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建筑行业发展中,框架结构作为工程项目中的承重体系,在具体施工中需要利用梁、柱等作为水平荷载以及竖向荷载,以增强房屋结构的承重能力。但是,在具体的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中,经常遇到框架整体质量不足以及钢结构连接不合理的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得到有效处理,会影响工程框架结构的整体质量,不利于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因此,在建筑产业运行中,施工部门应该根据建筑工程的项目特点,合理规划钢筋工程以及模板施工工序等,以增强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的稳定性,为行业的安全发展提供保障。
关键字: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
1当前建筑工程框架施工的主要发展情况
针对当前我国的建筑事业当前,其框架结构的施工技术发展是相对较早的,而且发展中也在积累更多的技术能力,给建筑工程发展带来有利条件。在这样的环境下也是需要实现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的同时,更好的为框架技术改进提供有利基础。当前建筑工程逐渐向高层、超高层不断发展,并且相应施工技术也在进一步增强,对于传统框架施工技术来说,使用较为广泛的领域就是地层建筑工作中,而将其运用到高层建筑中,将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表现。例如,高层建筑施工中,其竖向构件会产生压力,并且会在楼层不断升高而进一步增强,所以在施工中应分析荷载支撑的问题。另外,在高层建筑施工中,也要注重风荷载、地震荷载等一些非线性竖向分布的荷载带来的影响。并且在不同建筑间也会因设备差异问题而受到影响,并且在高层建筑中也会常运用吊装技术,因此技术人员必须要加强重视度,以此确保工程安全性和有效性。
2建筑工程中框架结构施工的具体特点
针对实际建筑当前的框架结构,逐渐向高层、超高层不断发展,而这使得建筑物的竖向构件不断增加,会使得建筑的框架结构需要承受的重力以及荷载也会变大。想要保障建筑物整体稳定性以及安全性达到标准要求,那么就应制定大尺寸柱体来作为主要的支撑,而且墙体强度也应进一步提升,这也给框架结构技术带来更多的要求。因此实际工作中,必须要明确增强构建稳定性以及抗压能力的重要性,主要就是强化地震荷载以及风荷载等工作。而且想要增强建筑物质量,就应制定完善的钢架支撑的系统,而针对这一系统虽然没有具体设计要求以及标准,也没有对柱体、横梁等特殊要求,可是在开展高层建筑施工时,也要重视抗剪力问题,结构具体布局以及材料应用等问题。只有对这些问题进行有效解决,并保障建筑物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达到标准要求,才能为增强建筑质量提供保障。
3建筑工程框架结构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3.1混凝土问题
第一,建筑项目管理者为了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会选择质量较低的施工材料,导致工程混凝土材料不符合施工标准,降低工程构架结构的使用性能。第二,在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中,一些施工部门会在材料中增加添加剂,这直接影响了混凝土材料的质量。第三,混凝土养护不合理的问题。在这一因素的影响下,会出现混凝土需重新配比的问题,延长建筑工程的施工工序,降低框架结构施工的质量。
3.2框架结构技术问题
在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中,具体的施工技术问题如下:第一,建筑工程中的框架结构与混凝土框架工序施工一致,但是由于工程需求的差异性,在具体施工中存在焊条型号以及规格长度不符合要求的问题,影响了框架结构技术的使用效果。第二,在建筑工程的框架技术使用中,会受到施工工序不合理以及操作人员自身问题的影响,降低构架结构的施工质量,影响建筑框架结构施工的稳定性。
4建筑工程中主要的框架结构施工技术分析
4.1钢筋工程施工技术
在当前的工程建筑项目中,特别是高层建筑工程项目中,要想更好地应用框架结构进行施工,首先必须做好钢筋工程的施工。在实际施工中,施工单位首先确保进场钢筋的质量,兵器安置在便于哪区的地方,同时还要加强对钢筋的保管,避免因存放保管不当影响到钢筋的质量。在进行框架结构施工之前,施工现场的技术人员还必须对钢筋质量进行检验,查验钢筋的数量、型号、质量和规格,保证钢筋材料数量的充足和质量的合格。在此基础上,需要对钢筋进行现场焊接。在进行钢筋焊接之前,还必须对钢筋进行力学试验与焊接试验。通过这两种实验探寻建筑材料是否存在问题。在焊接的过程中,还必须多备一些钢筋留用,以便于完成焊接后,对钢筋焊缝位置发生线性收缩问题进行调整。
4.2模板工程施工技术
模板工程是框架结构施工的重要环节。在实际施工中,首先是进行基础模板的安装。在这一环节,施工人员必须认真测量施工现场的水平基础,然后将各个边线做好标记,以此保证在装配建材时能够不出差错,从而保证装配施工的质量,提高模板的承重能力。在完成基础模板施工以后,施工人员应进行主体结构模板的施工。这一环节也是模板施工中关键技术所在。在实际施工中,施工人员首先要固定立杆,以保障支撑体系的质量。完成立杆固定以后,施工人员就可以进行上层模板与支架的施工了。在这一步,为了确保上层模板和支架能承受更高的荷载,保证主体结构的稳固,施工人员保修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规定的工序来进行。完成施工以后,还必须进行模板的拆除工作。在模板拆除的过程中,施工人员也必须遵循一定的规范和标准,按照模板建立的先后顺利,先拆除后建立的模板,最后拆除先建立的模板;先拆除非承重模板,后拆除城中模板。而且,拆除的模板应立即运走,以免伤害到施工人员。
4.3混凝土施工技术
实施混凝土施工时,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原材料选择阶段、混凝土配比阶段、混凝土浇筑阶段。第一,混凝土原材料选择。在此阶段应该严格按照混凝土质量设计需求的,详细的进行材料选择,保证混凝土质量、强化框架结构施工安全。材料选择可以依据材料质量保障书,结合工程实际需求来选择混凝土原材料,按混凝土的用量进行科学合理配比。第二,混凝土材料配比。因为混凝土原材料有很多,在开展混凝土配比时应该按照不同比例开展配比,保障混凝土强度。不同配比成分会造成混凝土质量差异。将混凝土当中粗料、细料、硬骨料、水泥、砂石、外加剂等成本进行合理把控,保障混凝土配比质量、实现单位经济效益最大化。第三,混凝土浇筑技术。在实施混凝土浇筑之前,必须要严格开展混凝土浇筑计算,明确模板位置和混凝土浇筑深度,对每一个施工步骤进行严格检测。在开展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需要逐层开展浇筑和振捣,切实保障混凝土浇筑的均匀性、密度、硬度。合理选择振捣方式,切实保障工程结构框架施工质量。
结束语:总而言之,建筑工程框架结构可以实现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要求。在实际建筑工程框架施工的过程中,必须要结合工程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开展各项施工。为了实现建筑工程质量、安全、效益最大化,在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的过程中,必须对各项施工技艺进行明确,全面掌控各项施工技巧,注重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全面强化建筑工程框架结构质量,保障整个建筑工程的安全。
参考文献:
[1]单人旭.试探讨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9(36):27-28.
[2]陈广民.建筑工程框架结构工程技术研究[J].科学技术创新,2019(13):135-136.
[3]李剑峰.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11):150-151.
[4]黄郑凯.浅析建筑工程框架结构施工技术[J].绿色环保建材,2019(01):140+142.
[5]王华阳.建筑工程框架结构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研讨[J].科学技术创新,2018(35):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