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风景园林施工技术和养护措施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39卷第9期   作者:韩德浩
[导读] 随着社会持续发展,居民对生活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摘要:随着社会持续发展,居民对生活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修建风景园林工程有利于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改善城市的环境。风景园林是城市中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因此,本文分析了与风景园林工程有关的施工技术和后续养护措施,为同行提供参考。
        关键词:风景园林;施工技术;养护措施
引言:
        风景园林项目对城市建设起着重要作用。它对提升居民生活水平的同时,对实现绿色城市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现阶段开展风景园林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需要采用合适的施工技术,并对其进行不断完善和优化,做好后期的养护措施, 提高风景园林工程施工质量及绿化效果,更好地为市民服务。
一、做好风景园林工程重要性
        风景园林工程建设包括多项施工技术,涉及的工序较多,例如要进行多种植物的种植和养护、水景的营造、园区道路建设以及假石山等建筑小品设置、给排水工程等,这些工序的施工专业性强,施工技术要求高,施工过程如果出现问题,就会直接影响到风景园林工程的美观和效果。例如在种植植物过程中,如果没有选择合适的环境、气候种植合适的植物以及对其进行施肥等养护工作,植物就会容易产生病害枯萎,死亡等现象,造成资源浪费和施工成本增加。因此一定要高度重视风景园林工程的建设工作,确保施工质量,保证风景园林工程达到预期的美观效果。
二、风景园林施工要注意事项
1、  做好风景园林施工图纸设计及审核工作
        风景园林施工必须以设计图纸为指引,根据设计图内容及要求进行相关作业。
首先,在风景园林施工之前先让专业园林设计人员进行图纸设计,并组织专家与设计师就风景园林的设计图纸进行讨论,对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和修正。其次,在风景园林施工过程中若发现施工存在问题,如有不能实现的部分,要及时与专家和设计师进行讨论,并根据风景园林施工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另外,在风景园林施工过程中,要重视组织专业的人员对园林施工过程及施工图纸进行检查,在施工中发现问题要及时上报,解决问题。
2、 重视风景园林施工中的土壤问题的处理
        土壤环境直接影响到风景园林植物的成活率,所以在风景园林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做好土壤处理工作。利用科学合理的处理方式,改善土壤环境。要重视土壤质量的检验,由于各个地区的土壤存在一定差异,所以在风景园林施工前要做好土壤检验工作。重视对土壤质量的改善,
可以通过增肥的方式来改善土壤质量,进而保障风景园林植被的成活率。
3、绿化施工材料质量管控措施
        目前,风景园林项目的建设规模越来越大、施工范围更广,工程施工涉及材质的品种不断增多,施工材质对园林项目质量有直接影响。所以,在开展具体的施工操作时,要制定并健全相应的施工材质的管理制度,使施工效果得到提升。
(1)对进入到施工现场的各种材料和产品等,都必须安排专人进行检查,确保材质量合格,才可以用于施工环节,同时要根据材料的性质、规格种类等不同进行分类摆放,并进行妥善保管,防止因管理不当而导致材料质量受损,造成工程施工隐患。
(2)在选择绿化植物品种时,一定要结合工程所在地的气候条件、季节变化以及温度变化等情况,选择合适的植物品种进行种植,例如南方地区高温多雨,就应当选择与其相适应的植物品种,提高植物成活率,更好的体现绿化效果。
(3)风景园林项目属于系统性工程,涉及内容比较多,需要不同专业的施工队伍参与到项目当中,共同完成相关工序的施工。有关人员应重点关注品质的管控工作,使协调力度得以加强,为施工作业的有序进行提供保障。
