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治疗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的效果及可行性分析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13期   作者:李创新 屈娃
[导读] 分析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病人采用内固定手术治疗的疗效及对改善Cobb 角、椎体压缩比的临床价值。

         【摘要】:目的:分析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病人采用内固定手术治疗的疗效及对改善Cobb 角、椎体压缩比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病人38例为研究对象,病人就诊时间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α组(19例)接受经后路内固定术治疗,β组(19例)接受经前路内固定术治疗。分析α组和β组Cobb 角水平值、椎体压缩比水平值。结果:术后,β组 Cobb 角水平值(10.66±4.23)°,椎体压缩比(15.37±1.16)%,均明显低于α组的(14.58±5.12)°、(20.19±2.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病人采用经前路内固定术治疗的疗效更好。
         【关键词】: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经后路内固定术;经前路内固定术;Cobb 角;椎体压缩比
         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 Thoracolumbar multi-segmental column fracture)属于胸腰椎骨质连续性的破坏的骨折类型[1]。针对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病人,临床多采用经后路内固定术进行治疗,但对于固定和稳定性效果欠佳,整体疗效不能令临床满意[2]。近年来,临床逐渐采纳经前路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病人,并显示出一定的治疗效果[3]。因此,本研究纳入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就诊的38例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病人为研究对象,以采用经后路内固定术治疗为对照,研究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病人采用经前路内固定术治疗的疗效及对改善Cobb 角、椎体压缩比的意义。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纳入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病人38例为研究对象,病人就诊时间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分为α组和β组α组和β组,α组中,病人共19名,男病人10名,女病人9名,45岁到71岁,平均年龄(56.34±6.28)岁。β组中,病人共19名,男病人9名,女病人10名,44岁到73岁,平均年龄为(56.129±6.24)岁。
1.2方法
         α组(19例)接受经后路内固定术治疗。病人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协助病人取俯卧体位,切开患处正中位置,将受伤椎体及上下临近节段的椎体暴露在手术视野中,常规清创后,采用椎弓根钉进行内固定治疗,复位患处椎体,然后将合适大小的植骨置入脊髓中并固定,术毕常规止血缝合。

         β组(19例)实施经前路内固定术治疗。病人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协助病人取右卧体位,切开左侧胸腹,将受伤椎体的侧方和前方暴露在手术视野中,切除伤椎椎体和上下椎间盘组织,将椎体侧前方的硬膜囊暴露在手术视野中,常规清创后,然后将合适大小的植骨置入脊髓中并固定,术毕常规止血缝合。
1.3 评价指标
         (1)比较α组和β组术前、术后 Cobb 角水平值。
         (2)比较α组和β组术前、术后椎体压缩比水平值。
1.4数据分析
         应用SPSS 13.0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Mean ± SD)的形式表示,采用T值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若P<0.05则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显著性。
2 结果
2.1 比较α组和β组术前、术后 Cobb 角水平值
         术前,α组和β组 Cobb 角水平值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β组 Cobb 角水平值(10.66±4.23)°,明显低于α组的(14.58±5.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
         表1比较α组和β组术前、术后 Cobb 角水平值


2.2 比较α组和β组术前、术后 椎体压缩比水平值
         术前,α组和β组椎体压缩比水平值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β组 椎体压缩比(15.37±1.16)%,明显低于α组的(20.19±2.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
         表1比较α组和β组术前、术后 椎体压缩比水平值



3.讨论
         临床研究表明[4],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多由间接外力引起,病人多伴随外伤后脊柱的畸形、疼痛,常可并发脊髓损伤等症状,生命安全受到严重的威胁。若不及时治疗,将导致慢性腰痛、脊髓损伤、截瘫等严重并发症,影响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给家庭带来成沉重的负担和精神压力。
         针对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必要的情况下需要采用手术方法进行治疗。经后路内固定术是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病人常用的手术术型,但稳定性不高,仍有部分病人的病情改善效果不佳。而经前路内固定术能够充分将骨折部位暴露在手术视野中,避免损伤患处周围正常的神经和脊髓,且在损伤椎体的上下椎体之间植入植骨进行了有效的固定,促进脊柱恢复正常的椎体压缩比、Cobb角,增强脊椎稳定性[5]。本研究显示采用经前路内固定术治疗的病人 Cobb 角水平值、椎体压缩比水平值明显优于采用经后路内固定术治疗(P<0.05),证明经前路内固定术治疗的效果更好。
         综上所述,针对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病人,可优先选择经前路内固定术进行治疗。
【参考文献】
[1]刘媛媛,孙立民,王炳臣.357例老年椎体压缩性骨折手术患者临床特征分析[J].中国医院统计,2020,27(03):229-231+235.
[2]程福宏,张楠,王晓锋,贺西京.椎旁肌间隙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脊柱骨折的疗效[J].医学信息,2020,33(07):105-106.
[3]赵星毅,王黎明,沙卫平,朱贤.微创经皮与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对比[J].徐州医科大学学报,2020,40(02):122-125.
[4]关海森,卫星,张军伟.两种术式治疗脊柱骨折对Cobb角及伤椎前缘高度比的影响观察[J].实用医技杂志,2020,27(02):201-203.
[5]万永杰,娄茜华,郭永传.分析经皮微创相邻节段椎弓根钉植入治疗单节段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J].辽宁医学杂志,2019,33(06):58-6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