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研究 陶峰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1期   作者:陶峰
[导读] 摘要:耐久性和抗压性较强是混凝土的最大优势和特点,进入现代化的建筑施工时代后,混凝土一直是建筑行业重要的施工材料,混凝土的应用在建筑行业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江苏镇江四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江苏镇江  212143
        摘要:耐久性和抗压性较强是混凝土的最大优势和特点,进入现代化的建筑施工时代后,混凝土一直是建筑行业重要的施工材料,混凝土的应用在建筑行业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当混凝土与钢筋框架结构的施工有效结合后,其抗震性和耐久性便会得到有效的巩固。混凝土具有其他建筑材料无法比拟的优势和特点,因此当前的建筑材料市场始终以混凝土为主要施工材料,在建筑行业的发展中混凝土的应用技术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关键词: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引言
        随着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速度也越来越快。城市化建设离不开建筑工程的助力,而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更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施工技术。所以说,想要更好地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就要开展精细化的施工作业,更好地利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以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持续性提升。
        1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特点
        大体积混凝土本身外在结构上具有体积大、截面积大的特点,是由水泥、沙料、石料等混合而成,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拉伸强度以及张力相对较弱,因此受外界因素影响而发生形变的问题时有发生。比如大体积混凝土因为其传热性能较差,在一定环境中会导致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内部的温度要相对于外界环境的温度高,因此会导致大体积混凝土发生温度形变。另外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对于施工规范要求也非常高,必须要严格按照标准的操作流程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对于原材料的配比要求也相对较高,必须根据实际工程需要以及施工环境的要求等进行科学的配比,对于混凝土结构的后期养护要求也很高,需要采取合适的养护措施来有效保障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保证施工的质量。
        2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2.1大体积混凝土配制
        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材料配置是影响施工质量最为关键的环节。通过科学的配比也可以保障材料的稳定性,同时在配置出高品质的材料才能提供更好的安全保障,配置过程中主要通过几方面的严格控制。在实施混凝土浇筑工作时,做好控制混凝土配合比是非常重要的。在计算混合比时,计算的准则主要基于其基本性质,技术要求和原料的用途,以达到控制混合比的目的。施工前,施工人员必须按照一定的要求检查质量检验报告和骨料,水泥添加剂,矿物添加剂等材料证书,并确保所有指标符合质量要求,之后这些材料才可以被允许进入施工地。工作人员在控制混合比例时,必须拥有监督机构颁发的认证材料,并结合批准的材料和文件来控制混合比例。如果混合比例未获批准,则严禁使用。如果原料的来源和种类发生变化,应结合原料试验的实际结果调整混凝土配合比,以获得真实有效的混合比参数,减水剂等,在使用中用粉煤灰与矿渣作为杂志的确保材料,以达到最佳的稳定效果。然而保障水泥的含量,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要确保安全性,就要对混凝土强度以及坍落度进行相应的技术处理,进行科学实验过程中增加其骨料含量减少水泥用料,保证混凝土强度与粘结度,从而达到最佳的粘黏效果。
        2.2大体积混凝土振捣
        通常而言,依照大体积混凝土特点合理的选择振捣设备。通常可以采取斜插入或者垂直插入等方式保证振捣器插入点的分布的均匀性,在进行振动时需要对插入速度进行严格控制,使用快插慢拉等方式,保证振动频率的稳定性。在分层浇筑时,振捣器插入深度需要控在50厘米以上,让分层间隙减少,在振捣过程中需要注意防止振捣区域混凝土或者模板碰撞,以免影响混凝土的结构。


        2.3大体积混凝土浇筑
        在排空操作之前,有必要及时对模板的支撑能力和稳定性进行科学检查,主要是为了验证悬臂构件模板支撑的稳定性和其他的性能。施工人员在进行浇注时,有必要及时观察模板,以及模板的支撑状态,并报告是否有异常的问题。此外,不建议更改保留孔和嵌入部件的原始位置。如果存在偏差,要进行及时的更正。在后续的浇筑时,必须按照严格规范的规范进行施工,工作人员对于分配的工作职责要认真对待,避免可能引起混凝土表面麻点,蜂巢和洞等因素的干扰。同时浇筑层与层之间最大的时间不能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而浇筑面积需要渗透和固体胶厚度不超过3m的混凝土结构施工,对于采用多层连接救助方法。多层铸造在大型混凝土施工中被广泛应用,同时这种方式用振导能够有效地确保混凝土质量,快速的将混凝土土层进行散热有助于降低混凝土的温度,混凝土经常出现溢水现象,为了确保其质量相要从表面水分进行及时的清除。
        2.4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
        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温度是对混凝土浇筑产生影响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一定要保证温度合适,相比于普通的混凝土浇筑大体积混凝土温度的影响因素。在浇筑的时候混凝土会产生热胀冷缩的情况,在这种条件在一般的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会产生较大的影响,但是在此过程中,细微的偏差都会造成错误不断放大,对整体的质量产生影响,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一定要调节施工周围环境情况,对温度进行严格的控制。原材料冷却时需要注意重视原材料的预冷,尤其是在环境温度较高的条件下,这样才能更好的控制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工作,因为混凝土当中含有多种原材料,需要注意对钢筋水泥砂等材料进行合理的储存,依照其化学性质和材料的温度分开存放,如果温度过高可以适当采取浇水冷却等方式,还可以使用遮阳棚。其次需要注意绝缘层的设置,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合理的进行保温层的设置,对控制混凝土裂缝具有很大的帮助,可以通过计算机提前对大体积混凝土保温层的效果进行模拟,优化保温设计,以便更好的控制投资,节省成本。
        2.5大体积混凝土养护
        第一,混凝土浇筑后一旦遇到较低的气温可采用蒸汽升温法,提升大体积混凝土的保湿程度,一般情况下升温幅度不宜超过10℃以上,混凝土中心部位的温度要低于或等于60℃,力求保证混凝土浅表和外部的温度差小于或等于10℃;第二,采取蒸汽养护措施后可以连续采取洒水养护的方法,一旦施工地区的温度小于或等于5℃,则要在大体积混凝土表面喷涂养护剂;第三,采取自然养护法,按照项目所在地区的温度一旦撤模后,为始终保持混凝土的湿度,可以通过擦去覆盖洒水、胶水和蓄水等方式养护大体积混凝土。
        结语
        总之,在我国的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几乎各行各业的生产和发展都获得了较大幅度的技术进步,尤其是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频率更是显著提升,只有积极提升建筑工程质量才能保证建筑企业经济效益,同时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当前只有加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管理和控制,才能在控制我国建筑施工质量的同时,有效促进建筑工程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强.土木工程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探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9(12):139+141.
        [2]普树杭.土木建筑工程中的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J].住宅与房地产,2018(31):139.
        [3]李萍.土木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8(22):91.
        [4]沈兴刚,栗霞,高波.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的质量控制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9,4(16):148-149.
        [5]王海辉.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8(15):183.
        [6]黄磊.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的探讨[J].科学技术创新,2019(16):146-14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