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临床病理及预后分析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13期   作者:简丽
[导读] 分析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的临床与病理特点

         摘要:目的:分析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的临床与病理特点,以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和诊疗水平。方法:选取NEN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发病年龄、性别、临床表现、发病部位、转移情况及病理特点。结果:NEN患者G1、G2、G3期分别为(7/30,23.3%)、(22/30,73.3%)、(1/30,3.3%)。CgA、Syn、CD56阳性率分别为(13/30,43.3%)、(22/30,73.3%)、(24/30,76.7%)。结论:NEN发病年龄主要为40~60岁,男女发病率无差异;不同病理分级的NEN患者在性别、年龄、免疫组化标志物方面无明显差异,需加大样本量进一步研究;NEN有内镜下治疗术、外科手术及TAE术等治疗手段,中药疗效有待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神经内分泌肿瘤;临床特征;病理特征
         神经内分泌肿瘤为一临床少见、生长速度缓慢、部分具有恶变潜能的慢性肿瘤疾病,可发生于患者全身各个组织与器官,以胃肠道、胰腺最为常见,早期称为类癌。根据有无临床症状及激素分泌水平,NEN被分为功能性与非功能性两大类。长期以来,由于NEN的病因及具体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临床症状无特异性,肿瘤生长缓慢,发病部位分散,临床医生认识不足等特点,使该类疾病诊断难度大,漏诊误诊率高,治疗困难。近年来随着临床医师重视度的提高、相关研究的深入,NEN的诊疗水平已获得显著提高。本研究通过总结30例确诊为NEN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不同部位和病理类型NEN的临床与病理特点,旨在进一步提高临床对NEN的认识。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医院2015年9月至2018年4月确诊为NEN患者30例,追溯其临床3%~20%;G3(高级别),核分裂象数>20/10个高倍视野,Ki-67阳性指数>20%。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30例NEN患者男15例,女15例,平均年龄51.4岁。按照世界卫生组织2010年版消化系统肿瘤病理分类的诊断标准和中国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病理学诊断共识进行分类、命名和分级。肿瘤的分级标准:G1(低级别),核分裂象数<2/10个高倍视野,Ki-67阳性指数≤2%;G2(中级别),核分裂象数2~20/10个高倍视野,Ki-67阳性指数3%~20%;G3(高级别),核分裂象数>20/10个高倍视野,Ki-67阳性指数>20%。
1.2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NEN性别年龄分布
         NEN男女患病无差异。NEN发病平均年龄51.4岁,发病年龄段主要为40~60岁。
2.2NEN临床表现
         30例NEN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为腹痛(40%)、黄疸(13.3%)、腹泻(10%),其他症状及无症状患者比例分别为23.3%、20%。其他症状包括:1例以胸闷、心悸就诊的患者最后确诊为十二指肠NEN;1例以吞咽困难及声音嘶哑就诊的患者确诊为颅内斜坡NEN,1例以双眼视物模糊及皮肤颜色变黑就诊的患者确诊为鞍区NEN;1例以声音嘶哑就诊的患者确诊为甲状腺NEN;1例以胸痛就诊的患者确诊为直肠NEN;1例以反酸、烧心就诊的患者确诊为PNEN;1例以腰痛就诊的患者确诊为肾脏NEN。
2.3NEN发病部位
         30例NEN原发部位有13个,分别为胰腺、直肠、十二指肠、阑尾、胃、肾上腺、肾、肝、鞍区、颅内斜坡、膀胱、甲状腺。最常见的原发部位依次为胰腺(30%)、直肠(23.3%)、十二指肠(10%)。
2.4NEN转移情况
         本研究中共发现7例转移患者,转移部位有4个。淋巴结转移最多,其次为肝转移、胰腺转移和腹膜后转移。淋巴结转移分别来自十二指肠、胰腺、肾上腺和阑尾的NEN。肝转移2例,分别来自胰腺和原发性肝脏NEN。胰腺转移2例,分别来自十二指肠和肾上腺NEN。腹膜后转移2例,分别来自十二指肠和肾上腺。其中NEN多处转移者2例,分别为十二指肠NEN胰腺、腹膜后转移,及肾上腺NEN腹膜后、胰腺、淋巴结转移。


2.5NEN病理学特点
