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底康复疗法在慢性盆腔疼痛的预防和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13期   作者:陈俊霞
[导读] 研究盆底康复疗法在慢性盆腔疼痛的预防和治疗中的实践。

         【摘要】目的:研究盆底康复疗法在慢性盆腔疼痛的预防和治疗中的实践。方法:随机选择我院收治的58例慢性盆腔疼痛患者当作研究对象,以2018年6月至2019年9月为时间节点,依照数字表的方法,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研究组采用盆底康复疗法。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结果:通过治疗,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满足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底康复疗法能够显著改良以及预防慢性盆腔疼痛临床表现,可临床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盆底康复疗法;慢性盆腔疼痛;运用
         慢性盆腔疼痛主要是受到不同因素影响,当前学者提出慢性盆腔疼痛是在没有感染也没有明确的病理改变的情况下,持续或反复发作的盆底区疼痛,伴有肛直肠、尿生殖器官及妇科功能异常的症状,但没有器官疾患构成疼痛的原因。而盆底康复治疗利用不断改良上述病因引发的疼痛,最终实现治疗的成效,譬如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生物反馈疗法、磁刺激、肌筋膜手法治疗等等[1]。本文随机选择我院收治的58例慢性盆腔疼痛患者当作研究对象,以2018年6月至2019年9月为时间节点,依照数字表的方法,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详细资料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我院收治的58例慢性盆腔疼痛患者当作研究对象,以2018年6月至2019年9月为时间节点,依照数字表的方法,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参与此次研究,均满足慢性盆腔疼痛临床诊断标准,经由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严重脏器疾病患者,精神异常患者,不配合患者。对照组29例患者,年龄处于23岁至54岁之间,平均年龄(46.5±2.1)岁;研究组29例患者年龄处于24岁至55岁之间,平均年龄(48.4±2.2)岁。比较两组患者年龄等一般资料未发现明显差异(P>0.05),可以进行比较。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医护人员详细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的相关参数变化情况。研究组采用盆底康复疗法:磁电结合加肌筋膜手法按摩,同时配合腹式呼吸训练及盆底肌肉锻炼,让患者保持侧卧或仰卧,下肢屈曲,医生在患者阴道 2 cm 处食指涂抹石蜡油,需告知患者保持阴道收紧以及放松动作, 每次收紧不少于 3 s, 接着放松, 连续30min左右,每日3次,随着治疗时间不断递增,加大肌肉锻炼次数和强度,持续时间也增加10s,持续治疗4个月)。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疼痛消失:患者临床表现恢复正常,通过检查患者宫体没有压痛,附件区没有增厚,宫颈没有触痛等;疼痛改良:患者症状得到改良,通过检查患者宫体压痛降低,附件区压痛较轻,宫颈触痛改良等;无效:患者症状改良,通过检查患者宫体、附件区等压痛属于改良。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分析使用SPSS19.0进行,使用(%)表示计数资料,运用χ2检验;使用(x±s)表示计量资料,运用t检验,研究结果为P<0.05,则表明具备统计学意义[2]。
2.结果
         通过治疗,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满足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一。
表一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对比

3.讨论
         慢性盆腔疼痛属于妇科疾病多见性的临床表现,总体致病因素较为繁杂,治疗方法不理想,患者时常由于不断发展的临床病情,以及多次的医学检查等因素,患者倍感痛苦,在一定程度上带给患者身心的伤害。临床工作中必须从患者的致病因素入手,实施差异化的诊治方法,不同治疗方法联合应用,才可获得更加良好的医学成效。不过常规的康复治疗方法对减缓慢性盆腔疼痛效果并不佳,患者需承受较大的痛苦和折磨。
         通过上文的实验对比结果可知,通过治疗,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满足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可得出相关结论,盆底康复疗法能够显著改良以及预防慢性盆腔疼痛临床表现,可临床推广与应用。本文运用的盆底康复疗法中的磁电结合加肌筋膜手法按摩,同时配合腹式呼吸训练及盆底肌肉锻炼疗法,其治疗方法能够显著强化支持盆底肌肉的张力,增加患者尿道阻力,不断改良松弛的盆底肌,最终改良盆腔血流,提升抗感染能力,另外还可有利于炎症改良以及减缓,最终实现减疼痛的目标。其肌筋膜手法治疗对痉挛的肌肉筋膜进行拉伸和脱敏,拉伸缩短的肌纤维。通过按摩拉伸,使痉挛缩短的肌肉舒展,恢复供血,缓解疼痛,增强神经对盆底肌肉的控制,加强盆底肌肉的协调性,提高肌筋膜的痛觉阈值,减轻疼痛的敏感性,起到疼痛脱敏的效果,其利用电刺激治疗,可加快神经传导和肌肉的收缩,加速血液循环,电刺激还能够对前列腺素的分泌进行控制,起到减缓疼痛的目标。另外电刺激可显著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清除炎性积液,推动炎性包块的加速消散,在炎性消退后,能够不断提高血液循环以及新陈代谢速度,最终对CPP实施缓解以及治疗。磁刺激其主要运用磁场的作用对人体内的电流分布所具有的通透性等造成影响,不断改变细胞自身的生理,实现镇痛成效。临床结果可看出,实磁疗法可较好的缓解患者的疼痛感。最后就是按摩疗法,按摩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局部血管实现扩张,加快血液流通和淋巴回流,控制炎性渗出,清除水肿症状,加速吸收炎性产物,最终更好的减缓患者盆腔疼痛感。临床研究结果看出,按摩治疗对原发性疼痛以及慢性盆腔炎等引发的继发性痛经具有良好的临床实践效果[3]。
总而言之,慢性盆腔疼痛属于影响女性的身心健康的多见性疾病类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生活质量的标准更加严苛,慢性盆腔疼痛的预防和改良,开始受到更多女性群体的关注。盆底康复治疗能够改良以及修复不同致病因素导致的盆底组织结构以及功能的损害, 治疗过程并没有副作用,患者依从性高,疗效显著,在未来,盆底康复疗法在慢性盆腔疼痛的预防和诊治方面会发挥出更加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毛金利. 盆底康复疗法在慢性盆腔疼痛的预防和治疗中的应用体会[J]. 饮食保健, 2019, 6(010):119.
[2] 王艳梅. 盆底康复联合药物治疗慢性盆腔痛的疗效分析及评估[J].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19, 000(003):P.28-29.
[3] 杨海峰. 针刺结合盆底康复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40例总结[J]. 湖南中医杂志, 2019, 035(003):71-7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