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金属矿山地质找矿方法的探讨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1期   作者:常成文
[导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市场对于金属矿产的资源需求量也在持续性提高。
        托里县金福黄金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新疆塔城地区托里县  834500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市场对于金属矿产的资源需求量也在持续性提高。金属的开发一直以来备受各界关注,但是因为金属矿山地质找矿方面的技术难度较高,导致在找矿技术方面一直存在一些问题。对此,为了更好的推动金属矿山地质找矿技术持续性发展,本文围绕金属矿山地质找矿需要改进的方法与改进策略进行研究,希望可以为相关工作者提供理论性帮助。
        关键词:金属矿山;地质找矿;方法
        引言
        矿业就是重要的支柱性产业之一。作为矿业开发的基础与重要的保障,矿业资源是非常关键的。金属矿藏资源能够有效地解决我国目前面临着的资源问题,处理好了此类问题,才有利于地质找矿。鉴于目前我国在金属矿产资源方面的发展现状,极力要求走可持续发展的矿业之路,这才能够使我国矿业更加健康,从而而国民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1地质找矿理论概述
        随着我国矿物开采事业的不断发展,地质找矿工作也逐渐从浅层、地表向着隐伏、大深度所发展,影响因素多、难以识别成为了现代找矿的主要特征。长久以来,矿床模式一直指导着我国矿物勘探工作的开展,影响着我国成矿系统、地质异常理论、多因复成成矿等理论的研究,丰富了我国矿物开采、勘探的路径,为现代隐伏找矿、矿山深边部找矿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类比”是矿床模式的理论基础,在考克斯DP所编著的《矿场模式》、Canada编制的《Canadadeposittype》、我国编著的《中国矿床模式》中有着深远影响。该理论是对相似的、同种类型的矿床的构造、地质、化学等等特征利用简洁的文字,直观的图标进行表述,它既可以称之为一种经验案例,同时也可判定为一种描述性模式。成矿是在一定的环境、一定的时期下形成的,时间、空间、成因有着密切的关系,而该关系对于不同种类的隐伏矿物勘探、定位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类比”是我国几十年找矿历程中应用的主要思维模式,但是该理论也有着一定的局限性。尤其是大型、点型、超大型矿床,“类比”无法起到应有的效果。为提高找矿水平,“求异”理论被提出、应用,同时“偏在性”理论也为隐伏矿的高效勘测提供了新的路径。
        2如何加强金属矿山地质找矿方法
        2.1创新理念,改进工作思路
        为了更好的缓解和改善金属矿产的资源危机问题,需要不断的强化金属矿产勘探的工作强度,尤其是对于深部找矿方面的工作强度,在目前的各项技术条件环境之下不断的尝试和改进深部找矿技术,在理论、理念等多方面做好持续性发展工作改进。因为深部找矿一直以来都属于重点和难点问题,在发现和勘探深部资源方面一直存在比较大的难点和挑战。这就要求在具体工作中需要不断的学习尝试创新,不断的总结优化。对于已经发现的深部矿床需要在区域的地质背景、成矿的条件、成矿的作用以及矿体本身的特征等多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分析,不断的优化工作资料,总结关于深部找矿的技术认知、总结,做好成矿模式的分析探讨,并为深部找矿工作提供科学的理论性依据,认真的学习国内外的深部找矿理论,适当参考借鉴找矿技术,做好认识的提升与理论的创新,从而在今后工作中实现金属矿山地质找矿技术的持续性强化。
        2.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金属地质找矿是一类专业性较强的学科,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将理论与实践有效的结合在一起,这样也才能够更好的提高工作的质量。

