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随着我国建筑工程施工的不断扩大,建筑工程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的使用也普遍增多,在建筑工程施工当中使用大体积混凝土的不仅有效提高了建筑施工的效率,而且还提升了建筑施工的速度。虽然大体积混凝土在建筑施工当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但是大体积混凝土在施工当中产生的裂缝也成为了建筑工程当中的最为常见的危害,所以控制好大体积混凝土在建筑施工当中产生的裂缝就显得十分重要,文章就大体积混凝土在施工当中产生裂缝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控制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裂缝进行了论述,目的是为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裂缝的有效控制和研究提供切实有效的参考。
关键词: 建筑工程 大体积混凝土 施工裂缝 控制建议
引言
我国建筑行业在日新月异的发展中,在建筑材料中混凝土是使用率最高的,很多混凝土都在建设过程中出现了裂缝情况,不仅影响了建筑物的美观,也对建筑的结构产生破坏,因此相关部门人员应该重视起来,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然后找出解决办法,还要根据混凝土出现裂缝程度不同分别进行研究,如果是裂缝程度较轻,就降低混凝土建筑物服役周期,价值也会降低,如果是裂缝比较严重的时候,就会危及到建筑物的完整性,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本文就对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裂缝产生的原因及控制措施进行分析。
1大体积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危害
1.1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建筑工程中出现混凝土结构裂缝,将会给建筑工程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如果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忽视混凝土裂缝问题而单纯地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将会出现意想不到的问题,甚至会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影响。
1.2工程的防水。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是建筑结构漏水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也是建筑结构投入使用时令人十分头疼的问题。如果混凝土结构裂缝长期被水侵蚀,最终会对结构的安全性和防水的耐久性都产生负面影响。
1.3建筑物的性能。混凝土出现的裂缝会使混凝土内部金属部件裸露在空气中,最终被逐渐腐蚀,进而使混凝土内部结构产生变化。而混凝土内部结构的变化最终对混凝土的耐久性和冲击强度产生不利影响。
2大体积混凝体裂缝产生的原因
2.1 水泥水化热
在施工的时候经常会用到一种材料,那就是水泥。而这种材料在一定的情况下会产生一些热量,这是应用水泥施工过程中常会出现的一种情况,小体积的水泥还好,因为它的面积较小,所以释放的热量很快的就会被释放到空气当中被分解。而大体积的则不一样,它的面积会变得非常的大,需要许多的水泥堆积才能整合成大体积的状态,而水泥又是非常容易产生热量的一种材料,它的大量堆积会使得热量逐渐累积,在累积的过程中又被另一层的水泥封闭住,热量不能及时的散发,随着后期混凝土体积的再次增加,热量会逐渐累积到一个非常大的水平,混凝土内部的温度非常的高,与外部的温度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样建筑出来的物体性质会非常的不稳定,随时会出现问题。如果需要使用这种材料,在平时必须要随时关注可以直接将热量散发出去的情况,所以在混凝土内部的最高温度出现的时间一般都是在浇筑后的三到五天之内,在此期间,混凝土内部的温度会出现非常高的情况,会导致浇筑的混凝土出现裂缝,如果不及时的处理这个问题,水平地面上就会出现粗糙不平、坑坑洼洼的情况。
2.2混凝土的收缩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会出现膨胀和收缩的问题,其中混凝土收缩是造成大体积混凝土体裂缝产生的主要因素之一,混凝土在干燥的时候,会因为毛细孔水分的蒸发而使得毛细孔中出现负压,随着空气湿度的降低,负压逐渐增大,产生一定的收缩力。混凝土之所以会成型,其中大多的原因都与水泥干后成型有关,水泥在塑性完成之后,等待水分被蒸发干,这时混凝土就会自动收缩,如果这个点没有把握好就会出现裂缝,而且非常不容易修正。混凝土表面开裂现象的发生,会降低混凝土抗渗、抗冻以及抗侵蚀等耐久性能,混凝土体铸造的建筑或者是道路等,只能使用非常短的时间,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混凝土收缩的种类也有很多,第一种就是干燥收缩,这种收缩大多与混凝土停止养护有关,在停止养护后,在不饱和的空气中失去内部毛细孔和凝胶孔的吸附水而发生的不可逆的收缩;第二种就是温度收缩,主要是由于大体积混凝土内部温度由于水泥水化而升高,最后又冷却到环境温度时而产生的一种收缩形态;第三种为塑性的收缩,一般都是指在塑性阶段大体积混凝土由于表面失去水分而出现的一种收缩,这种收缩多发生在夏季。以上三种都是常见的收缩形态,都是造成大体积混凝土出现裂缝的主要原因,分析出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原因,然后进行针对性的修正,才能保障施工的正常开展,保障工程的顺利进行,分析这些情况可以尽早的就进行预防,早做打算,才能防止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现象的产生。
