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ATS)缝合器和VATS下缝扎术用于气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气胸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与B组,各40例。A组接受VATS缝合器治疗,B组接受VATS缝扎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观察孔愈合率、胸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B组,A组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A组,B组手术费用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VATS缝合器和VATS下缝扎术均可有效治疗气胸,相较之下VATS缝合器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VATS缝扎术费用更低,临床医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关键词: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气胸;缝合器;缝扎术;临床疗效
气胸具备较高的发病率,临床上在对气胸进行治疗时,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ATS)应用率较高,其是借助胸腔镜显示器提供手术视野,应用腔镜器械实施治疗,其对机体造成的手术创伤小,不会明显影响患者的心肺功能,手术治疗后具备较快的恢复速度。其中气胸治疗时VATS缝合器与缝扎术均为常用术式。本次研究就选取气胸患者80例,探讨VATS缝合器和VATS下缝扎术用于气胸治疗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气胸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与B组,各40例。A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18~46岁,平均(28.6±4.3)岁;B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18~44岁,平均(28.3±4.7)岁。两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双腔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为患者应用侧卧位,A组患者在机体第7肋间腋中线位置开1.5cm的观察孔,B组患者在机体第4肋间的腋前线位置开3cm的操作孔。手术治疗过程中为患者实施单肺通气,充分暴露术野,B组仅需开两孔即可,A组需依据患者自身需要进行切除的肺大疱的情况来对手术策略进行改变。A组参照患者机体肺大疱的基底大小来应用相应型号的钉仓,同时根据肺大疱所具备的数量与大小来确定钉仓数目。B组在手术治疗过程中若肺大疱较小,则通常可应用7号丝线实施结扎,或联合应用4号丝线开展加强缝合,简易打结;若肺大疱具备较宽基底,则需要将两者进行联合应用。两组均需实施胸膜摩擦固定,避免疾病复发。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观察孔愈合率、胸管留置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费用和住院时间。
1.4 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软件为SPSS17.0。表示计量数据,行t检验;[n,(%)]表示计数资料,行X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观察孔愈合率、胸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B组,A组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A组,B组手术费用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d检查肺部未发生漏气,胸腔无积液与积气情况,胸片检查显示肺部恢复良好,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如表1。
表1 两组术中及术后恢复指标比较()
.png)
3 讨论
气胸在临床胸外科属于常见病与多发病,发病原因主要为机体肺大疱破裂。临床上以往主要为患者开展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或穿刺抽气治疗,但上述治疗方式治愈难度大,同时具备较高的复发率。目前临床上主要为患者开展肺大疱手术切除联合胸膜外固定治疗,其对机体造成的创伤小,术后恢复快。随着VATS的发展,其在气胸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可应用的手术类型包括直线切割缝合器、缝扎结扎、电凝灼烧等,应用VATS对肺大疱进行切除,可达到标本兼治的作用,使患者的疾病被治愈。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观察孔愈合率、胸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无明显差异,相较于B组,A组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低,相较于A组,B组手术费用更低,同时两组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提示在对气胸进行治疗时,VATS缝合器与VATS缝扎术均可取得理想效果,可使气胸得到有效治疗,两种手术治疗方案治疗后,患者的机体恢复速度均较快,无明显差异。VATS缝扎术治疗过程中手术时间较长,术中出血量更多,分析其原由,可能是由于缝扎术操作相对更为复杂,且缝线打结时可能出现针眼未收紧的情况有关。而VATS缝合器应用成本则相对更高。
综上所述,VATS缝合器和VATS下缝扎术均可有效治疗气胸,相较之下VATS缝合器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VATS缝扎术费用更低,临床医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参考文献:
[1] 陈辉.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在治疗复发性气胸100例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分析[J].吉林医学,2016,37(09):2222-2223.
[2] 张晓强.电视胸腔镜辅助腋下小切口治疗重症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疗效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21):49-50.
[3] 李琳,马震.自发性气胸胸腔镜术后复发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医学综述,2016,22(10):2015-2018.
[4] 姜大勇,李鹏程,郑波.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治疗自发性气胸临床体会138例[J].中国社区医师,2014,30(04):46+48.
[5] 邸永辉,张洪雷,任红芬,等.电视辅助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后单管引流疗效的观察[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5,18(07):1158-1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