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我国园林建设发展迅速。城市园林绿化,在城市生态平衡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承担着绿化美化城市的重责。
关键词: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
1现代园林绿化工作的特征
与其他工程管理相比,园林景观绿化工程的特点相对较为独特,本身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园林景观绿化的植物配置以及古典园林进行全面的考虑,从根本上确保园林的艺术气息。除此之外园林绿化工程还具有施工规模较小的特点,在其内容方面相对较为分散,通常情况下园林景观绿化都分布在一些大型公园以及绿化广场当中,位置相对较为分散,因此园林景观绿化较为难管理。园林植物种植结束之后,其养护管理工作本身具有持续性和长期性的特点,养护管理工作能够有效确保园林植物的健康成长。对园林景观绿化进行科学管理,与园林植物的生长特点相结合并对其进行浇灌、修建以及施肥的工作。除此之外,还要对环境的清洁给予高度的重视,唯有如此方可有效确保园林景观绿化的艺术性和和谐性。
2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目前城市园林养护管理情况来看,很多地方都不尽如人意。这以此体现在:早先的园林绿化设计,很多停留在简单的模仿、借鉴,存在移栽植物水土不服的情况,为后期的养护管理造成极大的负担。优质的土壤条件,是实现植物优质栽培的关键。但是,天然的土壤环境并不多见。为此,需要我们能根据土壤情况,做好改良工作。现阶段,不少园林地栽种绿化植物,都未选择在改良土壤质地上栽种,这造成移栽后植物的养护困难。甚至,植保人员没有对植物属性进行深入的研究,单纯的追求设计出新颖,令绿化的设计过于简单、平淡,体现不出特色化的设计思路。无论何种形式的城市园林绿化养护,都需要足额的资金用于工作的开展。但是,在不同的城市,投入的经费额度却存在天壤之别。尤其是那些中小城市,受经济、政策等诸多方面的影响,对城市园林建设的投入力度普遍不高。由于经费存在的问题,将极大制约城市园林养护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此外,现在城市园林建设,还存在早期重建设,注意美化与绿化的实效。但是,后期养护却被轻视,甚至出现无人看管,园林植被后期受到严重的破坏,造成各种作物的枯萎死亡。
3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措施
1.草地的养护管理
草地养护原则是:均匀一致,纯净无杂,四季常绿。绿化草地(台湾草)可按种植时间的长短划分为四个阶段:(1)种植至长满阶段,指初植草地,种植至一年或全覆盖(100% 长满无空地)阶段,也叫长满期。(2)旺长阶段,指植后2年~5年,也叫旺长期。(3)缓长阶段,指植后6年~10年,也叫缓长期。(4)退化阶段,指植后10年~15年,也叫退化期。在较高的养护管理水平下台湾草地退化期可推迟5年~8年。连地针叶草的退化期比台湾草迟3年~5年,大叶草则早3年~5年。
2.绿化树木的管理
(1)肥水管理
当树木较小时则需要在松土过程中施加液肥,当树木植株较大时,则可以在其冠幅内地面均匀开穴干施。对于三年以上的高大的树木,原则上不需要再进行施肥。在幼树栽植后需要重视水分管理,保持良好的湿润度。特别是一些较为矮小的灌木,由于其根系又短又浅,因此需要做好防旱和保温工作,确保这些灌木能够正常生长。
(2)树型管理
绿化要想取得成功,则需要通过艺术设计,做好相关的管理工作,从而确保做到稀密之间的有效配合,错落有致。同时树木之间需要做到有型有致,轮廓清晰,通过人工修剪使树木呈现出不同的图案及形状,达到良好的景观效果,另外在修剪过程中也可以借助文字、建筑及动物等诸多造型,确保其具有较好的美观度。
(3)树木的病虫防治
