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肺炎临床疗效评定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13期   作者:王颖
[导读] 评定分析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肺炎的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评定分析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共有96例新生儿肺炎在本院就诊、治疗,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案将患儿分组,实验组48例采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对照组48例采用鼻导管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大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临床症状(呼吸困难、肺部啰音)消失时间、血气指标正常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肺炎采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治疗效果显著,患儿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血气指标恢复正常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更短,康复速度更快,值得推广。
         关键词: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鼻导管通气;新生儿肺炎;临床治疗有效率
         新生儿肺炎是一种比较危重的儿科疾病,也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有统计学资料[1]显示,新生儿肺炎发病率为5%,且有连年升高趋势,这与生态环境污染加剧、新生儿呼吸系统较差等因素存在密切关系。在确诊新生儿肺炎后,需及时给予有效治疗,缓解患儿的症状,改善患儿的体征,才能挽救患儿生命[2]。现今,临床多在治疗新生儿肺炎的过程中,给予通气辅助治疗,不同的通气方法具有不同的效果。本研究主要对比两种通气方法对新生儿肺炎的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共有96例新生儿肺炎在本院就诊、治疗,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案将患儿分组,每组48例。实验组男女患儿各有31例、17例;日龄差异是3-23d(13.37±5.11)d;吸入性肺炎与感染性肺炎分别有34例、14例。对照组男女患儿各有30例、18例;日龄差异是4-23d(13.56±5.18)d;吸入性肺炎与感染性肺炎分别有32例、16例。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比较,P>0.05,但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儿入院后,均给予镇静、抗感染、保护重要脏器、纠正水电解质紊乱以及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实验组48例在此基础上采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结合患儿的年龄、身体状态、体质量等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宜的通气设备,导管与设备连接后,轻柔的插入患儿的鼻孔中,调整好插入深度,快速、轻柔的固定好导管,打开通气设备,将通气压力调节为0.3kPa-0.6kPa,氧气浓度调节为40%-60%。氧气流速调节为5L/min-7L/min。对照组48例在此基础上采用鼻导管治疗,将鼻导管插入患儿鼻孔,将氧流量调节为1L/min-2L/min(或头罩氧流量调节为4L/min-6L/min)。两组通气治疗期间,需密切监测患儿的症状、体征变化,需做好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在患儿病情稳定,症状改善,可自主呼吸后,撤除辅助呼吸设备,进行后续治疗。
         1.3观察指标
         (1)临床治疗有效率,疗效评估标准[3]如下,治愈:患儿治疗后的呛咳、发热、呼吸困难等症状基本消失,影像学检查与实验室检查显示肺部体征基本恢复正常。显效:患儿治疗后的呛咳、发热、呼吸困难等症状明显改善,影像学检查与实验室检查显示肺部体征趋于正常。有效:患儿治疗后的呛咳、发热、呼吸困难等症状有所改善,影像学检查与实验室检查显示肺部体征有所改善。无效:患儿治疗后的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与实验室检查无明显变化。
         (2)临床症状(呼吸困难、肺部啰音)消失时间、血气指标正常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研究数据均应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两组治疗有效率对比
         实验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大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一。
表1 两组治疗有效率对比(n/%)

         
         2.2两组康复时间对比
         实验组的临床症状(呼吸困难、肺部啰音)消失时间、血气指标正常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二。
表2 两组康复时间对比

         
3·讨论
         新生儿肺炎属于危急疾病,需及时进行有效治疗。传统治疗多通过鼻导管吸氧或是头罩吸氧达到维持新生儿气道通气压力正常的效果。但是,传统治疗方案难以及时有效的改善患儿的呼吸困难症状及肺氧合症状,而且会对新生儿气道造成损伤,会加重气道感染,难以有效促进患儿恢复健康[4]。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可有效增加患儿呼吸系统中的通气量,可有效提高肺部气体交换率,可快速改善患儿的缺氧症状,可有效预防患儿发生呼吸衰竭。再者,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还可有效维持肺泡正压,预防肺泡萎缩,促使肺泡扩张,增大弥散面积,降低肺内分流,进而改善患儿的动脉血气指标,改善患儿的肺部通气、换气功能,改善患儿的呼吸频率及心率[5]。
         综上可知,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可有效治疗新生儿肺炎,值得推荐。

参考文献:
         [1]蒋红侠,王彦波,金宝, 等.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联合丙种球蛋白对新生儿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J].河北医药,2019,41(9):1345-1348.
         [2]陈小娟,冯惠蓝,张捷明.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新生儿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的临床分析[J].吉林医学,2018,39(12):2315-2317.
         [3]孔萤,王杨,戴立英, 等.无创高频通气与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在早产儿呼吸衰竭中的疗效对比[J].重庆医学,2019,48(6):973-975,979.
         [4]冯园.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新生儿肺炎患儿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海峡药学,2018,30(10):149-151.
         [5]韩雪梅.重型新生儿肺炎患儿应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的干预效果分析及对患儿降钙素原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9,34(3):580-58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