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施工安全标准化体系评价 国博雅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1期   作者:国博雅
[导读] 摘要:社会经济水平的迅速发展推动了各行各业进入新的竞争阶段,水利工程行业同样呈现出新的特点。
        吉林水投水业发展有限公司  吉林长春  130012
        摘要:社会经济水平的迅速发展推动了各行各业进入新的竞争阶段,水利工程行业同样呈现出新的特点。水利工程建设的施工安全问题一直是工程项目管理中相对重要的环节。为了更好的适应现阶段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水利工程的改革也随之提上日程,这为国家水利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为了拓展跨越式的发展空间,水利工程建设项目逐渐增加,这让水利工程施工安全问题日益受到广泛关注,特别是施工单位更加重视安全性问题。文章将着重分析水利工程施工安全标准化体系评价的相关内容,结合相关资料验证安全标准化体系存在的重要性。
        关键词:安全管理工程;评价;成熟度;安全标准化;水利工程;
        前言
        水利工程是关系到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重要工程,它和人类生活的各方面都息息相关,包括工业用水生产、农业用水灌溉、生活用水等。但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也时常出现一些安全事故,尽管有采取的安全措施,但效果却不佳,因此,国家和相关部门要加强对水利施工安全标准的监督和管理。
        一、水利工程建设施工概述
        水利工程作为一项惠民工程,它的发展直接关乎于人类的生存问题,且它的发展规模大小不一。水利工程主要是承担挡水、蓄水和泄水的作用,所以它对施工时所用的材料、机械以及对施工技术都有特殊的要求,必须按照水利施工技术规范,采取专门的施工方法和措施。水利工程的建设多在河流、湖泊等水域地带,需根据当地的水流条件以及自然条件进行施工作业,这样才能有效的结合水流的优势,创造出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所以水利施工要充分利用枯水期施工作业,以此来确保工程质量。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挖填土方量比较大,再加上交通带来的不便,这就给施工工作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因此,这类型的工程虽然在建成后能带来巨大的效益,但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所带来的困难和人身安全都成了至关重要的问题。所以,施工时需把握时机,安排合理妥当,并能在第一时间解决施工过程中所带来的各种问题。
        二、水利工程施工安全隐患
        1.施工的规模大,时间长,施工繁杂;水利工程一般都是大规模的工程,施工单位众多,施工面积大,施工距离大,交通不便等一系列问题接踵而来,这样一来,彼此之间协调起来非常不方便。同时,由于作业人员大多是农民工,人员素质低下,从而加大了安全管理的难度。另外,作业对象比较多,管理形式变化多样,容易在施工期间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
        2.技术复杂,施工难度大;水利工程施工技术在经济技术发展的今天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与一般工程相比较而言,它的技术的复杂性,也会给工程施工带来一系列的安全隐患。哪怕是一个很小的细节问题,都有可能给施工造成很大的麻烦。
        3.庞大的施工现场不利于施工管理;由于施工面积大,对人员、材料、机械设备等的管理难度大大加强,这样使得施工现场没有安全保证,容易造成周边群众对现场材料、机械的偷盗和毁坏等行为,人身安全也得不到很好的保证。
        4.自然环境带来的安全隐患;自然环境是对整个水利工程施工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如果该工程位于峡谷地带,就会受到地势和地形的影响,再加上受到恶劣天气的影响,对工程的施工进度和人员都会造成威胁。即使是旱季,江河湖泊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影响水利施工安全。
        5.部分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由于大部分的作业人员是农民工,文化水平较低,自身素质不高,缺乏安全意识,很难加强对他们的安全教育。比如一些施工现场防火意识不强,没有配置灭火器材,或者施工人员不会使用各种类型的灭火器材等所造成的后果不堪设想。
        三、水利工程施工安全标准化体系评价
        1.评价要素