如果我们在金属地质找矿工作中仅仅依靠相关的理论和观念是不行的,这样也无法有效的提高工作的质量,因此我们也必须要能够真正灵活的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在一起,通过科学的方法来加强地质找矿的能力。对于做金属矿产勘探开发的地质工作者来说,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做好工作所必不可少的。而在现今的实际工作和科研中,最常见的一个不好现象就是只重理论而忽视实践的重要性。一些典型的行为表现在:对于全面阐释金属勘探过程中的实际现象、全面研究金属矿产特征的成果很少;很重视论文的发表,而忽略实际生产工作中的应用情况和实践检验中是否合理的情况。而与此相反的是,有些前线工作者拥有丰富的经验,但是却不注意随时更新自身的知识储备,不注意补充最新的理论知识,这都不利于找矿工作的发展。有鉴于以上的种种现象,本文提出了以下一些改进措施:①坚持生产学习科研相结合,实践证明,这在大多数科学领域都是非常有效的方法,在我们金属矿产勘探领域,也有着十分明显的效果;②对于个人评价,应该结合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对金属勘探研究领域取得的成果应该分成两种:一种是理论上的创新,一种是实际工作中有重要的发现,两者不应该只取其一,应该齐头并进,都考虑到个人评价当中;③对于新进单位的年轻人,应该先全面培养其综合科研能力,可以先接触一下深入研究的综合性的科研项目,全面打好地质方面的基础能力,为未来培养长久人才;④对于前线工作者,可以定期或者不定期的组织各种培训课程,或者多提供一些去高校进修的机会,这样可以使第一线的找矿工作者不仅拥有丰富的经验,还能提高他们的学术水平,丰富最新的理论知识,将他们培养成更高一级的地质人才。
        2.3其他加强金属矿山地质找矿的方法
        国内,除常见的多元统计方法之外,在矿山找矿中应用的辅助方法还有逻辑推算方法、逻辑信息方法、特征推断方法、欧氏距离方法、找矿信息量方法、找矿趋势方法、模糊聚类方法、信息权重方法、小波分析方法等,这些辅助方法在矿山找矿预测、精准定位方面均有着不同的辅助作用,呈现出不同的应用优势。在此基础上,GIS可将矿山找矿相关信息数据,集中在同一个系统中,实现集中化分析、模糊化分析,隐伏找矿定位预测也在逐步朝着信息多元化的方向锁发展。在利用综合性、集成性找矿技术方法预测过程中,有效的定性、定量是为提高找矿精确度、效率的关键。近几年,我国诸多研究团队都对有效度评价方法、Meta分析方法在找矿方面的应用进行了深度研究。这些技术方法重新定义了矿山找矿中的技术优化集成、客观赋权等等问题,并为多元化地质信息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指出了明确的新方向。从客观的角度上分析,矿物找矿是一个空间物质分析课题,信息数据在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结构化信息、非结构化信息找到矿床相关的数据、特征,无疑是矿山找矿中的核心要素。而GIS在这方面有着较为显著的应用优势,它能够将属性数据、空间数据,以一种高效率的状态进行有效处理,实现多元信息的综合判断。国内,MapGIS、ArcInfo等GIS系统的应用,从本质上转变了矿山找矿工作方式,也有效提高了矿山找矿的精确度、效率,优化了找矿工作规程。从逻辑、技术、理论等方面分析,GIS毫无疑问展现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或成为未来矿物找矿中的必要工具。
        结语
        综上所述,金属矿山地质找矿工作在我国已经开展了几十年,在地质勘察工作方面也得到了显著的发展和进步。但是,目前来看仍然存在许多的缺陷与不足,仍然需要在具体工作中不断的改进强化,不断的尝试各种全新技术手段,提升矿山勘探工作效率,促使金属矿山地质找矿技术不断成长,从而在效率、经济效益等多方面得到持续性提高,从而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有效支持。
        参考文献
        [1]肖霞,倪师军,冯德新,等.西藏察雅县大木南铅锌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J].金属工程,2016,6(2):75-79.
        [2]刁理品,栗欢欢,孙俊.黔西南赖子山背斜西翼金矿综合信息找矿预测[J].金属矿山,2017,24(4):233-234.
        [3]陈鹏,陈鑫,苏业良.西峡县大路沟石墨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J].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导刊,2016,21(3):51-5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