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渗水因素及防渗施工技术 蒋丽利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1期   作者:蒋丽利
[导读] 摘要:水利工程的不断创新和改革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提升,水利工程发展迅速的主要原因就要利用很多的先进技术,不断完善施工的质量和效果,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就是防渗技术,水利工程中很多的原因都会导致渗水现象的发生,比如施工不当或是水利工程整体结构不完善等原因都会造成水利工程的渗水现象出现,对整个水利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施工带来了很多的麻烦。
        身份证号码:33900519871030XXXX
        摘要:水利工程的不断创新和改革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提升,水利工程发展迅速的主要原因就要利用很多的先进技术,不断完善施工的质量和效果,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就是防渗技术,水利工程中很多的原因都会导致渗水现象的发生,比如施工不当或是水利工程整体结构不完善等原因都会造成水利工程的渗水现象出现,对整个水利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施工带来了很多的麻烦。
        关键词:水利水电;渗水因素;防渗施工;技术
        水是人类生产生活中最重要的资源,然而初始形态的水并不能满足于日常的生产和生活,这就需要借助一些常见的水利工程项目来实现对水量的调节和分配,这不仅可以满足社会建设,还可以有效的避免洪灾的发生。在水利工程项目的时施工建设中,堤坝、水闸还有渠道等部分由于长期处于浸泡环境,容易出现渗漏问题,这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值得重视的重中之重,如果不能有效的做好这部分的防渗处理,那么势必会直接影响到整体建设的质量和安全,甚至最终会威胁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我们必须不断寻求水利工程项目防渗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才能实现其进步,成为利国利民的民生建设。
        1水利工程渗水的原因
        1.1施工遗留缝隙
        水利工程即使是分包工程,一般也有着很大的规模,需要很长的时间施工才能完成所有项目,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大部分水利工程会将整体施工面积进行划分,按照几个小部分逐步施工,再进行合并。而在这个施工过程中,由于各部分施工人员的专业能力和技术水平存在差异,就会造成施工完成后各部分的施工水平良莠不齐,施工效果和施工质量也不一致,而且各个部分间的连接可能会留下缝隙,造成渗水问题。由于这些拼接的施工缝隙间的模板并不坚固,也会造成工程项目的跑浆问题,出现蜂窝麻面,造成渗水问题。
        1.2建筑变形引起的渗水
        一些施工企业为追求利益,往往会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使用一些已经发生变质的劣质材料,而水利工程因其使用和建设特点长期遭受水浸泡和自然灾害的冲击,长期在易腐蚀的环境中,劣质材料的使用往往会造成整个建筑物的变形,使原有结构变得更加不牢固,造成施工安全隐患。
        1.3水利工程结构方面的原因
        水利工程一般是由很多的施工团队同时进行建造的,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施工材料和技术的不统一,导致水利工程的结构需要改善和优化,但是在结构发生变化的时候很容易造成某个施工部位的渗水现象,严重破坏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和结构稳定性。
        2防渗施工技术
        2.1换填强夯技术
        采用换填技术,提高其透水性,实现与软性地质结构相结合的目的,同时在挖出薄淤泥层之前需要确保水利水电工程地基承载性合格。在进行换填技术处理后还可以使用强夯技术再一次处理,牢固地基,也可利用强夯锤对地基进行敲打进而起到加固地基的目的。
        2.2嵌岩技术
        首先,对槽孔进行挖掘处理,在此过程中,如果碰到坚硬的岩石,需要对其进行破碎处理,随后将岩块和碎屑进行打捞,依次反复循环数次便能达到预期深度。其次,如果在成槽过程中采用钻孔法,需要把整个覆盖面挖掉,才可以进行实施作业。若采取纯挖的方法,则需要将主孔挖到特定深度后在进行浮空挖掘,以防止槽壁失稳的现象。此外在重凿工程中,需要技术和经验丰富的作业人员进行操作,要对重凿的冲击高度、点数进行分析,切勿出现破碎过度的情况。
        2.3高压喷射防渗技术
