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隧道工程质量检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应的改进措施进行研究,在隧道工程施工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从隧道工程质量检测中可能存在的某些问题和相关的改进措施出发,比如,加强施工人员专业性,做好隧道施工控制等方面进行论述。希望经过本文的论述,可以帮助相关从业者更好的开展工作。
关键词:隧道工程;质量检测;施工技术
引言:我国在隧道工程质量检测方面存在着机械化水平不高,人力成本较大,环境污染严重等弊端。随着一系列改进措施的实施,当前我国隧道工程质量检测的机械化水平得以提高,并体现出成本较低、环境污染较小的优势。经过本文的介绍与分析,可以提升相关行业的整体水平,保证工作效率。
一、隧道工程质量检测存在的问题
(一)隧道内壁渗水
在隧道的整体修建过程中,因为隧道所穿过的区域相对较长,不同区域有着不一样的地质情况,所采用的施工技术也相对不同,所产生的问题也相对较多。其中,隧道内壁渗水是整体工程中最易发生的问题之一,所造成的后果也比较严重,处理手段也相对比较繁琐。在隧道的建造过程中,尤其是高速类工程隧道的修建,其主要的施工地点一般在群山之中,在山脚部位挖掘[1]。这种环境的水流情况往往比较复杂,且我国的地下水资源相对比较丰富,长江以南等地区的降雨量相对较大,长期的降雨会使山区中的水流溶解当地的矿物质盐,对隧道内壁会有比较强的腐蚀性。如果隧道施工不严谨,造成内壁存在一些微小的裂缝,这些微小的裂缝与孔隙在水流的自然侵蚀下开裂现象就会变得更为严重,最终造成隧道渗水事故,缩短隧道预计使用寿命。
(二)隧道砌衬开裂
隧道建设过程中的砌衬裂纹问题,在隧道修筑完毕后的质量检测中是经常出现的问题之一。隧道壁上出现砌衬开裂的问题主要是因为隧道所承载的压力较大[2]。隧道修建的过程中往往需要穿越一些硬质岩山体,这些山体中的硬质岩不但自身硬度较大,密度也相对较高,直接导致了隧道所承载的压力变大,最终造成隧道内壁砌衬的开裂。可见,隧道修筑过程中,砌衬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隧道工程的顺利完工以及后续的使用质量与平均寿命。以四川绵阳高速隧道的修建为例,其在隧道修筑工作接近尾声时,进行全隧道质量检测中,就发现了隧道内部多段出现了砌衬开裂问题,不得不清除隧道内的砌衬外壳,重新进行二次浇灌。不但造成了工期的延误,还导致了工程安全系数的降低和总体成本的增加。
(三)施工地形复杂
我国的平原地区绝大部分集中在东部,面积相对较小。而广大地区多为丘陵地形。在进行大规模的基础建设时,隧道工程的修筑就变得极为频繁。但是因为我国幅员辽阔,隧道工程所经过的地质情况极为复杂,穿过的山峰与山谷中都需要工程技术人员进行仔细测量,才可以确保接下来隧道的正常开通与运行。而因为地理环境等因素,导致相关的测量工作量极大。同时部分施工检测人员对于隧道现场地理地形的勘测工作也比较轻视,最终往往因为地形勘测工作没有仔细勘测的原因,导致隧道工程修建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安全事故,不但影响整体工期,还会造成人员伤亡现象的发生。因此隧道施工方需要对当地的自然环境进行严密,仔细的测量。避开一些危险地形或者较难开挖的山体,以降低隧道修建工程的总体难度。
二、隧道工程质量问题的改进措施
(一)加强施工人员专业性
随着我国土木工程的快速发展,土木工程的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隧道工程的修建关乎到国防建设以及整体民生的安全,更需要制定严格的施工标准对整体行业进行约束。在隧道工程整体工期按时结束前提下,保证隧道修建中的安全系数。因此,要想确保隧道工程的整体安全性,就必须制定出严格的施工建设标准,而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则是决定着隧道施工标准能否被完美实施的重要因素。施工企业在承包隧道工程的修筑任务后,为了尽可能的保证利润,缩短工期,部分企业便压缩了隧道修筑人员的上岗培训时间,造成了部分施工人员自身专业素质较低的情况,无法保质保量的完成隧道修筑工作。同时由于施工人员自身的专业素养较低,无法操作大型挖掘机械,如盾构机,钻土机等自动机械,只能使用自动化程度较低的工程机械进行挖掘,不但降低了整体隧道工程的修建效率,还造成了预定工期的延误,企业利润的降低。所以,相关企业要加强对相关施工人员的培训,在隧道工程正式修建之前,要提前做好相关施工人员的培训工作。根据2019年交通部新出台的隧道建设标准,每位施工人员在上岗前应该接受不小于十五天的岗前培训。企业同样需要做好人才培养工作,可以通过高薪聘取熟练技术工人的方式来保证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
(二)做好隧道施工控制
要保障隧道的整体施工质量,以及按时完工,不但需要一批高素质的隧道建设工人队伍,同样还需要做好隧道施工过程中的施工控制工作。隧道建设是一个极为庞大的工程,耗时极长,需要的总体施工人员更是极多。因此在隧道的整体施工过程中,就需要对每段施工进行严格的监督与控制。前期的勘测工作,中后期的具体施工钻土,以及隧道后期的混凝土浇筑,这其中的每一步都需要做好隧道施工控制工作。及时的检测隧道每个工程段的施工环境与整体施工进度。不但要保证分段建设工作符合施工前的提前规划,还需要确保每段隧道的整体质量。在不同的施工队伍完成其对应的建设任务后,就需要对其进行严格的施工控制检测,保证可以得到客观真实的施工数据,并进行妥善记录,提高整体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水平与相关施工标准,避免出现最终质量检测中发现存在有未检测出的问题而进行二次复工,增加建设企业的相关成本,降低总体施工安全系数。不但会给一线的建设工人增加任务量,还会导致企业总利润的降低。
(三)进行各阶段数据总结
隧道工程建设工作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在整体的建设过程中,如果不进行详细的数据调查,总结工作,不但会发生施工错误,甚至会出现隧道塌方等严重安全生产事故。因此,要想做好隧道的建设工作,首先就要完善各个施工阶段的数据总结工作。通常情况下,隧道的建设手法有多种类型,山体横断面的挖掘形式也有所不同。不同的建设手法与挖掘形式势必会产生不同的数据。因此相关施工检测人员就需要对不同阶段的检测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并形成最终的隧道各阶段数据汇报书。以此来对现场施工人员提供技术指导和数据上的支持,保证隧道工程的总体建设水平和实际施工质量,提高安全系数和企业利润。
结论:综上所述,隧道工程质量检测中的问题以及相应的改进措施在整体隧道施工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经过本文的介绍与分析,相关从业者对于隧道工程中的主要问题类型以及主要的解决手段有了基本的了解。希望经过本文的介绍,可以提升相关行业从业者的知识储备水平,为我国广大居民提供更好的通行服务。
参考文献:
[1]周金邦.隧道工程质量检测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工程技术研究,2020,5(03):187-188.
[2]梅本荣.隧道工程质量检测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9,42(08):159-160.
作者简介:
邱林(1975.10.3——),性别:男,民族:汉,籍贯:贵州镇远,职称:高级技师,学历:本科,研究方向:高速公路工程土建施工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