         本研究中NEN以G2期为主,G3期患者最少。三种免疫组化标志物CgA、Syn、CD56阳性率不等,CD56阳性率最高,其次为Syn,CgA的阳性率最低。NEN病理分期与免疫组化标志物阳性率相关性研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6不同病理分级的NEN临床与病理特征比较
         年龄段差异采用的是非参数检验,性别、转移部位采用χ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提示:本研究中不同病理分级的NEN患者在性别、年龄、转移部位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7 NEN治疗情况
         本研究30例NEN,19例接受外科切除术(63.3%),7例接受内镜下治疗(23.3%),4例(13.3%)仅接受了超声下活检术,未进行后续治疗。
2.8NEN病程
         本研究30例NEN患者从初发症状至确诊,经历时间2d~15a不等。均为完善病理检查后确诊为NEN。
3讨论
         本研究中NEN平均发病年龄51.4岁,好发年龄段在40~60岁,这与国内依荷芭丽.迟等研究结果相符。根据有无典型的临床症状及激素分泌水平,NEN被分为功能性与非功能性两大类。多项研究表明无功能性NEN患者远远多于功能性NEN患者。本研究中NEN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为腹痛、黄疸、腹泻,其他症状及无症状患者所占比例亦不小。可见,NEN大多无典型的临床症状,因此,当发现占位性病变时,除了常见肿瘤外,还应考虑NEN。本研究中NEN不同病理分级与临床特征比较,提示不同病理分级G1、G2、G3的NEN患者在性别、年龄、免疫组化标志物方面无统计学意义。结果可能与样本量过少、数据缺失值太多有关,并不代表疾病的共性现象,需提高样本量进一步研究。目前常用于诊断NEN的辅助检查有影像学检查、生化指标检查、病理组织学检查和基因检测。消化系统NEN的定位诊断有赖于内镜及影像学检查,包括内镜、超声内镜、超声、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生长抑素受体闪烁成像(SRS)等。病理组织学诊断采用HE染色观察,免疫组化CgA和Syn为常规必检项目,不同部位可根据诊断及鉴别诊断需要增加相应的指标。需要特别指出的:CD56可作为CgA和Syn的辅助标记;S-100辅助诊断节细胞性副神经节瘤;CgB辅助诊断结直肠NET;粘液和CEA辅助诊断腺神经内分泌癌。有研究显示,CgA的诊断价值最高,CgA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神经内分泌细胞的分泌颗粒,60%以上的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血浆中的CgA表达升高,其诊断NEN敏感性和特异性可达70%~100%。本研究中分析了三个免疫组化指标CgA、Syn和CD56,NEN患者三项指标阳性率均高,其中Syn和CD56阳性率明显高于CgA,结果与李鹰飞等的研究结果一致。联合CgA、Syn、CD56的检测有利于NEN的诊断。
         NEN患者的治疗,需根据肿瘤的部位、功能状态、病理分级、分期来选择治疗方法。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有控制激素相关症状及控制肿瘤生长的药物治疗、化疗、生物治疗、靶向治疗、肽受体介导的放射性核素治疗,及内镜下治疗术、介入治疗术、外科手术等治疗方法。本研究中,内镜下治疗术、外科手术治疗均具有较好的疗效;中药治疗是否对NEN有效有待进一步研究。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研究中30例NEN,缺乏临床特异性表现,男女发病率无差异,好发年龄段在40~60岁,肿瘤好发部位前三位是胰腺、直肠、十二指肠,最常见转移方式为淋巴结转移。NEN患者CgA、Syn和CD56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率高,尤其是Syn和CD56,联合CgA、Syn和CD56免疫组化染色理论上可提高NEN的诊断率。NEN的早期诊断非常重要,当发现占位性病变时,除了常见肿瘤外,还需考虑NEN,应积极完善相关辅助检查及病理检查尽早确诊。内镜下治疗术、外科手术治疗及TAE术、射频消融术、PRRT治疗等均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中药治疗是否对NEN治疗有效有待进一步研究。当发生NEC时,可选择化疗方案。NEN具有恶性潜能,患者应该长期随访。
参考文献
[1]徐建明,梁后杰,秦叔逵,等.中国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专家共识(2016年版[)J].临床肿瘤学杂志,2016,21(10):927-946.
[2]中国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病理专家组.中国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病理学诊断共识意见[J].中华病理学杂志,2011,40(4):257-26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