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在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人护理中的应用及对减少护患纠纷的作用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13期   作者:曾辉
[导读] 评析股骨粗隆间骨折护理中引进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评析股骨粗隆间骨折护理中引进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7.04~2020.02为研究时间段,以此时间段本科室收诊的伴股骨粗隆间骨折病症患者为探究对象,共计84例,以分别抽样法对其展开分组,即对照组(n=42)和实验组(n=42),对照组予一般护理,实验组行循证护理,比对两组效果。结果:实验组并发症,如压疮、感染及坠积性肺炎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减少P<0.05;实验组住院及下床活动时间相较于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股骨粗隆间骨折护理中引进循证护理可进行并发症的大幅度降低,缩短住院时间,有助于减少护患纠纷,应用安全性强,值得深度推崇及运用。
         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循证护理;下床活动时间;并发症

         股骨粗隆间骨折为当下临床频发性骨折类型,一般发病以老年人群居多,常采取手术予以诊治,但多数患者并存骨质疏松亦或是其他病变,机体防御力较为薄弱,恢复功能较差,加大临床诊治难度。与此同时,该骨折类型属于突发性病变范畴,患者在诊治期间难免心生困惑,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影响临床诊治效果,降低预后,需配以积极干预,加速机体康复[1]。本科室对2017.04~2020.02接治患者开展研究,以一般、循证护理分组,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7.04~2020.02为研究时间段,以此时间段本科室收诊的伴股骨粗隆间骨折病症患者为探究对象,共计84例。纳入标准:满足股骨粗隆间骨折判别标准;患者知情并签订协议书。排除标准:并发其他骨折;恶性肿瘤及精神罹患。以分别抽样法对其展开分组,即对照组(n=42)和实验组(n=42),对照组男女比重25:17;年龄上限、下限81岁、62岁,均龄(73.26±2.15)岁;实验组男女比重23:19;年龄上限、下限80岁、65岁,均龄(71.26±3.04)岁。两组一般资料对比,P>0.05,提示具可比性。
         1.2 方法  
         一般护理:就诊后进行患者生命指征的记录,行常规检查;术前禁食禁水6h,并于术后观察、监测生命指征,查看创口有无渗血,做好相应护理。
         循证护理:①循证护理问题。整理并汲取既往临床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护理中所获取的经验,依据患者实际病况及手术效果进行常见护理问题的全面总结,同时对隐匿性护理风险加以分析,明确护理重点有心理状态、骨折疼痛及并发症防治等;②循证支持。找寻文献及既往护理记录,从中筛选出可靠且优质的资料,对重点护理问题深入分析后进行处理方案的制定,且适时展开调整及改进,通过集体协商后确立最终护理方案,且严格执行护理表内容。③循证执行。基于护理表基础下,严格按上述要求及操作要点展开护理,以一般护理为前提,重视患者心理及健康教育指导,减轻其不良情绪,借助心理暗示、分散转移力等进行疼痛的有效舒缓,必要时可辅以镇痛药;对术后并发症适时评估,并行预见性干预。④考核及完善。每日对护理工作开展总结,对护理执行效果加以评价,且灵活调整,不断完善护理流程[2]。
         1.3 观察指标  
         ①下床活动及住院时间。
         ②并发症。如压疮、感染及坠积性肺炎等。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涉及资料均以版本为SPSS21.0的统计学软件展开处理分析,其中计量资料以t检验,表示为平方差;计数资料则用卡方验证,表示为%,P<0.05具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下床活动及住院时间
         研究表明,实验组下床活动及住院时间相较于对照组具明显缩短优势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下床活动及住院时间(;)
 
         2.2并发症
         与对照组21.43%比,实验组压疮、感染及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4.76%更少P<0.05,具统计学差异,见表2.
         表2:并发症(n;%)
 
 3
3.讨论
   本次研究中,实验组并发症、住院及下床活动时间相对于对照组具明显优势P<0.05,提示循证护理于股骨粗隆间骨折护理中具理想应用效果。循证护理为新时代下集科学、全面、个性为一身的护理模式,在护理前,可进行临床相关性因素的综合考量,利用经临床证实的科学、合理手段予以干预,具体实行过程均存有循证依据,有效防止了护理随意性及盲目性[3]。在实际护理中,借助集体协商、分工明确手段,依据以往护理经验及患者特征进行护理常见问题的总结及整合,而后以针对性目光筛选文献,集体制定与患者相适应的护理方案,并对护理事项及要求进行明确;采取护理表保证整个护理流程趋于规范化和标准化,此外,该护理模式重视对护理计划的持续性完善及创新,可依据患者病况实施调整,最大化满足其护理需求,降低护患纠纷,提高护理质量[4]。
         综上所述,股骨粗隆间骨折护理中引进循证护理可进行并发症的大幅度降低,缩短住院时间,有助于减少护患纠纷,应用安全性强,值得深度推崇及运用。
         
参考文献:
[1]吴美珍.优质护理在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术患者中的应用[J].医疗装备,2020,33(01):166-167.
[2]任立春.循证护理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01):222.
[3]万东华.循证护理干预模式对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27(20):167-168.
[4]李素慧.优质护理应用于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护理中的价值评价[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12(15):197-19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