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土地提供合理的规划及管控是政府提升土地利用效率的重要方式,相关工作人员需要依照所在地域的生态环境、社会基础、经济条件以及区域发展战略等多个方面的信息才能制定完成。在过去的土地规划中,通常会采用模型、统计学等传统的手段予以操作,执行起来较为烦琐,同时无法保证结果的精准性。伴随我国科技水平的逐步提升,许多新型技术应用至土地规划中来,其中就包括测量技术。
关键词:土地测量;土地规划;应用;
引言
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土地资源的线性化、统计和引进等先进理论和技术正在成为我国土地资源规划的增加,但土地资源的多样性、土地的复杂性和有效规划土地利用的漫长道路仍然过于先进,理论研究目前在土地规划方面过于先进。因此,为了在新的阶段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需要加强对土地测量的研究,以便进行适当的土地资源规划。
1土地测量技术简述
1.1GPS技术
GPS,即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其最早是美国国防部为了军事行动和军事秘密所使用的一种测绘技术。早在1973年,美国即组织相应的专家学者研发出了军用的导航定位系统,但是在当时,这一技术处于保密阶段。到了20世纪80年代,GPS技术逐步实现了商品化,这项技术得以快速推广。利用GPS全球定位系统,用户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实时连续的三维定位测速导航。而将GPS技术应用在测绘中,形成GPS测绘技术,则有着定位方法精度高、测量准确、方便灵活等多方面的优点。除此之外,GPS测绘技术在铁路测量中的运用,能够规范铁路测量,为测量工作提供技术支持,节省人力资源。GPS测绘技术按照实际测绘测量的待定点状态可以分为静态定位和动态定位两种类型。静态定位主要指的是测量位置固定,不会发生空间位置上的变化变动,例如在高空中利用GPS技术对大地表面的附着物进行测绘。而动态定位主要指的是待定点在实际的测绘测量工作中空间上的位置是不断变化的,在一定的运动载体上如GPS在铁路车辆的运用。除此之外,近些年来,GPS技术的发展,催生出了一种新的定位类型,即快速静态定位。快速静态定位顾名思义,相较于静态定位,其所需要花费的时间更短,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获取坐标位置,但是这一定位方式,牺牲了一定的定位精度和可信度。
1.2遥感系统技术
利用遥感系统技术获取地面数据,就是通过人造卫星搭载的摄影装置抓取大批量丰富的影像资源,这些影像资源会被迅速传至土地测量技术工作者的设备之中。接着,技术工作者会依照获取的影像资源,综合所在地域的地理表征,进一步整合分析出土地规划的有关信息。通常来说,遥感系统的技术特征可以归结为如下3点:(1)测量范围甚广。遥感技术的观测范围十分广阔,只要是在卫星摄像装置的观测范围之内的土地状况,都能够显示在图像之中。因为观测土地的范围极广,如此就能够给应用土地测量技术的工作者以及土地规划的工作者带来完备的数据信息。(2)所需费用较少。(3)实时地采集数据。通过该项技术所获取到的信息,都是时效性较高的土地信息,这就有助于后续土地监察及规划工作的顺利开展。
1.3数字技术
数字技术主要是通过数字化技术的发展演变而来的,实现自动测量,以及面对测量中存在的误差可以进行及时的修正等。满足土地测量技术对于数据的需求,更是推动土地合理规划的基石。除了这几种技术之外,新时期的土地测量技术还会涉及全站仪的使用。通过经纬度的高效结合,使得设备之间进行互通,通过电子科学技术的使用,使得角度之间的误差缩短至最小,而且对于传统技术中难以进行测量的对边以及偏心等都可以进行测量,其数据的精准程度也是不言而喻。
2土地测量在土地规划中的作用
1)实现土地资源的有效计量和科学统计分类。土地测量技术在土地规划中的应用,可以对不同地形的土地进行分类管理,准确掌握土地资源的空间分布和地貌,进而制定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土地利用规划。此外,土地调查技术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土地规划的调查效率。2)不断完善我国现有的土地资源数据。将土地调查技术应用到土地规划中,可以使土地资源数据调查更加详细,使土地资源管理数据逐步完善,使土地资源的利用和必要时采取的保护措施有详细的记录,为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更加完善的数据基础。
3测绘技术在土地规划及管控中的应用
3.1在土地利用调研中的应用
工作人员使用空间摄影测量手段,通过全自动信息航测相机及GPS的配合使用,让它们与激光扫描装置同步启动,进而生成一系列三维地面的主体模型。在土地调研过程中,这样可以直观生动地呈现出调查主体的真实影像。测绘技术在土地调研环节中的应用可以细分为三个主要步骤:(1)应用现代遥感技术得到有关的资料信息,同时参考这些资料信息制作出影像参照;(2)依照遥感影像予以区域性的严密调查,然后将采集到的信息予以汇总整合;(3)依照调查结果优化原本的土地规划,构建一系列针对性的土地应用监测体系。
3.2在土地勘测定界中的应用
相关的工作人员在开始进行土地勘测定界的时候,测绘技术必不可少,而且还需要贯穿至整个流程。在早期进行外业作业的过程中,先应用全球定位系统中的技术手段对目标予以准确定位,同时将基准站的信息传送至流动站之中;接着,流动站再把全部获取到的数据信息予以加工处置,从而进一步形成差分观测值,最终获取流动站的准确的经度及纬度。如果应用全球定位系统,在操作上来说较为便捷,不用进行通视。与此同时,在后期的业内数据处置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将数据库与地理信息系统配合应用,可以较好地直接管控数据资源,确保前期与后期的数据信息保持统一性。而且,能够做到数据处置的自动化,如此有助于提升信息查询的效率。应用全站仪测量这一关键性手段,在多项监测位置中搭设专业化的全站仪,能在目标点数量不受约束的情况之下,合理地对弧形地块采取多点模拟方式,进一步明确实际界点。将界点传输至全站仪之后,仪器装置就会顺势闭合,进而高效地估算出土地的实际规模。
3.3在土地的执法监察中的应用
越来越多的土地测量技术被用来监测我国土地测量的执行情况,以便利进行土地测量的监测。对土地使用情况的逐步审查是通过从事土地测量工作的人员使用RS(遥测监测技术)技术进行的,这大大提高了执法机构的效率,提高了准确性。此外,全球定位系统技术中的全球定位功能对于我国土地资源的长期规划至关重要,因为执法机构能够及时到达现场,防止相关人员非法使用土地资源。
结束语
综上所述,测量技术在土地规划及管控的过程中发挥着关键性的效用。由于土地规划及管控工作极为烦琐,流程较多、数据量庞大,新型先进的测绘技术可以有效地弥补传统技术的缺陷,最终实现土地规划的科学化和合理化。
参考文献
[1]曹玉琴.土地测量在土地规划及管控中的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20,5(12):257-258.
[2]王诗员.土地测量技术在土地规划中的应用分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8,26(19):59.
[3]张勤国.土地测量在土地规划中的应用初探[J].居舍,2018(19):180.
[4]马燕.土地测量在土地规划中的应用研究[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7(06):62.
[5]王兵.土地测量在土地规划中的应用初探[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09):166-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