在当前绿化树木生长过程中,一些较为常见的虫害及病害会对树木正常的生长带来较大的影响,因此需要做好药物防治措施,同时还要对枯枝落叶进行经常清理,确保具有较好的清洁性。另外还需要对树木根部的渍水进行有效排除,可以根据树木的实际情况在对其进行修剪后喷施一定的药物,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3.花卉的管理
植株高大的地栽花木,不能露根,适当培土,可防止倒覆。在生长中要及时剪去干枯的枝叶,另外在夏秋季节进行地表覆盖,可保湿防旱和抑制杂草生长。每月打一次杀虫药,在修剪后或暴雨前后喷一次杀菌剂,达到防治病虫害的效果。盆栽花卉是经过两个阶段培育而成,即在花圃中进行培育和装盆后生长到具有观赏价值或开花前后,摆放到室外广场(花坛)、绿化景点中。花圃培育盆栽花卉,选择各类各种时花和阴生植物,进行整地播种或扦插、管理工作。
4提高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水平的主要措施
4.1 树立重建和重管的认识。
政府各级部门及全市人民应真正认识到绿化的重要性,树立爱绿护绿人人有责的意识,加强对绿地养护管理,使养绿、护绿成为每个居民的自觉行动和应尽的义务。
4.2 在创新管养机制上下功夫,开拓绿地认养的渠道。
在坚持自愿原则的前提下,实行协议管理的办法,明确认养者和绿地管理单位的责任和权利;可由认养单位或个人直接负责绿地养护、保洁和建设管理工作,并监护树木花草及设施不受破坏;认养单位和个人可享有冠名权。
4.3 建立完善的园林绿化养护管理质量检查考评制度
奖惩分明,提高职工积极性。实行定人、定岗、定任务,周查、月查、季查的管理制度,全面提高养护质量水平。定期组织职工进行培训、学习,并与兄弟单位进行交流,取长补短,使职工掌握更多的养护知识和经验,为更好地进行养护管理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大力推广使用简单方便、功能齐全的园林机械,如起苗机、挖坑机、绿篱修剪机、割草机、自动喷灌设备等,省时省力,效率高,实现养护机械化管理。对于树木种类多、密度大、草坪种植面积大的绿地,可在高大的乔木区采用高射喷头,在灌木区采用低射喷头,在地被植物、草坪中采用地埋式喷头。
4.4克服过分追求“立地成绿”绿化效果的倾向
城市园林绿化要尊重自然规律,不是苗木规格越大越好,苗木规格越大移植成本越高;不能以牺牲树木原生地环境为代价营造城市园林绿化。坚持适地适树原则,优先使用和开发乡土园林植物。规划设计应做到“因地制宜,突出特点,风格多样,量力而行”,尊重当地原有的地形、地貌、水体和生态群体,尽量采用和保留原有的植物,营造城市自然和谐的风貌。
4.5实行严格的植物检疫制度,培育强健树体
在调入苗木时,发现有害生物要进行除害处理,严重者予以销毁,防止新的病虫害传入。病虫的发生和危害在相当程度上与植物的生长势相关。对生长势弱的应及时施肥、浇水、松土锄草,提高植物自身的抗病虫能力,并结合秋冬季修剪,除去染病虫枝条。这样不但可以调节植物养分,还可以减少病虫来源,通风透光增强树势,营造不利于病虫害越冬、繁衍、为害的环境条件。丰富植物种类,合理搭配树种,完善环境内生态结构的同时,引进并培育园林害虫的天敌。增加太阳能诱虫灯等物理防治设备,选用少量低毒高效生物药剂,改普遍喷药为针对性局部喷药,用最小的人工干预达到区域园林绿化环境的生态平衡效果。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工作是城市园林绿化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做好养护管理工作,是确保城市园林发挥其作用的前提。
参考文献:
[1] 陈宁.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J].现代国企研究,2015,22:72.
[2] 米海灵.景观设计和养护管理在城市园林绿化的应用 [J].中国林业产业,2016,07:83-84.
[3] 杨乃民.重视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及管理[J].科技信息,2013(7):5
窗体底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