(4)重视植物生产周期
加强对苗木种植时间的控制。

苗木成活率的高于与风景园林工程建设质量有着直接联系,与普通材料相比,苗木材料具有生命特性,种类不同的苗木差别明显,主要表现在生长规律、种植时间和季节方面,
在栽种植物的时候,应以植物的生产周期为依据,通过合理的方式安排种植的位置和时间。同时,确保植物具备充足的生长空间,使栽种的成功率得以提高。此外,在选取植物时,应充分地考虑该地区的土壤品质以及气候环境等因素,避免植物因为水土不服导致死亡。
三、风景园林工程施工技术及养护措施
1、种植穴挖掘技术
        种植穴的挖掘规模、空间等质量,会直接影响植物后期生长,如果所挖掘的植穴质量不合格,将会对栽种植物的成功率产生严重影响,增加项目施工成本。为了有效地预防以上问题出现,应强化对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工作,不断地提高施工技术的水平。
在开展种植穴挖掘的施工作业之前,施工人员应全面地了解植物的生存习性,研究施工地点的环境、气候特点,综合分析全部数据,为施工效果提供保障,使植物栽种的成功率得以提升。
在种植苗木过程中,施工人员一定要根据设计图纸指引为依据,全面审核苗木种类、数量、种植条件等,对于一些种植布置方式较为规则的苗木,种植前一定要先进行测量放线,找准苗木之间的距离,保证同类型苗木有序排列,并且在高度、形状上较为接近。种植后的树木姿势,尽量以直立为主,以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和绿化效果,此外还要控制植物的密度,保证有足够的阳光和空气,气流顺畅。
2、科学使用肥料
        施工人员应重视该环节,确保具有充足的肥料供栽种植物正常生长,使施工效率得到提升。现阶段在开展风景园林项目施工时,施工人员可以使用草木或者腐蚀的树叶作为肥料,使栽种植物拥抵抗力增强,降低成本。合理控制肥料使用量,使施肥方法更加科学。在施工时,需要遵循相关的标准,保证肥料和栽种植物的根部的距离合理,以便获得更好的施工效果。
3、专业移植技术
        采用专业科学的移植技术,可提高植物栽种成功率,施工质量更佳。施工人员应全面了解需要栽种植物的各种生存习性,与施工现场的具体环境相结合,选择最合理的移植技术。在移植时,应保证植物根茎可以获得充足的养分。同时,要预防水土流失,确保移栽的植物可以茁壮生长。在开展正式移植工作的前一天,应对即将移植植物进行充足浇水。在移植的过程中,以植物的大小为依据,在茎旁两倍于冠径的位置,用铲子向下并排铲。绕植物一圈后,把土团挖起,同时应尽量使土团保持完整性。如果土团出现破裂的情况,会扯断植物根茎,对缓苗产生不利影响。完成移植工作后,应根据不同植物的独特习性进行适当修剪。在修剪乔木树苗的时候,应确保主干突出,把侧枝减去1/4。遇到没有明显主干特征的树苗时,应选择保留15厘米左右的枝干。通过采用适当的措施,保证植物顺利生长。
4、后期养护措施
        种植苗木后,施工单位应当安排专职人员,做好对苗木的养护工作。由于风景园林工程施工都是分阶段进行,每个分部工程完成后,要安排专人看管,防止已完成的分项工程受到人为和自然原因而造成破坏需要返工处理。在进行园林工程养护过程中,一定要对园林设施进行保养,对部分设施出现老化或质量问题时,要及时进行维修和更换。防止因设施出现问题,而影响到苗木健康成长,绿化效果难以体现。另一方面是及时跟进植物的灌溉和修整工作,并重点关注病害防治。
对于植物出现枯萎或死亡现象,一定要及时查找原因,找出解决措施,并进行补种植物,保证整体绿化效果。植物出现病害时,要及时把病枝叶剪掉,同时喷洒农药,消除病害,保证植物健康生长。
  四、结束语
        搞好风景园林建设,对改善城市环境和空气质量、提高城市竞争力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在进行风景园林工程施工过程中,一定要深入研究风景园林施工技术,并做好质量控制和养护工作,提高工程施工质量,促进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何莲莲,生态风景园林施工中的关键问题研究 [J]. 工程技术研究 ,2019,4(13)
[2] 麻应伟,提升生态风景园林施工技术的有效途径 [J]. 现代园艺 ,2019(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