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患儿粪便中病原微生物检验的意义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13期   作者:郭如惠
[导读] 探究腹泻患儿粪便中病原微生物检验的意义。
         【摘要】目的:探究腹泻患儿粪便中病原微生物检验的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至2020年我院收治的100名腹泻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收集这100名儿童的粪便标本,对这100份样本进行病原微生物检验且对致病菌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检测出大肠埃希菌有19株,志贺菌有38株,弧菌有10株,气单胞菌有16株,并且对不同的抗菌药物均有较高的耐药性。结论:引起儿童腹泻的主要致病菌大肠埃希菌、弧菌、志贺菌、气单胞菌等,不同的致病菌对不同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有所不同。
         【关键词】腹泻;儿童;粪便;病原微生物检验
         腹泻是一种常见的症状,俗称“拉肚子”,是指排便次数明显超过平日习惯的频率,粪质稀薄,水分增加[1]。婴儿和幼儿因为肠道功能未完全完全,免疫力低下,容易引起急性腹泻,妨碍他们的健康发育。儿童出现急性腹泻与病原性微生物感染紧密相关,一旦发病,就会引起患病儿童营养失调,损害其成长和健康的可能性非常高,严重时甚至会造成他们的死亡。为了避免出现无法挽回的情况,有必要对患病儿童的急性腹泻进行迅速且有效的治疗。临床研究表明,儿童出现急性腹泻的原因主要是病毒感染和细菌感染,其诱因繁多且复杂,腹泻主要表现为消化系统的反应[2]。现如今病原微生物检验和致病菌耐药性性检查是治疗腹泻最常见且高效的手段,但病原微生物过长的培养周期会影响患病儿童的及时治疗。对患病儿童的粪便样本进行病原微生物检验且对致病菌耐药性进行分析,有助于改善腹泻的诊断和治疗[3]。本文为探究腹泻患儿粪便中病原微生物检验的意义,现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至2020年在我院治疗腹泻的100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本次实验儿童的最小年龄为七个月,最大年龄为11岁,平均年龄为(4.58±1.76)岁,其中有男童46名,女童54名。选择标准:(1)我院确诊为腹泻的儿童;(2)避免选择营养不良的儿童;(3)患病儿童家属知情且同意本次实验,并签署知情协议书。
1.2护理方法
         收集100名腹泻儿童的粪便标本,将这100名儿童的粪便标本接种在35℃的SS琼脂平板上培养18~24h[4]。使用梅里埃全自动微生物检验仪进行致病菌检测,然后采取纸片扩散的方法对致病菌进行耐药性检测,35℃时培养细菌,培养后测量其直径[5],检验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严格按照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1.3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致病菌的分布情况及各种致病菌对不同抗菌药物的耐药性。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结果通过SPSS 19.0分析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来表示,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选择χ2检验[6],以P<0.05说明本次实验数据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致病菌的分布
         在100份粪便样本中检测出83株致病细菌,其中大肠埃希菌有19株,志贺菌有38株,弧菌有10株,气单胞菌有16株,详细数据见表1。
2.2耐药性检测
大肠埃希菌、弧菌、志贺菌、气单胞菌对不同的抗菌药物均有较强的耐药性,详细数据见表1。
表1 致病菌分布及耐药性情况
 
3 结论
         腹泻的发生会导致粪便数量异常增加,主要是由于肠蠕动过早和肠粘膜分泌物异常导致的[7]。腹泻发展迅速,主要有腹泻、恶心、腹痛等症状,严重影响患病儿童的身体健康。实验结果表明,引起婴幼儿腹泻的病原菌有大肠埃希菌、弧菌、志贺菌、气单胞菌等。在治疗患有急性腹泻的儿童中,医生要参考病原微生物检验结果和致病菌耐药性检验结果,尽量避免选择耐药性较强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8],使患病儿童早日恢复健康。
参考文献
[1]陈岗,郭红,蒋军,郭方.腹泻患儿粪便中病原微生物的检验及意义[J].检验医学与临床,2020,17(04):555-558.
[2]钟燕,魏喜典,贾红丽,秦新峰,刘兴杰.细菌性腹泻患儿粪便标本病原微生物检测及耐药情况[J].河南医学研究,2020,29(04):711-713.
[3]袁影,赵艳玲,孙利伟.吉林省小儿轮状病毒急性腹泻的病原学及临床特征分析[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8,22(7):1229-1230.
[4]江晓,杜雪飞,叶艳华.2015-2016年南京地区儿童感染性腹泻病原学监测结果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8,25(12):1508-1510.
[5]武继玲,陈建国,冯秀清.学龄前儿童轮状病毒性腹泻流行病学及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J].传染病信息,2018,31(5):454-457.
[6]彭湃,谢芳莘,刘炳旭.2017年天津市10岁以下儿童病毒感染性腹泻的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特征[J].山东医药,2018,58(39):74-76.
[7]俞桂秀.儿童细菌性腹泻的病原微生物检验临床分析[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9,32(12):1758-1760.
[8]王珍珍.儿童细菌性腹泻的病原微生物检验临床观察[J].实用医技杂志,2019,26(08):996-99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