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给排水施工及管道安装技术研究 张强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1期   作者:张强
[导读] 摘要:当今时代,高层建筑逐渐成为主流趋势,并向着大系统、高参数的方向发展、进步。
        广西建工集团第四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541004
        摘要:当今时代,高层建筑逐渐成为主流趋势,并向着大系统、高参数的方向发展、进步。在实际开展高层建筑给排水安装施工工作期间,会涉及工程规划、施工与维护等多个环节,为了能够保证施工质量,就要充分运用关键技术,使高层建筑给排水管道安全、平稳地运行。本文主要针对高层建筑给排水施工及管道安装技术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高层建筑;给排水;施工;管道安装;技术
        1高层建筑给排水工程的施工特点
        如今在高层建筑给排水工程中主要的特征包括这样几点:高层建筑给排水工程消防系统的静水压较大,所以高层建筑的给排水系统会选择使用竖向分区的措施来控制静水压,提升整体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高层建筑比较容易产生火灾的情况,要是产生火灾就会急速的进行蔓延,而且会造成更加严重的安全事故,因此在高层建筑中需要持续地改进和完善给排水系统建设,特别是需要增强对于消防系统的重视;高层建筑体积较大,楼层较多,因此高层建筑的排水量也比较大,管道较长,管道需要承受较大的水压力。所以在高层建筑的给排水系统中过气管系统以及新型单立管系统都需要选择性能良好的管材,使用合理的接口方法来保障建筑质量;最后就是高层建筑施工的施工标准比较高,因为居住的人口比较多,用水量较大,因此要是产生排水系统故障,就会严重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因此建筑单位需要选择先进的技术来确保系统处于一个良好地运行状态。
        2高层建筑给排水系统安装技术
        2.1给水系统安装
        给水系统安装的重点为管道安装,基本要求为保证供水能力,强调稳定性和美观性。具体工作中,应考虑水平管道、立管以及分流管的安装管理,对明管和暗管安装进行分别控制。在安装前应首先根据建筑用水特点,加强管道设计,确保其能够持续满足各层民众用水需求,以水泵作为核心设备,进行基础安装施工。明管一般敷设在墙面、室内边缘,安装前选取高层建筑的第一层作为安装的标准层次,所有管道安装位置应在施工前予以标注,根据图纸要求分析可行的施工路径。连接不同部分时,应确保密封性,避免机械破坏、热破坏,以管网上的各类阀门进行给水系统控制。管道安装过程中要求避免复杂的转弯设计,以简单的垂直设计为主,转弯处采用材料加厚和弧面设计,保证其承受冲击破坏的能力。
        暗管敷设在地面以下进行,应给予位置记录,避免后续施工破坏。所有管道完成安装后,要求进行压力试验及通水试验,检验管道密闭性及供水能力是否达到要求。通水试验时,开启试验区域的全部配水点,逐步向给水管道施加试验压力。施压应进行至少三次,第一次向给水管道施加少量压力,压力等级(供水压力)在0.2MPa左右,根据水流速度和总量,评定管道的供水能力。第二次向给水管道施加大压力,压力等级(供水压力)在0.4MPa左右,根据水流速度和总量,评定管道的供水能力,同时分析管道是否能够承受高压供水模式下的冲击破坏。第三次为重复测试,测试内容和方式与第二次测试相同。
        2.2排水系统安装
        排水系统安装也以管道安装为重点,考虑安装稳定性和美观性、排水能力的同时,还应强调材质分析和位置选取。一般以耐腐蚀性较强的复合材料为主,在安装的过程中,应考虑复合材料的厚度、抗压强度,确保其匹配建筑排水要求。横支管长度在1.8m以上,要求做好伸缩节设置,间隔为3.5~4.0m。立管长度一般应控制在4m以下,伸缩节的设置间隔可略长于横支管。层面立管长度超过4m,应考虑管道变形问题,给予必要的补偿设计,1~2层排水的压力较大,可增加伸缩节数目、缩小间隔,并给予必要支撑。所有排水管应远离进水管,主管道距离不得小于4m,室内部分应放置于墙体边缘。

