗腐蚀能力、较好的耐磨性。和设计基准期相比,使用年限较长,是一般混凝土的3~10倍,高达百年。
         2.2 具有高体积稳定性
         体积稳定性主要受以下几方面影响:(1)收缩变形,即在凝结的时候混凝土伴随的变形。(2)弹性变形,即混凝土因为负荷而导致的体积变形。(3)温度变形,即因为温差导致混凝土伴随的体积变形。因为上述特性,使得应用混凝土时公路桥梁的受力情况会发生变化,进而使得公路桥梁的安全度受到影响。高强混凝土具有高体积稳定性,在硬化早期,高性能混凝土的水化热性相对较低,在硬化后期,其收缩变形性相对较小。
         2.3具有轻质性
         随着科技发展,很多现代化桥梁把更大跨度、更长更轻桥身作为发展方向。普通的混凝土因为有着较大的自重,难以满足上述需求,而高强混凝土可以使梁体自重得以减轻,使桥的跨越能力得以提高,而且具有较高的抗震性,是桥梁建设材料的上上之选。因此,桥梁建筑施工要想实现跨大、载重、质轻、耐久等需求,高强混凝土尤其适用。
3、高强混凝土在市政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3.1市政建筑工程施工中高强混凝土的调制
         调制高强混凝土时,首先用少量的原料进行调试,确定配制时的材料投放顺序和比例,根据实际情况,用称重仪器进行称量,配制用的水泥的用量偏差不能超过±2%,骨料的用量偏差不能超过±3%,水和高效减水剂料等其他材料的用量偏差不能超过±1%。配制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水的用量,高效减水剂在最后一次加水的时候加进去,以便能够搅拌均匀。
         3.2市政建筑工程施工时高强混凝土的运输和浇筑
         在市政建筑工程施工中,要尽可能的减小高强混凝土的入模和运输时间,避免在运输途中出现泌水、离析等情况;在具体使用的时候,要严格按照操作要求,确保每个流程都能严格把控,尽量在一个小时之内完成全部流程。

保证高强混凝土强度的关键是保证其密实性,所以浇筑过程中要边振捣边浇筑,均匀的进行搅动,避免欠振、漏振的现象。
         3.3市政建筑工程施工时高强混凝土的养护
         高强混凝土施工中除了要严格按照操作要求外,还要对高强混凝土进行养护,养护能有效避免高强混凝土后期出现裂缝。在完成混凝土的浇筑振捣后,要及时用土工布或者草席覆盖,并进行洒水养护,洒水的次数和用量需要根据当时环境的风力、湿度和温度等因素做出及时的调整,以保证高强混凝土表面的湿润。高强混凝土的强度达到预期强度的90%以上时,才能停止对其的养护。
4、高强混凝土的质量控制对策
         4.1做好高强混凝土的结构设计控制
         高强混凝土在结构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当高强混凝土受到较大载荷压力时呈现高度脆性的特征,延展性能较差,材料的整体延展性与结构构件的延展性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高强混凝土构件的主要受力部位需要通过加强箍筋的横向约束以提升高强混凝土构件本身的延展性,高强混凝土由于塑性变形能力相对比较差,导致实际钢筋锚固黏结应力的分布不均匀。因此,在进行钢筋设计及钢筋锚固部位的确定过程中,需要结合工程项目的实际建设要求,适当地加强设置横向箍筋。另外,高强混凝土的抗剪强度、抗拉强度以及黏结强度随着抗压强度的增加而增加,但是其比值却越来越小。所以,在进行高强混凝土构件力学性能处置的过程中,必须要按照实际建设需求合理地进行控制,谨慎处理。其次,高强混凝土在受到外部压力时,与普通强度混凝土的应力应变曲线存在显著的区别,需要结合受压力区混凝土应力分布情况计算高强混凝土极限状态下正截面承载力,不能参照现行的数据进行规范和统计,结合工程项目建设要求得出安全准确的结果。
         4.2做好高强混凝土的拌和工作
         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混凝土质量的控制通常由混凝土搅拌站通过抽样检测的方法进行确定。在高强混凝土检测时,需要考虑使用全时制检测方案,保证所有的装置和设备都能够满足工程项目建设的要求。原材料以及工程项目的建设计划需要与原定的目标和方案一致。通常,高强混凝土中往往添加有一定量的矿物外加剂和化学添加剂,以提高高强混凝土的强度和性能。不同类型的外加剂通常会产生不同的强度增长曲线。在进行原材料选择和控制的过程中,需要结合文献资料以及实践经验,注意不同商标和类型的外加剂所引起的整体功能的改变。同时,还需要严格按照规定控制高强混凝土的搅拌时间,避免过长时间的搅拌导致坍落度的损失增大,而影响整体混凝土的工作性能。
         4.3加强高强混凝土工时质量控制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必须要注意周围环境以及周围条件的改变,适当地调整高强混凝土的应用方案以及材料配合比和各种工艺参数,以保证施工效果。在进行高强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水灰比。在用水量中扣除骨料的含水量,每天进行骨料含水量的有效测定,并在每次配料时连续测定砂子含水量,严禁在未得到允许的情况下添加额外水量。其次,工程项目建设人员还需要做好混凝土拌和物温度的探测以及控制,控制温度升高的过程,保证工程项目能够顺利进行。同时,还需要结合工程项目的整体建设情况,合理地安排施工工序以及施工工艺,优化施工方案,加快施工流程。另外,所有的工程项目建设人员都需要做好施工技术交底工作,并加强各项施工档案的收集记录,做好数据的分析,为后续工程项目的持续开展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
结束语
         近年来,我国建筑工程水平不断提高,完成了许多著名大型建筑工程的建设工作,大型建筑工程能否顺利施工的关键是在高强度混凝土建筑工程中的应用。高强度混凝土施工技术水平的高低在建筑业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是决定建筑物成败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管军.高强混凝土在高层建筑施工中应用[J].中外企业家,2014(30):222+225.
[2]梁启亮.建筑工程中的高强混凝土在施工中的技术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3(28):41+43.
[3]谭巍.高强混凝土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科技与企业,2013(13):263-264.
[4]王丽娜.高强混凝土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科技与企业,2013(13):275.
[5]谭文熠.高强混凝土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探讨[J].现代装饰(理论),2012(07):1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