        为了能够保障水利工程质量,尽量避免防渗问题的发生,就需要相关技术人员充分掌握防渗墙的基本原理,主要是由原土层与浆体之间互相作用所形成。由此,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就应充分体现出原土层和浆体相互作用,从而避免渗透现象的发生,相关工作人员要将两者之间达到一定混合效果。

与此同时,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使两者之间能够结合,比如:高压喷射能够原土层与浆体结合时,对需灌浆的位置进行高压喷射,保障浆液能够更好的同价原土层进行高度结合,而在高压因素作用下,发生一系列的结构变化,这时浆液会相融合。此过程中,要进行高压搅拌,当浆液凝固后,会形成防渗层,防渗层的硬度会比较强硬。这对整体的施工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有一定作用效果。但在施工中要有针对性进行研究,注意不同防渗墙在建设的过程中,都可以采用高压喷射技术,从而充分保障水利工程质量。而高压喷射技术当中包含多种类型,如:定向、旋转、摆动等方式,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并没有具体的施工要求,而且还具有较高的经济性,所以被广泛应用在工程施工过程中。
        2.4射水成墙技术
        射水成墙技术也是在水利工程中应用较多的一种防渗技术,主要是利用相关的机械设备发射高速的水流进行水利工程中土层的切割,然后利用泥浆保护墙面,在整个过程中出现的渣土应该及时进行处理,然后是进行混凝土的浇筑技术的实施。射水成墙技术的整个实施过程操作比较简单,而且能够有效地节约成本,对整个水利工程的防渗效果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
        2.5链斗式成墙技术
        链斗式成墙技术主要是通过链斗的旋转进行取土,然后在排桩的下方进行填充,并有效加深成墙的深度。在具体的链斗成墙技术的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相关设备的启用前应该进行沟槽的提前挖掘,促进泥浆有效保护墙壁,而且成墙的深度也具有一定的要求,尽量不能超过十五米,这种方式的防渗技术对地质的要求较高,所以应该根据水利工程施工的具体情况进行链斗式成墙技术的合理选择。
        2.6防渗墙技术
        在水利工程实际施工的过程中,防渗墙技术较为常用,以往防渗墙技术的厚度都比较小,柔性较高,耐久性良好。防渗墙技术的应用,能够起到良好的防止雨水侵蚀等作用,最大程度上发挥出保护水利工程的积极作用。但是同其他技术相比,此技术的应用价格相对较高,尤其是随着此技术的不断更新优化,在实际手工阶段,需要应用到多种先进施工材料,施工成本不断增加。同时,浇筑方法也不断更新,使得防渗墙技术施工成本越拉越高。如:多头深层搅拌、锯槽法。其中多头层搅拌是将水泥浆和墙体相互融合,保障墙体稳定坚固,在机械钻进深层土层时,就需建土体同泥浆进行充分融合,形成一道防渗漏屏障,充分保障水利工程质量。如果在此过程中,存在污染也同样会提高工程性能,充当防渗墙的材料,起到了良好的防渗漏作用。经过深层的搅拌能使泥浆吸收的更好,结合的也越来越好,防渗墙的强度也变得越来越高。
        2.7混凝土浇筑技术
        在防渗墙的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浇筑是一项关键性技术。通常情况下采取的是泵送混凝土水下导管浇筑的方式来进行浇筑,以此采用的是250~300毫米直径的导管,并在防渗墙中心线上设置导管,每根导管的间距为3.5米,确保槽孔两端的导管距离合适。其次,进入浇筑导管需要严格控制在2.5米左右,不能过深或过浅。此外,需要对浇筑混凝土的速度进行控制,避免速度过慢或者过快对混凝土造成影响,通常情况下需保证上升混凝土速度在2.5米/小时以上。在浇灌过程中,需要用钢板将其孔盖住,避免杂物掉进孔内,影响效果。
        结论
        综上所述,在当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我国水利工程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为了能够充分保障工程质量,更好的满足社会发展要求,就需要充分利用防渗技术。同时,在运用防渗技术基础之上,要充分对实际施工情况进行全面考虑,选择针对性的防渗技术,并且对防渗技术不断创新,从而确保水利工程施工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斌.水利工程防渗处理施工关键技术分析与研究[J].农家参谋,2019(24):145.
        [2]杨小川.水利工程施工中防渗技术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35):292-293.
        [3]罗明.水利工程防渗处理施工关键技术分析与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28):147-148.
        [4]金纤.水利工程堤防防渗施工技术分析[J].中国设备工程,2019(13):220-2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