        水利部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9006-2010)的核心要求为基础,发布了《水利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管理暂行办法》,将其作为水利工程施工安全标准化体系建设与评估的技术标准¨。水利工程施工安全标准化体系包括13个一级核心要素、45个二级项目。水利工程施工安全标准化体系成熟度主要由这些要素的表现来衡量。因此,安全标准化体系评估模型以这些核心要素为1级评价指标,相应的二级项目为2级评价指标,建立安全标准化评价指标体系。


        2.评估标准
        评价标准是在评价指标成熟度等级中应用于各评价指标的价值尺度和界限,是相对于评价准则所确定的优良程度的要求。评价标准是评判各指标成熟度等级的核心部分,是进行水利工程施工安全标准化体系建设等级综合评价的依据。针对各指标在各成熟度等级上所具有的特征,确定各评价指标的评价标准。1级指标评价结果由2级指标决定,因此只需确定2级指标的评价标准。
        3.安全管理系统性增强
        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现出安全管理的系统性理论,主要将安全生产转化为系统化的工程,各个部门之间与人员相互配合,使得安全管理目标与安全责任意识更加明确,从而避免了安全管理上的空缺,以至于出现盲目管理的现象,由过去片面、盲目以及治标不治本的管理模式转变为科学化、系统性、本质性管理,规范了整个项目的管理过程。
        4.安全管理效率提高
        实现了标准化管理体系使得全公司统一按照安全标准与检查评价标准进行日常活动,各级安全管理人员都可以很快融人项目部管理活动中,按照自我认识自觉进入标准化管理的轨道,从而避免了人员流动性大给管理带来的不便,由此简化了磨合期,使管理更具规范化具体化。
        5.经济效益得以提升
        安全生产标准化主要以排除隐患为重要基础,强调预防为先的理念,规范好施工现场的每一个细节,特别是防护设施与作业区人员的作业行为,通过安全生产标准的规范,各种安全隐患大幅减少,同时安全风险也得以避免,有效的防范了事故发生与治理中的隐患,减少了安全事故的费用支出。
        四、建立水利工程施工安全标准化体系
        1.完善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为了更好的保证水利工程的施工安全,完善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是关键,因此需要增加安全监理、给予安全监理在施工现场口头停工的权力,并同时需要负责协调好其他各部门进行的安全评价。需要从施工单位进入施工现场时将施工规范宣传到位,实现安全生产管理的科学规范化,完善考核制度并积极为员工做好防护措施,全面发放劳动防护用品。在相对重大的项目中,施工单位的技术手段与安全措施必须经过工程师审核批准后才能得以实施。
        2.科技先进的施工技术
        水利工程企业应该及时转变新思路和新理念,运用现代科技代替传统的施工模式,很多施工单位沿用着较为落后的机械设备,同时施工技术也较为落后,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施工人员的失误概率,同时增加了安全隐患,为施工过程带来了极大困扰。因此水利工程应该重视科学技术的积极作用,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与机械设备更新方法工艺,尽量减少人工操作,避免出现过多失误,同时先进技术可以全面有效监控水利工程施工的各个环节,保证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
        3.强化安全监管力度
        水利工程施工周期较长,涉及的施工线面广阔,跨度相对较大,因此需要时刻掌控监管力度才能保证安全可靠。例如在施工工序的监管,需要综合各个工序之间的协调关系,保证安全责任落实到位,使施工安全管理机制可以有效运行。同时在施工过程中,还应该注重标准化的基础,将施工流程规范化,明确施工对象、施工地点以及工期目标等,这样才可以有效避免因不明情况给施工过程造成安全问题。
        结束语
        总而言之,从各种各样的水利工程看来,没有安全,就没有企业效益,就没有经济效益,也就没有了人类幸福的今天。水利工程的建设既需要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应用安全标准化的管理体系,同时也需要参与水利工程施工的每一位成员要有较强的安全意识,这就要求全体员工要有自觉性,从自身做起,积极配合,踏踏实实,以人为本,把安全放在第一位。
        参考文献:
        [1]陈述,胡志根,郑霞忠,等.水电工程施工安全目标考核方案决策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2013
        [2]黄明诚,罗云,王晓桥等.安全生产标准化运行机制建模及优化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