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简述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39卷9期   作者:葛磊
[导读] 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是建立三维模型与动画展示

         
         摘要: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是建立三维模型与动画展示,也是一种智慧建造方式。BIM技术与装配式建筑的深度结合,可以提升装配式建造水平,在建筑行业中引领新的潮流与新的方向。而随着对BIM技术研究的不断深入,软件的创新性开发,以及大量的理论实践,未来BIM技术必然会成为实现装配式建筑智慧建造的有效手段,引领装配式建筑的智能化、智慧化发展。
         关键词:BIM技术;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应用
         前言: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与进步,BIM技术运用效果十分显著。装配式建筑施工中运用BIM技术能够有效避免施工问题,实现设计到运行维护的一体化管理,促进我国装配式建筑施工水平与质量不断提升。我国建筑技术的不断变革与更新,以BIM技术为首的新型建筑技术正在为我国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做出新的贡献。建筑施工过程中难免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如不同施工环节的有效衔接和一些复杂的安装部位,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会阻碍施工,影响整个施工效率。想要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就要保证BIM技术的合理运用。
         1装配式建筑
         随着建筑数量与建设规模不断增加、扩大,我国土地资源越来越稀缺,在这种背景下,装配式建筑得以在建筑行业中广泛运用,未来发展空间广阔。装配式建筑能够充分利用空间,通过空间的合理分隔实现空间最大化的利用,进而解决我国土地资源紧张的问题。装配式建筑对于建筑构件的质量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建设施工单位应用装配式建筑构件时,一定要保证所制作出来的构件符合质量标准,一旦构件质量不合格,严格禁止使用。
         2BIM技术的运用价值
         BIM技术实质上是一种数字信息技术,其主要通过整合工程项目中的各项数据信息,借助一定的信息模型来全程模拟工程实践,从而更为直观地展示工程施工活动,同时通过对数据信息进行分析,进而构建起完整的数字信息化立体模型,为工程项目的顺利施工提供参考意见,因而在工程设计以及施工管理中得到广泛应用。BIM技术能够推动着我国建筑行业向信息化方向发展。当前,我国BIM技术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已基本成熟,其与装配式建筑有效结合,使二者相互促进,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互利共赢。装配式建筑的特点是生产周期短且具有较强的结构性,所以其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较强,但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技术水平的提升,人们对于建筑结构和空间性能也提出了更多新要求。装配式建筑在近几年得到很快的发展,但由于项目管理水平较低,信息传递慢,建筑使用寿命有限和受到各种因素的不同程度的影响,导致装配式建筑发展限制较多,发展约束性强。而BIM技术的出现与运用,为装配式建筑建设与发展带来希望,能提供更加全面的视角,确保建筑建设与外观的完善性。通过对BIM技术的合理运用,建筑结构与外观实现三维或四维呈现方式,深化设计,将设计偏差降至最低。预制装配之建筑施工中BIM技术的运用,实现了信息化建设的同时促进了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3预制装配式结构特点分析
         3.1施工难点多
         施工难点多是预制装配式结构施工的主要特点。对于施工位置和各边甩茬连接钢筋个数要求是相同的,而这就会引发各种施工问题。做好结构连接工作,需要各部门之间的有效沟通与协调,加强技术交底工作,使甩茬连接钢筋根数与位置严格满足施工要求。固定件安装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管线损坏的现象,对此施工人员在机电管线走向与固定件位置施工中一定要保证二者紧密配合,这样才能避免管线损坏。
         3.2施工精度要求高
         装配式建筑施工更注重施工精度,且相关要求非常严格,主要是为了保证固定件连接可靠。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操作,如果由于施工人员自身原因导致施工精度降低,必定会对整个施工质量造成不好的影响。重点环节施工人员必须要持证上岗,做好人员把控。


         4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运用
         4.1基于BIM技术的三维场地规划与布置
         利用BIM技术构造一个虚拟的建造环境,实现三维场地规划与管理。虚拟建造环境中包括施工现场、建筑构件、施工设备等三维模型,项目管理部门借助BIM技术的可视化特点,在三维动画模型中清楚地观察和追踪现场实际施工情况,给出文明施工部署,辅助现场工作布置与管理,发挥指导作用,并协助进行方案优化。装配式建筑构件体积较大,所以要尽量避免二次搬运,减少对构建完整性的破坏。全方位模拟施工场地与施工过程,发挥三维技术的辅助作用,指导构件从入场到检验、堆放直至最终的安装。
         4.2碰撞检测与协调分析
         碰撞检测运用BIM技术确保检测效率与精准性,同时还增强成本控制力度。如BIM技术在工程质量检测中的运用,采取数字化模型方法,并进行抗震实验;这与普通检测方法具有明显的差异,因为普通质量检测方法首先要构建相应的模型,然后才能进行物理实验,转化参数为实验数据。检测人员要想得出最终检测数据必须借助计算分析公式,从而全面掌握整体工程建设质量。BIM技术只需将数据模型传输到检测程序里,借助信息技术完成实验场景的模拟,检测效率明显提升,同时保证检测质量。建筑构件组装也可运用BIM技术完成,模拟还原场景,得到构件设计中存在的问题。碰撞实验检测中运用BIM技术,能充分发挥技术优势,使建筑设计更加完善。
         4.3施工控制与吊装模拟
         施工人员通过对BIM技术的合理运用,实现装配式建筑施工方案的进一步完善。技术人员在吊装施工前期,就要将相关机械数据和工程参数传输到立体模型中,确保建筑模型内容与施工进度相匹配,立体化呈现建筑内部结构图。技术人员首先在静态模拟场景中进行吊装工序模拟实验,根据实验情况改善设计内容。实验结果作为现场资源分配依据,并做好后期保障工作,这样一来设计人员能够对现场位置和分工情况实时掌握。设计人员通过视频的形式呈现计算机中的位置,等到正式施工时技术人员就可按照视频内容准确布置位置与任务,并针对视频内容分析易产生的问题,施工控制明显得到加强。
         5BIM技术在运营维护中的运用
         装配式建筑的运营维护可借助BIM技术构建一个服务体系,使其对相应的设备进行维护。如果建筑发生火灾事故,服务系统就可运用BIM技术在模型中准确发现起火点位置,并对该起火点周围构件属性进行判断,为消防员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使其在最短时间内到达起火点位置进行灭火,灭火效率大大提升,减少经济损失。另外,日常维护工作中要想查询和了解构件信息都可利用模型完成,建筑维护效率与质量明显提升。全面了解与掌握构件安装过程,保证安装质量的同时,明确划分责任,运用BIM技术在日常维护中达到实时监测与分析目的,发现建筑构件中能量消耗高的部位,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做好处理工作。
         6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以及节能环保理念的深入人心,装配式建筑迅速赢得了人们的青睐。BIM技术的运用不仅能提高施工质量,还能提升管理效率,帮助管理部门与施工部门做好各项工作。借助BIM技术构建虚拟建筑模型,在众多施工环节中发挥关键性作用,为我国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1]曲桂凤.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标准化,2019(24):18-19.
         [2]刘扬.BIM技术在建筑工程绿色施工中的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18(1):70-71.
         [3]毛钦辉,邬永珍.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结构施工中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9(9):211.
         [4]李庆龙.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运用[J].装饰装修天地,2018(4):25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