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铁道工程技术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工学结合课程体系研究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39卷9期   作者:赵红 路秋兰 马民杰
[导读] 专业教学是高职教育的重要内容,

         摘要:专业教学是高职教育的重要内容,对高职院校教学工作整体水平有着直接的影响。在以往工作中,部分高职院校铁道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不够科学合理,教学工作开展情况并不理想,学生能力难以得到显著的提升,不利于学生的进一步发展。本次实验对课程体系改革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以期能够为高职院校改革工学结合课程体系带来一些帮助。
         关键词:铁道工程技术专业;工学结合;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改革
         引言: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教学工作开展水平普遍较低,不能够为铁道工程施工及维护工作提供可靠的人才保障,对学生及高职院校的发展造成了一些阻碍。目前,部分高职院校逐渐认识到了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对自身工作进行改进,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课程体系改革中仍旧存在一些不足。这种情况下,对高职教育铁道工程技术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工学结合课程体系进行研究有着较强的现实意义。
一、课程体系设置目标
         随着社会的发展及科技的进步,铁道运输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为民众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新形势下,铁道工程技术专业人才紧缺,为满足社会发展需求,高职院校积极开设铁道工程技术专业,以期能够为铁道运输业的发展提供可靠的人力保障。在开设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时,高职院校应明确课程体系设置目标,注重对学生社会能力、实践能力及专业能力的培养,在帮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确保学生能够在毕业后快速适应社会,进而扩大学生在人才市场中的竞争优势,促进学生的进一步发展[1]。
二、课程体系设置思路
(一)明确典型职业岗位
         在铁道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设置过程中,高职院校应注意对现阶段铁道运输行业的发展情况进行系统的分析,并积极与铁道企业进行沟通合作,在充分调研和讨论的基础上确定现阶段铁道工程施工与维护工作中紧缺的人才需求,以此为基础明确典型职业岗位,为课程体系设置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分析典型工作任务
         在明确典型职业岗位后,高职院校应针对性分析不同典型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以此为基础上进行课程体系设置,确保课程体系设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避免时间及精力的不必要浪费,确保课程体系设置目标与典型工作任务保持较高的一致性,以此保证课程体系能够在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教学工作中发挥出自身应有的作用,提高学生完成典型工作任务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2]。
(三)注意教学资源库的建设
         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是课程体系设置的重点,对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教学工作开展的进度及质量均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在实际工作中,高职院校应高度重视教学资源库的建设,加大对教学资源库建设的资金投入,并注意对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为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提供可靠的保障,以此为教师及学生查阅资料提供便利,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效率,避免教学资源的不必要浪费。
(四)革新考核评价体系
         在铁道工程技术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工学集合课程体系设置过程中,高职院校应注意考核评价体系的革新,对现有考核评价体系中存在的不足进行细致的分析,并结合当前课程体系改革工作情况对考核评价体系做出适当的变动,确保考核评价体系能够满足当前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教学工作的需求,发挥出考核评价体系应有的作用。考核评价体系应对铁道工程技术专业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个方面进行全面的审核,以此为高职院校判断教学工作开展情况提供可靠的依据,促进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水平的提升[3]。


(五)重视课程建设
         在实际工作中,高职院校应高度重视课程建设,注意对现有标准及规范的学习和应用,在课程体系设置过程中坚持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学生为中心开展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教学工作,以工作任务为主干,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以此保证教学工作开展的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课程体系设置
         在课程体系设置过程中,高职院校应注意与有关企业进行沟通合作,在充分分析企业人才需求的基础上确定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方案,以此保证教学的进度及质量。在实际工作中,高职院校应注意从基础学习领域、专业学习领域及扩展学习领域进行课程体系设置,以此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课程体系设置过程中,高职院校应注意必修课、选修课的合理应用,并要求学生积极参与生产实习,帮助学生取得职业资格技能证书,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4]。
四、实践体系设置
         实践体系设置是高职教育铁道工程技术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工学结合课程体系建设的关键环节,高职院校应给予足够的关注。在实际工作中,高职院校应积极与有关企业进行合作,为学生进行实践提供途径,以此保证实践教学的效果,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而且高职院校应注意校内实践基地的建设,提高实践教学在课程中所占比重,在基础实践训练的基础上完成专业实践训练,并最终达到生产性实践训练的目的[5]。
五、课程体系改革方向
(一)以铁路施工维护为导向
         高职院校在课程体系改革过程中应以铁路施工维护为导向,明确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教学目标,对学生学习能力进行系统的分析,以此保证课程体系改革的科学性,确保学生自身力量成绩与实践能力能够得到显著的提升,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及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以培养专业核心能力为内容
         在课程体系改革过程中,高职院校应注意以培养学生专业核心能力为内容,对原有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并与有关企业一起展开讨论,及时对教学内容进行革新,确保教学内容符合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教学工作的要求,以此保证教学工作的高质量开展。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教学内容应能够充分体现高职院校自身特色、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教学目标、有关企业岗位需求,以此保证教学内容的合理性及针对性,优化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效果。此外,高职院校教师应树立较强的创新意识,不断加强对先进理念的学习和应用,对教学内容进行革新,以此提高教学工作的趣味性,促进教学效率及质量的大幅提升[6]。
结论:综上所述,基于工作过程的工学结合课程体系改革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高职教育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水平,促进铁道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理论成绩与实践能力的大幅提升,扩大学生的竞争优势,实现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本文对课程体系设置目标、课程体系设置思路、课程体系及实践体系设置内容、课程体系改革方向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分析,为高职院校改革铁道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提供了理论基础,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铁道工程技术专业教学水平的提升,实现学生及院校自身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赵阳.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6.
[2]张永林.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课程设计研究[D].天津大学,2016.
[3]魏旭. 高校院校土建类专业工学结合模式下的实训空间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
[4]周阳. 基于高职制造类专业“学习领域”课程模式的应用研究[D].东华理工大学,2017.
[5]刘传辉,解书凯. 基于工作过程的通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 科技风,2015(23):223.
[6]尹爱勇,朱明星,顾薇.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实践研究[J].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4(04):57-59.
作者简介:赵红,身份证号:1324391973072403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