2.3温度变化产生裂缝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混凝土浇筑施工时水泥将会产生大量的热源,并且在浇筑完成后的短时间内水化热将会集中释放,而影响放热速度的就是混凝土混合料的配比,以及使用的水泥种类。当大量水泥水化热的释放,导致混凝土内部温度增加,而外部自然环境温度变化较小,从而形成一个明显的温度差,这时混凝土表拉力会使得混凝土产生裂缝。
2.4施工不当引发裂缝
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由于施工不当而引起裂缝的现象也普遍存在。原材料的计量不准确而造成的配料不合理也有可能导致混凝土结构裂缝;混凝土搅拌过程的时间长短对混凝土的质量也会造成影响,搅拌时间超过或低于标准时间都会降低混凝土质量而造成混凝土裂缝;混凝土养护工作不到位或者不合理也会导致混凝土裂缝发生。
3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裂缝的控制措施
3.1原材料的选择
在大多数建筑工程中,普遍使用大体积的混凝土施工技术,这种看似简单的施工技术有着严格的要求,因此无论在对原材料配制过程中,还是进行浇筑的时候都要重视。在对混凝土比例优化的时候,可以采用矿渣硅酸盐的方式来进行,减少水化热的现象,也可以加入外掺剂降低水化热,配置混凝土的时候利用自然连续的材料,在选择骨料的时候选择粗砂,在施工的时候改善原材料的混合比例提升混凝土的抗裂性,增强拉伸变形能力,以膨胀与冷缩为主,加强建筑物的总质量。
3.2混凝土浇筑方案
在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时候,可以采用分层、分段的方式处理,在连续浇筑的时候,要根据结构物的大小,材料的疏密程度进行合理确定,要注意的地方进行二层浇筑,第一层混凝土还没有凝结但还是有热量的时候,直到全部浇筑完成,这样的方式更加适合面积大、结构厚的工程,从结构物的一端开始,从短到长进行操作。
3.3测温养护
混凝土后期养护工作也是十分重要的。当混凝土表面温度下降时,导致混凝土表面和内部的温度不一致,产生温度差,混凝土结构受到外界温度影响从而形成裂缝。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做好温度检测工作,能有这样才能避免由于温差过大出现裂缝,一般情况下混凝土内外温度差需控制在25℃以内。
大体积混凝土养护通常就是浇筑完成以后混凝土表面覆盖麻袋、草帘或者土工布等,保持温度、减少水分蒸发,使混凝土结构始终处于湿润状态;另外就是在混凝土表面洒水,不会因为干裂产生裂缝。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时间一般在10天以上。
3.4施工过程方面。
在进行施工管理制度制定过程中,应结合企业自身条件并严格根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进行操作。加强施工过程的规范性,根据企业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配置软硬件设备,并根据制定的规章制度开展工作。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严格落实制度,且重视细节;同时要做好监管工作,判断实际操作与操作流程是否相同,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叫停予以改正。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主要对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裂缝的控制措施,可以看出,混凝土施工在建筑工程中是主要内容,也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所在,如果混凝土出現了质量问题,那么直接会影响到整个工程效果,实际情况下,我国混凝土技术有很大的进步,也起到了一定作用,可能是受到内部或者外部的因素影响,还存在着需要解决的问题,需要相关人员不断研究不断努力,让我国建筑行业获得更大的进步。
参考文献
[1] 李硕.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裂缝控制措施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36):1459. [2] 叶力源.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裂缝的控制措施研究[J].大科技,2019(35):262-263.
[3] 颜冬.提高混凝土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措施[J].四川水泥,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