排水管道安装结束后,要求对管道进行测试,目前各地普遍采用通球测试法,选取直径为排水管道内径60%~70%的胶球、铁球等进行测试,使用连接牢固、贯穿测试球的铁丝,将测试球放置于管道内,能够顺利通过表明管道内径无异常、内部无质量问题。排水管通气管的安装,主要考虑风道、通气管的独立性,选取与风道较远的位置进行通气管设置。通气管道的距离主要根据建筑特点酌定,一般每隔一层设置1个即可。排水管道安装完成后,进行密封性测试,采用灌水试验方式,主要测试密闭性、抗压破坏能力。为避免大量返工风险,可在部分安装完成后进行测试,使得早期就可发现质量问题,予以处理。
        3高层建筑给排水系统施工技术
        3.1施工方案分析
        高层建筑的用水量、排水量较大,其给排水系统施工要求以理想可靠的施工方案为基础。在施工前,可考虑借助BIM技术进行方案分析,收集建筑给排水设计要求、管道安装位置、管径大小、安装方式等信息,将其带入BIM软件中进行模拟,考虑暖通、电气、智能化工程的各种风管、线槽、线管的大小、安装位置等情况,依据建筑(或装修)专业允许的最低安装高度,综合分析确定给排水管道的安装位置及安装方式。完成上述模拟分析后,选取合适的参数建立一个管综施工模型。施工方案出具后,考虑到安装过程中可能出现不可预知问题或因设计变更而调整的问题,要求保留既有数据进行必要的动态分析,包括管道增减、管径变化、安装路径调整的影响等,保证给排水系统设计合理,能够有效指导施工。
        3.2施工质量控制
        施工质量控制在高层建筑给排水系统施工中得到普遍关注,为保证其质量符合建筑要求,可在工作中推行三项措施,一是现场管理,二是材料管理,三是小周期管理。现场管理主要强调控制现场施工规范性,保证施工全程安全有序。材料管理以施工图纸要求为基础,一般采用全面检查的方式,检查材料材质、技术规格参数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如某高层建筑给排水系统采用复合管材,要求取样进行测试,核准材料内径、材质符合设计要求,适当进行抗压强度分析,了解管道转弯处、内壁是否满足施工方案要求,一般单一材料检查合格率不得低于99%(包括重复实验)。小周期管理强调在完成一个分项目的施工后进行一次检查,如转换层给排水施工、地下部分给排水施工等,以保证及时发现给排水施工的质量问题,并予以管理和解决。
        3.3施工辅助技术
        高层建筑给排水系统的施工辅助技术包括防渗、绿色环保、地下沟槽处理等。防渗方面,地下排水部分以连续墙做整体防护,排水管道内外则重视借助黏接剂进行防渗控制,一般在管道外部涂抹黏接剂,提升对小空隙的封堵效果,之后以粒径在3.0mm以下的细沙进行表面处理,提升管道应对外来破坏、负载破坏的能力,优化防渗效果。环保施工主要考虑智能设备的应用、新理念的推广,如在给水系统中应用智能感应设备,即便人员忘记关闭供水系统,感应设备可通过红外感知判断“当前无人用水”,自行关闭供水系统,避免水资源的浪费问题。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高层建筑施工建设行业迅猛发展,人们对施工质量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其中,给排水管道安装质量尤为重要,其对高层建筑整体施工质量具有重要影响。这就要求给排水管道安装施工人员在日常工作期间,要严格按照标准规范进行施工,合理选择并运用相应的施工技术,在准确落实各项工作的基础上,注重提高高层建筑的使用年限。
        参考文献
        [1]基于工程实例的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探析[J].龚红霞.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9(12)
        [2]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及施工技术要点[J].屠天宇.门窗.2019(19)
        [3]高层建筑给排水消防设计关键技术[J].王晟.建材与装饰.2020(04)
        [4]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要点分析[J].李震涛.中国住宅设施.2020(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