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在临床治疗中采用优质低蛋白饮食法,探究治疗效果及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指标。方法:以3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本项研究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饮食指导)和观察组(低蛋白饮食)。就治疗效果及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指标、血红蛋白等指标。结果:经过指导后,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提升,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指标、血红蛋白等指标水平明显下降,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在临床治疗中采用优质低蛋白饮食法,患者营养不良情况得以改善,具有实际意义。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低蛋白饮食;治疗效果;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
随着糖尿病病情不断发展,累及患者肾脏,进而发展成为糖尿病肾病并发症,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1]。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主要是因为患者糖尿病糖代谢出现异常情况,从而使得患者尿蛋白水平升高,最终导致患者出现肾衰竭症状,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应为患者进行临床营养治疗,提供低蛋白饮食,降低患者尿蛋白水平,改善患者的营养不良症状,有助于患者病情的改善[2]。鉴于此,本项研究糖尿病肾病患者采用临床营养治疗,即为患者提供优质低蛋白饮食,探究患者血糖水平变化情况,数据分析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3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本项研究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饮食指导)和观察组(优质低蛋白饮食)。患者临床资料显示:16例男性,14例女性。平均年龄(45.8±3.2)岁,患者临床资料显示无意义P>0.05。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常规饮食指导),叮嘱患者禁食禁忌食物,未曾为患者进行针对性指导。
观察组(优质低蛋白饮食)。护理人员了解患者病情情况及饮食情况,控制患者蛋白摄入量,即每日0.7-0.8g/kg。为患者选取主食时,应以藕粉、麦淀粉及其制品为主,即食用大米、面条、饺子等。食用奶及奶制品、鸡蛋、瘦肉作为高生物价蛋白的来源,占蛋白的75%。为患者提供足够的热量,即每日30-35kcal/kg,据患者体重酌情减量。同时还要监测患者其他微量元素,即维生素、高钙低磷、矿物质。
1.3观察指标
就治疗效果及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指标、血红蛋白等指标。
1.4统计学分析
将研究试验结果予以整理,经SPSS26.0软件统计分析,P<0.05表示本项研究具有意义。试验结果均经T、X2检验。
2结果
经过指导后,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提升,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指标等指标水平明显下降,血红蛋白指标上升,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如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指标、血红蛋白比较
.png)
3讨论
糖尿病肾病患者在病情发展中,尿蛋白水平持续升高,导致患者肾功能不断减退。为了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需控制患者蛋白质的摄入量,特加是减少植物蛋白的摄入,可减缓肾功能衰减的速度。有相关的研究表明:糖尿病肾病患者采用低蛋白饮食方式,有助于抑制肾功能衰减速度,同时减少蛋白尿的量[3]。在早期糖尿病肾病治疗中,通过低蛋白饮食疗法,降低患者肾功能损害程度,维持患者机体内的代谢水平,改善代谢紊乱症状。增加麦淀粉食物的摄入量,增加优质动物蛋白,能够有效满足患者的生理需求,控制血糖水平。通过高钙低磷、矿物质等微量元素的摄入,降低患者发生高磷低钙血症、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4]。因此,本项研究经由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经过指导后,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提升,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指标等指标水平明显下降,血红蛋白指标上升,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知,在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优质低蛋白饮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可以为患者提供治疗所需的营养物质,但也不会过多提供蛋白质,加剧患者肾脏负荷,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
综上所述,糖尿病肾病患者在临床治疗中采用优质低蛋白饮食法,患者营养不良情况得以改善,具有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1]刘芳.低蛋白质饮食疗法对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J].中华灾害救援医学,2019,7(12):700-701.
[2]吴蝶.优质低蛋白饮食对早中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69):31.
[3]张九峰,姜文芝,刘亚丽.不同热量的低蛋白饮食对糖尿病肾病营养状况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9,25(20):158-159.
[4]也尔买克·阿拉太汗,范旻.优质低蛋白饮食对早中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营养治疗的临床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29):7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